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陈美东先生论文[1,2]后查验文[3,4]写出些许心得,类似于教师的备课笔记。
[1] 陈美东. 鲁国历谱及春秋、西周历法.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00,(2):124-142
[2] 陈美东. 《史记》西周共和以后及东周年表初探.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01,(3):252-265
[3] 张培瑜. 中国先秦史历表. 齐鲁书社, 1987.
[4] 刘次沅, 马莉萍. 中国历史日食典.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6.
[5] 刘次沅,马莉萍. 春秋至两晋日食记录统计分析. 时间频率学报, 2015,38(2):117-128
1 前篇博文说,建子的年份,尤其是冬至靠近正月末的年份,能够称春王正月、夏四月、秋七月、冬十月吗?文[1] 鲁历的僖公三十三年岁首BC628.11.17,十月朔BC627.08.10而早于立秋8.15,定公二年岁首BC509.11.21,十月朔在BC508.08.14恰为立秋,但《春秋经》及《春秋三传》皆有“冬十月”。相关疑问似没有得到学界的重视。
《春秋》中春夏秋冬或许是汉唐学者基于建寅的夏历所做增补,不必在意。日食记录37条(哀公十四年日食为《左传》独有),正确30条,错误7条,4条可修正,即实有34条[5]。日食只能在实朔,而春秋期间想来以平朔为月首,倘若鲁历最多失朔一天,则日食可能发生在月尾、月头和二日。
《汉书·五行志下之下》介绍了春秋期间的日食,且给出统计结果“凡春秋十二公,二百四十二年,日食三十六。穀梁以為朔二十六,晦七,夜二,二日一。公羊以為朔二十七,二日七,晦二。左氏以為朔十六,二日十八,晦一,不書日者二”。《春秋三传》现文本与该统计不符。
汉书文本有朔30、有日期无朔5、有年月无日3,其中无日有朔1 条而重复统计,似否为原始版本也不能确定。下表以今《汉书》文本为基准,《春秋经》及《三传》的少许差异在表中说明。现《春秋》文本中“朔”并不可信,判断大小月也就失去了基础。
2 隐公三年二月己巳日食, 《谷梁》称“言日不言朔,食晦日也”,《公羊》则认为食不正,或前或后。 BC720.02.22 全食,最大食分西安0.49、北京0.50、南京0.34,食甚在8时前后。该年《春秋经》有历日三月庚戌(47)、夏四月辛卯(28)、八月庚辰(17)、冬十有二月癸未(20),故而正月实朔BC720.01.23己亥(36),交朔23:00,二月实朔己巳(06),交朔8:29。日食不可能在二月尾,但可以在二月头(朔或初二)。
庄公十八年三月日食,《谷梁》称“不言日,不言朔,夜食也”。BC676.04.15壬子(49) 全食,最大食分西安0.74、北京0.54、南京0.79,食甚在18时18分稍前(有计算值为17时45分稍前),而南京日落在18时20分之后,日食可见完全没有疑问,故而并非推测的夜食。正月实朔BC676.01.17,日食在三月底。该年《春秋经》全文为“春王三月,日有食之。夏,公追戎于济西。秋,有蜮。冬十月”,BC676.10.10十月朔在立冬前34天。三传皆无历日可资参考。
3 日食记录34条是可靠的,但鲁历的具体日期并不肯定;经文中历日除传抄讹误之外,也有可能被后代学者改动——传世文献与出土的青铜器铭文有别。容笔者直言,据此确定建正以及大小月真需要谨慎呢。剪贴文[1] 编排鲁历的正月实朔在11月17日至2月5日,变动达80天,或许并非真实。截取局部如下,相关讨论容后给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8 18: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