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此前博文说及唐朝前期沿用隋朝尺度29.6 cm,开元年间改定尺度30.8 cm,而两宋尺度都是30.8 cm。论述稍欠周详,再补充几句。
1 公元280 年晋灭吴最终统一中国,核定尺长24.2 cm (或24.5~24.6 cm);十年后八王之乱使国家再次陷入分裂。东晋(公元317~420年)偏安江左百年,其后有宋齐梁陈共历一百六十九年,而北方则有五胡十六国。就尺长而言,南朝大致维持不变,而北朝则增加至30 cm 以上。隋(公元581~618年)再归一统,制定小尺24.6 cm、大尺29.6 cm,步长为六小尺147.6 cm或五大尺148.0 cm。隋对国家颇有建树,沟通南北的大运河至今仍部分应用,但很快被唐(公元618~907年)替代。不过,隋唐自有渊源,制度得以延续。
2 文[1] 认为“考订唐尺法定长29.5~29.6 cm缺乏依据”,以现存完整铜尺17支的平均长度30.6 cm 作为唐朝的制度,称“与开元通宝钱径八分相符”。此说或有商榷余地。
2.1 “藤田元春. 尺度综考. 刀江书院, 1929”记日本奈良正仓院藏26 支唐尺和仿唐尺的长度,20件长29.50~29.69 cm [2]。日本孝谦天皇的皇太后于天平胜宝八年(公元756年,玄宗天宝十五年、肃宗至德元年)献奈良东大寺白牙尺、绿牙拨镂尺、红牙拨镂尺各两件也在其中。王国维曾基于《东瀛珠光》上照片研究,认为这6支牙尺来自归国之遣唐使,或为唐朝赏赐。
上表数值来自实物,想来可信。文[1] 以牙尺为赏玩器物否认其考订尺度的作用;不过,倘若法定尺度为30.6 cm,那么众多长度相当的精美牙尺偏差达 10 mm 呢!这怎么可能。
顺便说一句,第九次遣唐使归国是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鉴真大和尚天宝二年首次赴日,失败五次后在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随第十次遣唐使赴日成功,但主使藤原清河和已在唐36年的阿倍仲麻吕(698-770,汉名晁衡) 因船毁又返还中国。天宝15年(公元756年)安禄山叛乱玄宗出逃四川,同年肃宗登基,改年号为至德。
[1] 丘光明,丘隆,杨平. 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M]. 科学出版社,2000. (2020年印刷)
[2] 曾武秀. 中国历代尺度概述. 历史研究. 1964,(3): 163-182
[3] 吴泽. 王国维唐尺研究综论. 唐史研究会论文集, 1980. 332-359
[4] 井上靖著,谢鲜声译. 天平之甍(第2版). 南海出版公司,2015.
2.2 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 废除隋朝的五铢钱,行用开元通宝。《新唐书•食货四》,武德四年铸开元通宝,径八分,重二铢四参,积十钱重一两,得轻重大小之中,其文以八分、篆、隶三体。乾封元年改铸乾封泉宝,后复铸开元通宝。开元初,宰相宋璟请禁恶钱,行二铢四参钱,毁旧钱不可用者。《旧唐书•食货上》说明在开元六年(公元718年)正月施行。开元通宝流通有二百多年,其间所用的范式非常复杂[5]。
笔者已阅发掘简报中有十篇报道直径2.4 cm 及以下的开元通宝,部分有墓志而时代准确。张思忠墓[6] 公元703年入葬,有尺寸相同的开元通宝 30枚,直径 2.3 cm;另有五株钱 1枚,直径 2.5 cm,墓志中凡日月人年等字均用武则天新体。文[7]介绍,上柱国刘静公元718 年卒,六年后与夫人合葬,出土开元通宝9 枚,钱径 2.4 cm、重3.3~4.6 g;另有两墓出土直径 2.5的开元通宝15 枚,重 2.4~4.4 g,“个别重小于 3 g的锈蚀铜钱是高宗、武则天时期民间私铸,其余属于典型的武德开元通宝”。窖藏金质、银质开元通宝30 枚和421枚,文[8]给出直径分别为2.3 和2.5 cm,而文[5] 介绍为径2.30~2.40 cm、重8.50 g和径2.50 cm、“重约5.00 克左右”。
文[5] 将武德四年至开元元年的开元通宝作为早期,其“直径在2.40~2.50 cm 之间,2.40 cm 以下的也有”。考虑到钱币的范铸精度,开元通宝径八分并不能用于确定尺长——外径偏差0.5 mm,所定尺长变化6 mm 呢;当然,开元通宝也不能否定“唐朝早期曾沿用隋朝尺度29.6 cm”——其八分为2.37 cm 也与部分铜钱相符呢。
[5] 杜维善,顾小坤. 开元通宝系年备考. 上海书画出版社,1996.
[6] 王竹林. 河南偃师县隋唐墓发掘简报. 考古,1986,(11):994-999+993+10
[7] 樊军, 王洋洋. 宁夏固原南郊唐墓发掘简报. 文物,2020,(12):37-50+2+1
[8] 陕西省 博物馆/文管会 革委会写作小组. 西安南郊何家村发现唐代窖藏文物. 文物,1972,(1):30-42
署名中“革委会”是革命委员会的简称。表中口径适用尺长29.6 cm:金碗数据精确到 0.5 cm,四寸半 13.32 cm,五寸 14.80 cm;大银碗八寸23.68 cm,小银碗或许是3.75 寸 11.1 cm。高度因圈足或不整。
3 此前博文已列出馆藏铜镜九面符合尺长29.6 cm——外径与整尺寸偏差 1.0 mm之内;另有三面偏差1.4~1.6 mm,一面直径29.4 mm,其内圆设计都符合尺度。文[7]中 M1出土瑞兽葡萄镜直径 11.9 cm四寸过0.6 mm是“流行于武则天时期的典型器”。唐朝曾“沿用隋朝尺度29.5~29.6 cm”的证据很多,且不说日本所藏众多长 29.50~29.69 cm的唐尺。
唐代后期社会用尺肯定变长:文[1] 所列存世或出土唐尺41件,其中长30.6一件,30.7 三件(含日本奈良正仓院所存红牙拨镂尺30.69 cm 一支),30.8~31.8 cm 的 13件。博物馆网页介绍的适用尺长30.8 cm唐铜镜七面,外径与整寸偏差在0.6 mm之内:
南京博物院藏唐海马葡萄铜镜直径21.5 cm 七寸欠0.6 mm,海马葡萄铜镜直径9.3 cm 三寸过0.6 mm;杭州博物馆唐藏品仅海兽葡萄青铜镜,直径12.35 cm 四寸过0.3 mm;扬州博物馆唐朝铜镜仅一面,打马球图铜镜直径18.5 cm 六寸过0.2 mm;宝鸡博物馆有三面唐代铜镜,瑞兽葡萄镜直径21.5 cm 七寸欠0.6 mm,飞天花鸟菱缘镜直径13.8 cm四寸半欠0.6 mm,双鸾衔绶葵缘镜未给出直径;故宫博物院藏唐朝铜镜四面,三面适用尺长29.6 cm 三面,另一面真子飞霜镜面径21.5 cm 七寸欠0.6 mm。 又,苏州博物馆网页未见铜镜。
《唐会要》卷66 太府寺条有“开元九年(公元721年)敕格权衡度量。……调钟律、测晷景、合汤药及冕服制用之外,官私悉用大者。京诸司及诸州,各给秤尺及五尺度斗升合等样,皆铜为之”,或许其时作为制度调整尺长至30.8 cm。有公元775年的斗秤改制未能实行。改制并不是容易的事情。
(代宗) 大历十年三月二十二日敕:“自今以后应付行用斗秤尺度,准式取太府寺较印,然后行用”。至十一年十月十八日,太府少卿韦光辅奏称:“今以上党羊头山黍,依汉书律历志,较两市时用斗,每斗小较八合三勺七撮;今所用秤,每斤小较一两八铢一分六黍。今请改造铜斗斛尺秤等行用”。制曰:“可”。至十二年二月二十九日敕:“公私所用旧斗秤,行用已久,宜依旧,其新较斗秤宜停。”
《唐会要》,王溥( 922~982年)撰,成书于宋太祖建隆二年( 961年)。
4 五代十国期间的尺长难以探究,想来偏离唐朝尺度30.8 cm 而更加混乱。宋朝 (960~1279年)回归唐朝尺度30.8 cm,或许在情理之中;南渡之后再次校核尺长30.8 cm。北宋司马光称“凡尺寸皆用周尺度之:周尺一尺当省尺七寸五分”,其所说“周尺”即秦汉尺23.1 cm ,所说省尺即太府尺乃是国家的制度,其长30.8 cm:30.80*0.75=23.10。宋朝某个部门用尺和社会实际用尺偏离朝廷制度,那是政令松弛的表现。下表从文[1] 复制,似乎学界对宋代“常用尺”意见并未统一。又,文[2]各节标题就是“各时代的常用尺 ”,但其含义并不明晰。若是国家制度,尺长是确定值;若是实际用尺,则需要说明尺长的平均值和变动范围,且朝代的前期、中期和后期的数据想来不同。
北宋和南宋皆有绢质画作适用尺长30.8 cm,如徽宗赵佶(1082-1135)《祥龙石图》卷,绢本设色,纵53.9 cm一尺七寸半;南宋马远(1140-1225)《踏歌图》,纵192.5六尺二寸半(宽一尺二寸半的五幅),横111三尺六寸过1.2 mm。此外,初唐阎立本(601-673)《步辇图》卷通常认为是北宋时期的摹本,绢本设色,纵38.5 cm一尺二寸半、横129.6 cm 四尺二寸过2.4 mm。文[1] 列出的现存宋尺最短者为木尺30.8 cm和铜尺30.9 cm。
宋佚名《画鹰图》绢本设色,纵 131.8、65.3 cm,适用尺长 31.0 cm,纵四尺二寸半(2*1.25+1.75),横二尺一寸过2.0 mm。“此画最早可推至南宋中期”,表明南渡之后校核尺长30.8 cm 是可信的。
有说金朝尺长达到34 cm,而绢画《迎銮图》纵26.7 、横142.2 cm 或许画绢来自中原,其适用尺长33.46 cm(或许就是淮尺):142.2÷(1.25*2+1.75) = 33.46,纵八寸过0.7 mm。北宋灭亡,中原地区官尺突然调整,但民间工匠用尺无法瞬间改变——门窗、桌椅的规制师徒相授,尺长不易变更,只能维持旧制30.9 cm 而以鲁班之名流传而使用至清末,且有钜鹿北宋故城出土有木矩尺30.91 cm 可以为证。有说北宋营造尺30.9 cm,实际就是稍有增大的北宋法定尺长30.8 cm,其后行业用尺拒绝金朝的突变而“冻结”了北宋尺度。
实用尺会逐渐增长。故宫博物院藏《清明上河图》,绢本设色宽24.8、长528 cm,多篇文章介绍长528.7 cm,适用尺长31.1 cm,宽八寸欠0.8 mm,长十七尺欠0.7 mm,可用一尺二寸半和一尺七寸半拼接。这个版本或许并非原作。南宋马和之《豳风图》卷,绢本设色,适用尺长已是31.84 cm:纵25.7 cm八寸过2.3 mm,横55.7 cm一尺七寸半 。
5 笔者目前的认识是:唐朝初期沿用隋朝尺度29.6 cm,玄宗开元九年调整尺度至30.8 cm;宋朝沿用唐朝制度30.8 cm,且南渡之后曾校核尺长30.8 cm,正如汉随秦制、新莽复古。唐代和宋代的社会实际用尺偏离国家制度,与有司贪婪相关,也是政令松弛的表现。
补注:唐张萱《捣练图》称是宋徽宗赵佶的摹本(刘炜老师博文对此有详细解读),但适用唐尺29.6 cm:宽37 cm 一尺二寸半整,长145.3 cm 四尺九寸过2.6 mm ,想来是原大摹写;而图中左侧女士双臂微敞,绢练的宽度就是 37 cm一尺二寸半呢。
隋展子虔《游春图》纵43 cm (24.60*1.75=43.05);唐张萱《捣练图》纵37 cm 一尺二寸半 (29.60*1.25=37.00);宋赵佶《祥龙石图》纵53.9 cm (30.80*1.75=53.90);唐阎立本《步辇图》通常认为是北宋摹本,纵38.5 cm (30.80*1.25=38.50);等等。笔者猜测唐宋画绢的幅宽只有一尺二寸半和一尺七寸半两种规格。前述《迎銮图》、《清明上河图》和《豳风图》纵向八寸,而横向则是整幅或整幅拼接,尽管三者尺长不同。
织绢在先、裁绢在后,倘若所用尺件不同,两者长短并无确定关系,绢画纵横适用尺长略有差异也是可能。 《松岩仙馆图》绢本,横115.7 cm 是三幅拼接(30.8 *1.25*3+0.2),而纵 171 cm 五尺五寸整,但尺长是31.1 cm,与《清明上河图》适用尺长相同。画幅宽度准确符合尺长30.8 cm ,作于宋代是可能的。
另一方面,画作可能经多次装裱,或会略作裁剪。故宫博物院所藏北宋李公麟《临韦偃牧放图》适用尺长30.8 cm:纵46.2 cm一尺五寸整、横429.8 cm十四尺欠 14 mm——倘若尺长30.7 cm 则 14尺整,可以用宽一尺七寸半的八幅拼接,但所欠14 mm也可能是端头裁剪所致。《历代帝王图》纵51.3、横531 cm,适用尺长29.5 cm:纵一尺七寸半欠3.3 mm,横18 尺整。请注意,上方榜题字体不全,应是裁剪所致。纵就是幅宽。
绢质画作的适用尺长与时代关系可分成三类:(1) 画幅没有体现尺度,原因很多,对时代判断没有影响;(2) 画幅显示的尺长与标称时代相同,可能作于该时代,也可能是后代摹作乃至伪作;(3) 画幅显示的尺长落后于标称时代,则画作不是标称时代的,正如与A4 等大的册页一定不是明朝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18: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