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明庆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oumingqing 何苦来哉?心不忍耳!

博文

晋公盘铭文的疑问

已有 7868 次阅读 2022-1-9 11:02 |个人分类:晋公盘等|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1   晋公盘由吴镇烽先生[1]于2014年介绍,山西出土而流失海外,后通过特殊途径得以回归,现藏于山西博物院;盘底有大量浮雕及绕轴转动的圆雕,且“内壁铭文183字传递了春秋中前期极为珍贵的历史信息”,其范铸以及铭文得到广泛关注[3-7]。文[6]称  

JGPAN 1.jpg

邓佩玲[5] 指出铭文中19个字异于金文常见字形;管文韜[6]则认为“總之這些字的形態都是有理據可説的,符合古文字構形發展的一般規律,概言之,盤銘文字從字形上看找不到爲僞的確證,反宜當作難得的春秋時期三晋文字典例進行研究”。笔者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需要予以澄清

[1] 吳鎮烽. 晉公盤與晉公銘文對讀.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網站,2014.6.22.

[2] 吴镇烽. 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續編).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2(/2016).

    ([1]似已删除,但网上仍可搜到文本;已收入[2]之续编)

[3] 王恩田. 晋公盘辨伪. 2015.3.3  http://fdgwz.org.cn/Web/Show/2457

[4] 張崇禮. 晉公盤銘文補釋. 2014.7.3.  http://fdgwz.org.cn/Web/Show/2301

[5] 鄧佩玲. 《晉公盤》銘文的文字及韻讀問題. 青铜器与金文, 2018,(0):299-314

[6] 管文韜. 試論晋公盤銘文及相關問題. 青铜器与金文, 2019,(0): 94-122

[7] 苏荣誉. 匠心与贪心——以晋公盘为代表的古代中原青铜盘.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讲座, 2021.11.13. 

      https://weibo.com/l/wblive/p/show/1022:2321324703047451541571  讲演从1小时30分钟开始

[8] 李学勤. 新出青铜器研究(增订版). 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

[9] 黄益飞. 西周金文礼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10] 故宫青铜器图典.紫禁城出版社,2010.

[11] 中原文化大典·青铜器(/).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

[12] 中原文化大典·古文字().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

[13] 张昌平.商周青铜器铭文的若干制作方式. 文物, 2010,(8):61-70

[14] 李峰.西周青铜器铭文制作方法释疑考古, 2015,(9):78-91

[15] 石安瑞著,王翔宇译.铸铭之前的书写:论西周青铜器铭文制作使用的写本.出土文献, 2021,(3):125-153

[16] 董亚巍. 商至西周圆形簋及方座簋的范铸模拟实验研究().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3,(10):62-69

[17] 杜廼松. 青铜器所见伪器伪铭之略说. 艺术市场. 2012,(7):66-69

[18] 程长新, 王文昶, 程瑞秀. 铜器辨伪浅说(//).

文物, 1989,(8/11/12): 36-43; 28-38; 40-47. 皆另有图版多页

[19] 黄锦前. 近刊铜器铭文辨伪举隅. 陕西历史博物馆论丛, 2018,(0):54-67

[20] 丁孟. 中国青铜器真伪识别. 辽宁人民出版社,2016. 

3B62BD91-45AC-4580-AD06-46A0D44C5770.jpeg

2   铭文在盘内侧七处各三行,上图高清可放大观看。将铭文照片拼合如下,其中第四片重复给出。部分图片的左侧可见盘口沿边,三行文字的宽度约4 cm。铭文中有26个字重复出现,“王、公、邦”均五见,而词组“今小子、左右、唐公”两见;仅提取几例略作比较,字后添加行号以示区别

MW 1.jpg

MW 2.jpg

  以下铭文字体大小保持同样的比例。“晋”三见:左侧晋1或错;晋10结体略欠干净,字形也不准确;右侧晋20虽不清晰却是常见字形。另从晋公拓片复制及摹写各一字作为参考。“曰”两见,左侧曰10在文[8-15] 商周青铜器尚未见到,至少春秋之前“曰”字上方都是不封口的,如右侧曰2。

MW 3.jpg

“乍”三见:左侧乍6结体稍欠清晰;中间乍14 在文[8-15]四例;右侧乍16为常见字形。文[6] 似未注意其间区别,摹本三处都写为14即中间一竖到底。故宫博物院藏西周晚期叔上匜”铭文用14其余三例为信阳市平桥春秋墓的三件器物(M1:5/10/13,王与刚. 文物, 1981,(1): 9-14),其中盆 (M1:10)器盖皆为反字“樊君夔用其吉金自作宝盆”,左侧盖铭所用为14,而右侧盆铭则为常见之乍16。又,晋公拓片可见两处皆为乍16。

MW 7.jpg

MW 4.jpg 

邓佩玲[5] 指出铭文“皇”中间缺漏短划,春秋中期以前下方短横尚未以圆点替代;“宝”右下之“杲”有误——“玉、贝和缶”的字形位置多有变化,但铭文字体笔者未见他例。铭文制作疏漏也是常见[15];上述五例重现率总是低于 0.1*0.1*0.1*0.1*0.01 百万分之一。请注意,几率极低并不意味着“绝不可能”。铭文中可说之处颇多,如“邦”之右下和“百”之内部的笔画,三字写法不同。

MW 5.jpg 

MW 6A.jpg

“左右”3和14上方以及“莫”4和12 左下笔顺不同;“唐”2和5 右上结构有异,“我”2和6右下笔画不同——且不说字形正误。如果仅是“余、命”这样的结体变化,当然不必在意;不过,若不能对上述“晋宝曰”等字体作出解释,我等外行似难以信服“晋公盘不伪”。

青铜器铭文的制作方式已有许多研究[13-16]。晋公盘铭文的制作过程想来是:先制作内芯,然后翻制“假外范”;在其内壁刻写正字铭文,再翻制为反字阳文的泥片;将泥片嵌入内芯合适的位置,范铸之后成就为正字阴文。笔者猜测,只是并无实据的猜测,铭文参考多处材料编撰,手写文本可能稍欠工整;制作者似乎并没有真正理解“部分古文字的结构”,只是对照文本描摹练习而将线条移植至泥版——请比较“邦、左右、莫”等字的笔画。在晋公嫁女至楚的器物上真能如此随意书写 

3  前文已说明晋公盘适用米制尺度,故而范铸于春秋时期的可能性极小——且不说嫁女至楚媵器不会如所传“山西出土”;管文韜[6]從各種情况來看,該器絶非僞器似不能成立,铭文字体更不宜“當作春秋時期三晋文字典例進行研究”

晋公(或称奠/皿)为钱塘瞿世瑛(约1820~1890年)旧藏,原物不存,铭文与上述晋公大致相同不够清晰完整曾有众多学者研究;不过,“我皇祖唐公,膺受大令,左右武王……”可用于周公旦或者召公奭而不宜用于唐叔虞武王过世之时成王尚幼而周公摄政七年成王十年将唐分封给幼弟叔虞,其子燮继位始称晋侯(请参阅冯老师博文:杂说"")。笔者仅知晋公盆高12、口径27 cm 而尚未见到图片,对其制作年代没有主张。

子仲姜盘和晋公盘的适用尺长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5648-1317717.html

关于“五千年尺度演变图”的补充说明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5648-1317513.html

4     三代青铜的仿造或伪造可称源远流长:从文献看早至战国,从实物考察早到六朝至唐代;宋明两代是立基和发展阶段,清代和民国是发展精进阶段,山东、上海、苏州、陕西等地可称人才荟萃[17]。文[18]更说乾隆以后至民国时期,古玩业兴起,外国人纷纷来华抢购古物,青铜器价格日益昂贵,部分古董商争相仿古作伪以牟取暴利,作伪之风愈演愈烈。有的伪器作得相当精巧、华美、逼真而古玩商和收藏家因辨不出真伪,受骗上当者大有人在,有的甚至还倾家荡产。如…………

现在海外青铜器回流国内,其中或有“潍县造”之类,如黄锦前[19] 指出文[2]“文物市场和私人藏家的青铜器”七件非真。目前青铜器辨伪的主要手段是,与类似器物对,分析形制、纹饰、铭文以及锈迹的差异,且通常认为仿造或伪造器物品质偏低[17-20];不过,专家对铜器判断也偶有分歧——以假为真或将真作假的情形皆有[17]

范铸青铜总要使用尺件,器物的几何参数一定保存了长度单位的信息——正如书法作品保存了用笔为狼毫或羊毫的信息;笔者已据此确定夏尺15.8 cm、商尺19.7 cm 和周尺21.5 cm 等。因三代尺长唐代之后不为世间知晓,或可用于判断2021年前问世的青铜器真伪不过,技术进步和资料传播使得人为掌控器物的品质以应对已知的检测手段”成为可能容我直言,未来青铜器辨伪之前景不容乐观。

附录:2020年山西垣曲北白鹅的春秋早期墓M3 出土4件铜簋,4件内底及3件盖内有相同铭文,簋盖与簋身出土时分置各处。铜簋制作年代早于墓葬,其原主人“夺”可能也非墓主。

夺簋 (M3:21) https://www.sohu.com/a/456997319_526303

A.jpegB.jpeg

C.jpeg

从簋盖照片和簋内底铭文拓片可见:曰、乍、皇、宝 等的字体,均属常见;王、成周、子、用、事、女、,重复出现而无明显差异。不过,簋盖左下两个“宝”字中“缶”位置不同,想来是疏忽而非有意为之。

补注: 子仲姜盘铭文“唯六月初吉辛亥,大师作为子仲姜沐盘,孔硕且好,用祈眉寿,子子孙孙永用为宝”中,“作为某人某器”和“永用为宝未见于文献[8-15]中器物,且前者语义欠通。不过,下图铜簋(M5:12)底内有反书铭文“匽大()作为行簋”,“为行簋”的字迹不甚清晰,但语义仍是通顺。该器品质似逊于上述同地出土的夺簋 (M3:21)

杨及耘, 张跃红, 杨永信, 刘吉庆, 周昊, 曹俊, 解宙鹏, 史春明, 杨梅.

山西垣曲北白鹅墓地M5出土有铭铜器考古与文物, 2021,(3):123-129

MW 8.jpg

*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不做商业运用。致谢拍摄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5648-1320117.html

上一篇:子仲姜盘铭文的疑问
下一篇:西周圆鼎的口内径是标志尺寸
收藏 IP: 202.102.253.*| 热度|

28 郑永军 李宏翰 谢力 周少祥 许培扬 刘全慧 范振英 张鹰 姚小鸥 刘钢 李学宽 张晓良 程少堂 杨学祥 蒋金和 刘秀梅 宁利中 信忠保 代恒伟 史永文 刘炜 杜占池 赵福垚 杨正瓴 王从彦 陆仲绩 魏焱明 葛及

发表评论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4 10: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