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明庆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oumingqing 何苦来哉?心不忍耳!

博文

曾侯乙墓适用周尺21.5 cm

已有 4496 次阅读 2022-1-28 11:11 |个人分类:尺度|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这篇文章早就想写。虽说也曾看过许多书籍和论文,且有2016年到湖北省博物馆拍摄的几张照片,只因尚未获得“100 万字的发掘报告”而一直拖着。现在冯老师特别提及“曾侯乙青铜器”,当然应该遵嘱先说几句。错漏之处,恳请大家批评。

[0]  随县擂鼓墩一号墓考古发掘队.  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发掘简报. 文物, 1979,(07): 1-24+98-105

[1] 湖北省博物馆. 随县曾侯乙墓. 文物出版, 1980.

[2] 郭德维. 藏满瑰宝的地宫:曾侯乙墓综览. 文物出版社, 1991.

[3] 湖北省博物馆. 曾侯乙墓文物艺术. 湖北美术出版, 1992.

[4] 湖北省博物馆. 曾侯乙墓:战国早期的礼乐文明. 文物出版, 2007.

[5] 谭维四. 战国王陵曾侯乙墓. 浙江文艺出版社,2012. 

1978 年发掘的战国早期曾侯乙墓,岩穴竖坑,东西最长21.5  (100),南北最宽16.5 (77尺欠5.5 cm),占地二百多平方米(依文[4] 第12页,有说东西长 21 m;以下数据若文献中没有分歧则不注明出处);出土青铜总重10.5 吨;木炭 60吨,木料(方材)376.6 方,折合圆木500 方以上,真是大墓呢。网上多有介绍,不再赘述。

1   曾侯乙墓椁室由完整梓木经砍削凿成长方柱构成,未见锯刨痕迹。木柱尺寸并不完全相同,中室东墙的木柱长10.60.5-0.55、厚0.55m,即宽厚约二尺五寸(53.8 cm)

TU3.jpg

 椁室内空长宽为:中室 9.75*4.75 m,东室 9.5*4.75 m,北室 4.25*4.75 m,西室 8.65*3.25 m。基准值为二十二尺4.73 m,偏差 2 cm与木料宽度变动及数据精度相当。还请注意,木工手中尺件之尺长有可能偏长1 mm,二十尺就达到 2 cm,但我们仍说周朝尺度是21.5 cm——目前的数据精度尚不能分辨尺长差别至1 mm。东室长四十四尺过4 cm,西室长四十尺5 cm、宽十五尺过2.5 cm不必在意;不过,中室长四十五尺7.5 cm而北室长二十尺5 cm,或许稍有疏忽。

作为参考,枣阳九连墩M2东西椁室长4.34.28 m,而M1受挤压变形则长4.22 m;荆州秦家山M2椁室长4.3 m;至于西周初年宝鸡石鼓山M3M4墓穴长4.34.28 m则小得多。这些都可以看成内长设计值为二十尺。

外棺由青铜框架嵌合木板做成,整体呈长方盒状,3.2、宽2.1、高2.19 m。器物的尺寸控制部位不明,长十五(3.23 m),宽高与尺之偏差想来源于青铜框架的结构。待获得发掘报告再作具体解读。

内棺由木板卯榫结合而成,盖和两侧呈弧形而内壁为盒状;全长2.49、头宽1.27、足宽1.25,而1.32 m六尺过3 cm棺高、盖厚一尺,棺盖相接处宽五尺(1.08 cm )内长为十尺,即前后端板约厚八寸(17.2 cm),比盖板薄二寸(4.3 cm)

guan.jpg

 曾侯乙墓工程宏大,开工之前总得周全规划、统一尺度。

2    黑漆朱绘衣箱的隆盖两端绘青龙、白虎,当中书字,环绕“斗”写出二十八宿名称。衣箱71、宽47、40.5 cm(数据精确到 5 mm)分别是三尺三寸过0.5 mm、二尺二寸欠3 mm 一尺九寸欠3.5 mm。图上测算,箱体高一尺一寸而盖高八寸。请注意,箱体长宽高是精确的3:2:1。器物精美则尺寸严谨呢。

TU9.jpeg

漆几长60.2 二尺八寸整,而宽21.6一尺、高51.7 cm 二尺四寸皆过1 mm。图上测算,几面高一尺四寸,上方一尺。该件为复制品,想来与原物尺寸没有差别。其他木质器物不再说明。

TU1.jpg

 瑟(中室32号)全长167.5身宽42.2 cm,主体整木雕成,面板略弧拱(文[2]第67页)。全长七尺八寸欠2.0 mm 尾长一尺三寸,占1/6;从照片可见面板侧向略收,宽二尺欠8 mm、高五寸,而尾部则是宽二尺整。发掘简报[0]介绍,瑟出自中室( 七件) 和东室( 五件) , 弦已朽而身大多保存较好,均有二十五个弦眼。长、宽、高一般在1.69 *0.42 * 0.19 米左右。 特别介绍者想来质量较好。

TU5.jpgTU4.jpg

十弦琴全长 67.3 cm 三尺欠1.5 mm、五弦乐器长116 cm 五尺四寸欠1.0 mm 及青铜编磬架长2.15 m 十尺整,想来都是有意为之。

3    曾侯乙墓出土青铜鼎20件,两件镬鼎最大。一件通高64.6三尺过1 mm口径64.2 cm 三尺欠3 mm,重54.8 kg;图上测算口内径二尺八寸;另一件口径59.4 cm二尺七寸半过2.7 mm口内径二尺六寸,重4l kg。不同著作中口径数据略有差异,或许鼎口圆度稍欠。

TU2.jpg

 下面两幅照片为笔者所摄;文中其余图片都来自网络,致谢拍摄者。 


升鼎九件,通高35.2~36 cm,口径45.7~46 cm。口外径设计值21.5 寸即 46.23 cm,因青铜成形后冷缩而偏小1% 左右;口内径是二尺整即43.0 cm。通高变动较大,与耳相关;不过,鼎盆高六寸及其底圈高二寸,都是准确的。

盖鼎通高40 cm口径38.8 cm 一尺八寸过1.0 mm,重28.8 kg;尚未找到线条图,而从照片不能确定其他部位的尺寸。其他铜鼎也就不再说明。

4    曾侯乙尊盘已有大量研究,口部或为失蜡法铸造。发掘简报[0]尊高33.1口宽62、腹径14.5、底径15 厘米。盘高2457.6、口径47.3、盘深12厘米湖北省博物馆介绍尊高30.1、口径25 厘米盘高23.5、口径58厘米;另有文献介绍全器通高42 cm。

AA.jpg

因不能接触实物,尽可能比对书中数据以及照片和视频,对尊盘尺寸说明如下。

尊:简报[0]“口宽62 cm”想来是26 cm 之误,有文献称口径25 cm,想来尊口的外沿并非正圆,设计值或为一尺二寸 ( 25.8 cm ) 30.1 cm 为一尺四寸整;底径15 cm 七寸欠0.5 mm

盘:23.5~24 cm一尺一寸 (23.65 cm),盘深12 cm五寸半过1.7 mm;口外径47.3 cm二尺二寸整,内径二尺(43 cm),四耳外缘57.6~58 cm二尺七寸(58.05 cm)

5     大尊缶通高124.5 cm 五尺八寸2.0 mm、口径48.4 cm二尺二寸半0.2 mm、足径69 cm 三尺二寸2.0 mm,重327.5 kg。类似器物很多,不再介绍。只是总重240 kg 的联禁对壶有些特殊。两件铜壶皆通高99 cm 四尺六寸过1.0 mm、底径40.6 一尺九寸欠2.5 mm;盖罩侧面有锥度,壶口部结构不明,相关尺寸不再讨论。不过,底部铜禁长 117.5  cm五尺五寸7.5 mm、宽53.4 cm 二尺五寸欠 3.5 mm,形制简单却有如此误差,或许有意为之。


铜禁长 117.5、宽53.4 cm 以及铜壶圈足直径40.6 cm 恰巧满足:

21.36*5.5 = 117.48021.36*2.5=53.40021.36*19 = 40.584,

偏差小于0.2 mm ,与测量误差相当。21.36 cm 比周尺 21.5 cm 偏小0.65 % 。青铜成形冷缩可达1.2%,但泥范受热也有膨胀,且可产生抗力阻碍青铜的部分退缩,故而实际尺寸变化小于1%。这意味着,冶师手中尺件之尺长21.5 cm,而泥范设计时尺寸为精确的五尺五寸、二尺五寸和一尺九寸。铜禁预设有内陷圆圈以承放铜壶,只有同为“不准确的尺寸”才能确保两者吻合。又,发掘简报[0] 称底径39.5 cm

6     曾国使用周尺21.5 cm 没有疑问。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5648-1322928.html

上一篇:西周圆鼎的口内径是标志尺寸
下一篇:青铜器的适用尺长和铭文字体(附:散伯车父鼎的铭文)
收藏 IP: 202.102.253.*| 热度|

18 杨学祥 谢力 伍赛特 李宏翰 杨正瓴 张鹰 李学宽 张晓良 范振英 郑永军 马鸣 宁利中 朱晓刚 杜占池 周少祥 刘炜 程少堂 孙颉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5: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