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王克商乃是重大的历史事件,其年代西汉以来不能知晓,迄今有BC1127 至BC1018 的44 种说法。1996~2000 年的夏商周断代工程在多学科联合协作下,确定商周更替在BC1050 至BC1020 之间,有BC1027、BC1044和BC1046 三个选项[1]。
BC1027 来自《古本竹书纪年》“自武王至幽王二百五十七年”;而BC1044和BC1046则得到文献中天象回推的支持。最终克商年BC1046成为“国家标准”,2010年版《辞海》据此制作年表,尽管学术界仍有讨论。
[1] 专家组. 夏商周断代工程报告. 科学出版社, 2022.
[2] 江晓原,钮卫星. 回天——武王伐纣与天文历史年代学.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 (初版于2000)
[3] 刘次沅. 从天再旦到武王伐纣——西周天文年代问题.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6.
1 笔者最初相信BC1046,现在主张BC1027,本不必讨论断代工程已经否定的BC1044。贴出博文“《回天》所定武王克商年BC1044不能成立”完全源于其书后的附录七[2]。
断代工程放弃克商年BC1027的原因有两条:“不合于《国语·周语下》伶州鸠天象,也不能与断代工程推定的金文历谱有理想的整合”[1] (P166)。不过,主张BC1046 的刘次沅先生已说,“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武成历日’和‘岁在鹑火’就那么可靠吗?与其去计算那些似乎永远也说不清楚的历法,还不如回头是岸,立地成佛”[3] (P96)。又,文[3]已详细说明BC1046的欠缺,但综合考虑优于其他选项而获得采用。笔者觉得,为了拟合历日需设定岁首朔BC1047.11.30 ,所作解释不够充分。该年岁首在冬至12月30日之后的一两天是恰当的,似乎不会判断失误。
断代工程的金文历谱欠缺颇多,报告[1] 已说六个历日需要更改干支、五个初吉在朔前一两天,还有2个既生霸十七日和3个既望二十三日、《毕命》胐为五日 等没有说出;断代工程认为西周建子,但为了排入铜器历日而“故意”多闰和失闰总有20次。
断代工程未能完成西周金文历谱的原因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5648-1347642.html
笔者所排历谱没有明显欠缺,能够与克商年BC1027衔接;且由《古本竹书纪年》“穆王至受命百年”得到受命元年BC1038,与《史记·周本纪》受命十二年克商构成闭环。晋国的史官总该知道西周的王年吧。
2 《逸周书·作雒解》“武王克殷,乃立王子禄父,俾守商祀。建管叔于东,建蔡叔于殷,俾监殷臣。武王既归,乃岁十二月,崩,镐肂于岐周。周公立相,天子三叔及殷东徐奄及熊盈以略。周公、召公内弭父兄,外抚诸侯。元年夏六月,葬武王于毕。……”,即武王崩于克商年十二月,年底置闰、正月朔 BC1026.1.17以便改元。如此周公在元月二十五日诰诸侯于皇门的时间也是合理。
《逸周书·武儆解》文字简洁,似可作为武王崩于克商年的佐证,全文如下。
惟十有二祀四月,王告梦。丙辰,出金枝校《郊宝》、《开和》细书,命诏周公旦立后嗣;属小子诵,文及《宝典》。 王曰:“呜呼,敬之哉。汝勤之无盖。□周末知,所周不知,商□无也。朕不敢望。敬守勿失!”以诏宥小子曰:“允哉!汝夙夜勤,心之无穷也。”
武王崩于受命十二年底,文王崩于受命九年,因而可说武王在位三年或四年,也可说崩于伐殷后二年。其他说法当然还有许多,如清华简《金縢》克殷三年而崩、算上克殷之年在位四年[4],但文[5] 认为该简是今人伪作。此外,部分文献所说武王在位年数或许源于误认“武王继位后重新建元”,如 清华简《耆夜》有武王八年,但真伪也有讨论[6]。当然,竹简很可能为真,但也只是书写于战国期间,距武王的年代已是六百年以上[7],内容未必准确。文[8] 对文献上的说法有一个全面介绍,认为武王沿用受命之元,在位六年或七年。
依《史记》“九年武王上祭于毕。东观兵至于盟津。为文王木主,载以车,中军。武王自称太子,言奉文王以伐,不敢自专。……居二年,…… 乃遵文王,……以东伐纣。十一年十二月戊午,师毕渡盟津,……二月甲子昧爽武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似应该沿用受命之元。另一方面,倘若武王建元,则“受命至穆王百年”意味着克商至穆王末年为八十年,穆王在位三十四年,而武王享年五十四,则成王至穆王四代出生时父亲的平均年龄为二十岁,有些偏低。
下面列出相关的五个儒略历日期。
《史记·周本纪》:受命十一年十二月戊午(55) 七日BC1028.12.5师毕渡
二月甲子(1)十三日BC1027.2.9 武王牧野乃誓。
《逸周书·武儆解》:十又二祀四月丙辰(53) 六日BC1027.4.2
《逸周书·皇门解》和《古本竹书纪年》:元年元月庚午(7)廿五日BC1028.2.10
师旦鼎:成王元年八月丁亥(24) 十六日BC1028.8.26
[4] 李锐. 由清华简《金縢》谈武王在位四年说. 学术交流, 2015,(7):214-218
[5] 房德邻. 清华简《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金縢)》是伪作.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13,(6):41-51
[6] 姜广辉, 付赞, 邱梦燕. 清华简《耆夜》为伪作考.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13,(4):86-94
[7] 刘光胜. 清华简《耆夜》礼制解疑.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2015,44(05):28-35
[8] 黄怀信. 武王在位年数考──兼说文王受命及武王是否改元. 人文杂志, 1998,(3):78-83
[9] 方诗铭,王修龄. 古本竹书纪年辑证(修订本).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
[10] 陈奇猷. 北赵晋侯墓出土叔矢方鼎铭文研究.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4,(1):1-3
[11] 陈奇猷. 读江晓原《回天》后──兼论周武王何以必须在甲子朝到达殷郊牧野及封微子于孟诸.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2,(1):4-6
3 《今本竹书纪年》有“冬十有二月,(武)王陟,年九十四”,另有享年九十三的说法,皆不必相信。不过,《古本竹书纪年》武王享年有四十五和五十四的两种说法,各有信者(容我不具体说明),需要略作辨析;其后有“康王六年,齐太公望卒”可资参考。
《史记》所载文王在位五十年想来可信。文王崩于受命九年,而受命十二年克商,年底武王崩。若武王享年四十五,则继位时四十二岁。文王享年七十至七十五总是有的,则文王29~34岁时生武王,有些偏晚——武王有兄一人,有(同母)弟四人以上。似乎武王享年五十四较为合理,出生时文王20~25岁。五十四岁与四十五岁,相差九年。或许,当然只是或许,《真诰》引用时以武王没有建元而将所见“年五十四”改为“年四十五”。
武王五十四岁崩,成王即位时或有三十岁而在位十六年,则康王、昭王的生寿能够合理可信。太公望卒于康王六年,即武王崩后22年。太公望想来年长于武王,或许能享年八十,而不是“八十遇文王”。如此解说方能数据协调,合情合理。
《史记·周本纪》“武王崩、成王少”,想来只是叔父众多而缺少历练机会,政治上不够成熟;《史记·鲁世家》“武王既崩,成王少,在强葆之中”则是完全不可信的,不然周公怎么可能“行政七年而北面就群臣之位”呢。陈奇猷先生称“唐叔虞当是武王之弟,与管叔、蔡叔同辈,非成王之弟。盖武王死时,成王在强葆之中,不可能有个小弟[10]”。倘若如此就要改动《周本纪》、《晋世家》等文献中“桐叶封弟”的明确记载——这或许显示了成王的政治智慧。此外,陈先生认为武王伐纣途中“积雪丈余”是确实的[11],那么从孟津至牧野直线距离 175 km,江晓原先生《回天》所定五日行程又怎能“令人信服”呢。
4 最后重复贴出笔者确定的西周王年。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8: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