星出東方-MZLSHU(上海大學)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zlshu007 寧静致遠

博文

死生亦大矣---关于安乐死-生命伦理学笔记-3

已有 3307 次阅读 2015-9-15 05:52 |个人分类:课堂内外|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王羲之之兰亭集序一般主要看中它的书法成就。王右军的天下第一行书,真是无人出其右。不过读原文多了,颇有感触: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固知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联系到所上课程:生命伦理学。微信中有朋友留言:生命科学伟大。我回道:生命伟大。再简单之:命大。意思:活着才是硬道理。但是活着一定好吗?现在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医疗水平提高,寿命越来越长。不过有人却认为,是时候,我该走了。我们不能选择生,但我可以有尊严的活吗?这个就是:安乐死。

(写至此,突然QQ有动静,女儿留言:加油,加油。时间5:50。美好的一天。孩子就是你生命的延续。古人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大致就是这个意思。)

每个人对生死都有一个认识的过程,听过这样一个段子:家长在教育孩子爷爷奶奶在你小时候后一直照顾你,疼你,你长大了,要孝顺孝敬爷爷奶奶。小朋友想都没有想:我是想啊。可等我长大了,爷爷奶奶都不在了啊。虽然孩子有朦胧的生死观,但他不知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一个人的生命不是简单的加减。有的人可能长命百岁,如四世同堂之长者,有的人却因各种原因过早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为什么今天要写这个话题?记得前两天给一位老师送我的书,给了我肯定。并告诉我一件事。我非常尊敬的一位长者,准备进行手术的时候,可能面临用仪器维持生命。老先生断然拒绝,此时他是清醒的。他很有尊严的走完了自己的人生。我说,确实是,据说巴金先生也有此愿望,但是周边的人违背了他的意愿,因为他是一面旗帜。

为何我们今天要提出安乐死这个问题?安乐死,顾名思义,让一些身患绝症的成年人得到致命剂量的药物,不受苦痛地安然逝去。实施安乐死,必须获得高等法院法官的批准文书,且由两名医生共同进行。有人认为安乐死让垂死的人带着尊严的平和离世,也有人认为“这完全不可接受”。在英国,今年9月11日,英国国会下议院就“安乐死法案”进行了投票表决。其中,118位议员赞同,330位议员反对,近七成反对票让这一备受争论的法案未能通过。这次大英帝国的政客们没有像通过一父两母、人兽胚胎等率先在发达国家通过合法化。

1997年,英国72%的议员反对安乐死法案,时隔多年后,反对的票数占据74%。科技虽然进步,人民面临的安乐死需求提高(寿命增加,医疗水平提高)。

英国著名作家Terry Pratchett患上了阿尔兹海默症,时而清醒时而迷糊,逐渐丧失写作能力,他开始思考自愿选择结束生命的可能性,于是他和他的助手拍下了纪录片《选择死亡》。在片中他走访的几位安乐死对象。这几个人都不想等到自己垂死的痛苦一刻,亦不想拖累自己的家人,因而选择提前安详没有痛苦的离开人世。对于Terry亲眼目睹别人安乐死的过程非常震撼。死去的人往往在那一刻平静、镇定又坚强。但对家人来说,却难以接受。外国人不同于中国人的是,他们认为选择死亡也是个人的权利。在亲历这些人的选择后,Terry却仍然没有决定。

支持提案的人士表示,这场否决的结果意味着国会议员脱离民众,因为82%的民众支持安乐死。随着老龄化的趋势,要求法律放行的呼声将可能会变得更多。法部长MikePenning反对这个提案,原因有两点:第一,安乐死不能作为逃避疼痛的理由。第二,自杀带来的后果并没有减轻。英国医学协会的医生团队反对一切形式的安乐死,而皇家护理学院则表示中立。

目前,全球仅有瑞士、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及美国的佛蒙特州、俄勒冈州和华盛顿州明确安乐死合法。

今天随着中国老龄化的进程加快,国家富强,国民的寿命越来越长,随之而来的养老问题,老年疾病问题,安乐死的问题不断见诸报端,也许很多年以后才能有答案。但安乐死也许是个今天却无法回避的问题.....

(坑填完,感谢关注的师长、朋友)

 

王右军之兰亭集序(欣赏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57522-920878.html

上一篇:兄弟在美国的时候(5)-休斯顿实验室的那些人和事(1)
下一篇:为伟大的祖国奋斗---纪念中国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成功50周年
收藏 IP: 180.168.188.*| 热度|

2 水迎波 孟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4: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