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说器物有尺寸,意味着用合适的尺件量测恰当的部位,所得结果规整,据此可以确定尺度——寸长为这些长度厘米数据的公因子。另一方面,知道尺长如 周尺21.5 cm 就能判断青铜器的“恰当部位”,有助于理解器物的设计思路和制作过程。
1 宝鸡东偏北的扶风县“庄白大队占陈村下中农陈志坚同志于1960年年割草时发现”了19件铜器[1],其中四件“散伯车父”圆鼎同铭,想来随周室东迁之前窖藏地下。散是周朝统辖的小国,在今陕西宝鸡西南,即《水经·渭水注》中大散关之散;伯是爵位,车父是字;周初辅佐文王的五臣之一散宜生或是其祖先。鼎甲和鼎乙的铭文照片,“隹、初、姞和寶”字体的正反不同,鼎甲“孙”未写重文符号。
文[1] 有精确到0.5 cm的腹围数据,因腹部没有纹饰而可换算为腹径,如鼎甲腹围135 cm 则腹径42.97 cm 即二尺;文[2]有腹深,两文给出的口径和通耳高相同,精确到0.1 cm;照片和线条图都是从文[2]复制。四件铜鼎的口径、腹径和通高大致相同,而腹深约为其半。作为系列器物应该有一个标志性尺寸。下面基于文[2] 的线条图略作分析。
[1] 史言. 扶风庄白大队出土的一批西周铜器. 文物, 1972,(6):30-35
[2] 曹玮. 周原出土青铜器.巴蜀书社,2005. 158-173
原始长度数据计16个,依一寸为2.15 cm 换算为寸值,蓝色的4个数据与整寸偏小0.05 寸即欠1 mm之内;注意到半寸也可以成为设计值,鼎乙的4个尺寸以及鼎丙口径也大致规整。与整(半)寸偏差大于3 mm 有三个数据。
将鼎甲的线条图调整比例至高度21.95 cm,即A4 页面图上1 cm 相当于 一寸,图上口径长度与尺寸相符,口内径一尺八寸、耳高和宽五寸半等都是准确的。不过,图上腹径明显偏小,想来是制图时疏忽(鼎乙、丙线条图准确);文[2] 中给出的鼎甲腹深21.8 cm 即一尺过3 mm,而图上腹内深一尺整,其间差异也难以深究。
从线条图可以确认鼎乙、丙、丁的口内径为一尺六寸、一尺二寸和一尺半寸。散伯车父鼎想来该是五件,窖藏中缺失口内径一尺四寸的圆鼎,或许东迁时携带至成周。
鼎丁的腹内径是准确的一尺一寸,其腹深和通高都尺寸准确;而鼎丙腹内径设计值为一尺二寸半,但实际值偏小 2~3 mm,其通高偏差也达到2.5 mm。
范铸青铜容器或许先制作内芯,贴泥片成模再翻制外范,腹内径取整属于正常;当然,有意使内芯尺寸偏小而腹外径取整并没有任何难度。器物成形后青铜冷缩当然也要考虑。
2 上海博物馆“每月一珍” 有重201.5 kg大克鼎的详细数据,因形体较大而部分构件的尺寸控制略差。腹深43.0 cm二尺整。口外径在两耳处为75.0 cm,其他三个方向75.4~75.6 cm,口外径设计值为三尺五寸(75.25 cm );口缘宽3.8~4.5cm,设计值或为二寸(4.3 cm),即口内径设计值为三尺一寸(66.65 cm )。请注意,泥范受力会变形乃至稍有位移,而青铜成形会冷缩,冶师想来会预作修正,但准确性不得而知;此外,测量数据以及尺长的偏差也可能达到0.5 mm 。
口缘厚3.1~3.8 cm,两耳高23.0和23.1 cm。注意到口缘最厚在耳部,而主体厚度为一寸半( 3.23 cm );耳高与口缘厚度为(23.0+3.8) cm ,即一尺二寸半(26.88 cm);耳厚最薄处6.3、6.4 cm,即三寸(6.45cm);耳宽26.2、26.4 cm 或内侧宽一尺二寸(25.80 cm),耳孔底宽四寸半、高六寸半是准确的。
最大横截面处的四个方向腹径为74.4~74.9 cm,而腹壁最厚1.4、最薄0.5 cm;腹内径设计值为三尺四寸(73.1 cm)。其他部位不再分析。
3 铜鼎的口内径是控制尺寸,而口外径与口沿宽度相关,未必能够取整。如毛公鼎铭文32行499字是迄今出土青铜器之最,通高53.8、腹深27.2、口径47.9 cm,重34.5kg:通高二尺五寸过0.5 mm,腹深一尺二寸半过3.2 mm,口外径不整(22.28 寸);从下图测算口内径是准确的二尺,偏差不会超过2 mm。
大盂鼎铭文291字,高101.9、口径77.8 cm,重153.5 kg。高四尺七寸半欠2 mm,口径36.19 寸不整。图上测算,口内径三尺三寸,腹外径三尺九寸。
此前已经讨论青铜盘30件以上,同样以内径为标志尺寸,但部分铜盘的口外径也能取整。如同为庄白窖藏出土的西周史墙盘,通高16.2 cm 七寸半过0.7 mm,口径47.3 cm 二尺二寸整,深8.6 cm 四寸整;从图上容易确定口内径二尺一寸。 器物精美则尺寸严谨。
4 尽管不能测量实物,但西周青铜器“有尺寸设计且寸长为2.15 cm”是肯定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9: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