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槃在涧-心外有物趣男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考槃在涧 坐在垃圾堆上仰望星空

博文

刘邦还是张良,这是个问题:答鸿飞 精选

已有 5237 次阅读 2008-10-24 11:25 |个人分类:哲思|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管理, 科学, 创业

鸿飞兄噎我:“杨玲兄,我觉得你是在绕圈子。君子当仁不让。如果哪个企业不听你的建议,要么你是错的,如果你是正确的,你去帮助或者成为这个企业的对手,用你的办法把它在竞争中灭了不就完了?要不然你还一辈子当相公不成?”(见拙文《商业、足球、科学和信仰》)

 

我说:做刘邦还是做张良,这还真是个问题。刘邦大概跟今天的董事长差不多,他自己去带兵,被项羽打得一蹋糊涂,老婆孩子老子被项羽一窝端了,要不是项羽有虞姬管着,他这顶绿帽是戴定了。

 

刘邦的实际商业操作能力不怎么样,他比较会管人用人。张良韩信萧何,一个管战略,一个管市场营销,一个管后勤,产业链齐了,再加上有随何、郦食其这样的公关人才,大事可成。

 

刘邦的公司后来成了世界第一强,他自己得意地说,“张良的鬼点子跟黄老邪一样多;萧何管理财务、人事、行政,现金流从来没有断过;韩信带着几十万销售,把市场都做到了珠峰顶;而项羽有个范增这样的无趣男而不得其用,当然就要被我收购了”[1]

 

我自己还真想过做刘邦,曾经策划过创业。不过,我的本行市场研究国外已经发展了100年,国内也有小20年的历史了,市场格局已经比较稳定,不是很适合创业者。我还真不是吹牛,如果我搞个市场研究公司,一年六七十万的纯利也并不是问题,远高出我现在的薪水。但问题是,这个行业要做成大公司的机会已经微乎其微了。考虑到我更愿意多学点多写点东西而不是多赚钱,我宁愿找个轻松点的工作。

 

我以前还有一个想法,就是帮助科学家创业。尽管我相信科学家如果愿意赚钱的话,学习1-2年也是可以自己运作企业的,只是大多数优秀科学家可能自己并不想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商人。我曾经的想法是,科学家出技术,我出管理、战略和营销,然后找人投资,如果能成功的话,我想做成一个科学家孵化器,就是科学家研究的成果,我搞个公司帮助他应用,等他的业务上了正轨,让他自己去管理或者找职业经理人管理,然后我再去帮助别的科学家。鸿飞兄如果有啥好项目别忘了拉兄弟一把,我可以写商业计划书,找人投资去。

 

不过,所有这些比较起来,我还是更愿意做一个学者或者思想者,要在商业上有啥发展也是姜子牙:我不下钩,愿者上钓也。

 

话说回来,我必须正视鸿飞兄的话。鸿飞兄说“如果哪个企业不听你的建议,要么你是错的”,这话完全没错。我没有狂妄到我认为自己绝对正确,有时候我也怀疑是不是自己错了,或者说,如果我做到CEO,是不是也会是这样子。

 

拿我现在在雅虎来说。我两年前因为项目开始和雅虎接触,八个月做3-4个项目之后,有一定了解。腾讯也是我的客户,去腾讯也不是不可以,要说营销水平,腾讯看起来要好一些,他们研究的内容已经很有针对性了。打算换工作的时候,至少有三个机会我可以选择,其它的两个工作的月薪至少都比在雅虎高出三千。在明知道雅虎的管理和营销都有问题,并且钱还不多的情况下,我还选择了雅虎,有点傻。我的出发点是这几个:

1、  我要找个远低于我能力的职位,好有时间读文章,写博客,我称之为隐居;

2、  我想看看,我老在报告中指出客户的错误,在陈述中客户也很少Challenge我,是我的观点不值得Challenge呢,还是别的原因?是我错了呢,还是客户另有苦衷?

3、  都说马云很神奇,我想看看马云神奇在什么地方;

4、  5年来做了大小七八十个项目,客户都付了款,但是对客户到底有多少帮助,我心里没底,干脆到客户家里去看看,看看到底是我们的观点和建议有问题呢,还是别的原因?

 

我已在雅虎呆了一年有余,现在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从我给雅虎提交的第一份报告起,总体上我们的观点和建议就已经切中了雅虎的深层次问题。具体的问题和证据没有篇幅在这里讨论,原因非常复杂,但说到底和鸿飞兄所谈的如何取消谁谁的资格完全是一回事。

 

从物理化学领域来说,鸿飞兄可能可以击败任何对手,让一些不合格者“失业”,但鸿飞兄恐怕不能在所有科学领域让不合格的人失业。对于我来说,在市场研究行业我可以让一些人失业,但我不能驱赶所有中国不合格的企业家。我们能寄望的不外是制度和更多优秀的人出现,我们能做的不外就是写写博客帮大家理理思路,而我们写博客除了自娱自乐之外多多少少有好为人师传道授业解惑的想法在里面。每个聪明一点的人都会认为自己正确,鸿飞兄如此,我也不例外。所以谁真的正确一般也只能靠结果来证明,于是我写东西更多是希望引起其它人思考。

 

回过头来再说中国的企业家。中国并不缺创业的企业家,事实上,如果不是国家税收过分高,对待中小企业过分严苛的话,中国的创业者、成功的创业者会更多。我并不是指责中国企业家在所有方面都不合格,我只是发现,中国创业者有些共同的短板,这些短板会妨碍创业者从一个精明的商人蜕变成为一个伟大的企业家。

 

中国的创业者的短板在哪里呢?

 

一个公司从什么也没有成长为一个伟大的公司,一般会经历草创、成长、生存、发展、转型、辉煌这几个阶段。我们的企业家和民众的错误在于,他们把一个企业在市场中可以生存当成了辉煌。

 

首先必须承认,一个企业能够生存,已经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但是它同辉煌的距离至少有十万光年。因为生存和辉煌根本是两码事。

 

很多时候,一个企业只要能够收获投资人的信心,就可以生存。然而,如果企业还处在生存阶段就过分相信自己的判断力并仍然用创业的思路和方式来运作公司的话,他是在透支投资人对自己的信心。

 

草创和成长阶段,使用亮剑的操作模式不按常理出牌是可行的,但到了生存阶段,必须按照商业规律老老实实地做。逻辑非常简单,在草创和成长阶段,企业规模小,没有固定的业务模式,转身非常容易,也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这个时候就靠快速反应、灵活变化和奇招邪招发现新市场,在成熟大公司的包夹中杀开一条血路。等到公司能够盈利了,上市了,基本上等于如果不折腾,生存就没有问题了,这个时候的运作思路就应该截然不同。一个已经开始盈利的公司,必然已经有比较稳定的业务模式和客户群了,这个时候如果没有想清楚就贸然出手,等于自杀。事实上,中国的很多企业都在自杀。当企业家上市圈钱以后,整个创业团队都会飘飘然起来,他们会变得听不去专业人士的意见,他们的理由也很简单:我创业成功了,而你没有。所以我说他们把生存当成了辉煌,他们不知道企业发展的周期就像一个人的成长一样,充满了艰难和阵痛。一个毛头小伙子对专业人士说,我长大了,再不用听别人的建议了,他一定会栽跟头。

 

笼而统之地说,创业更象是在做政治,而守成更象是在做科学。中国不但缺乏职业经理人,更缺乏对职业经理人的尊重;这种不尊重就和政治家对科学家的不尊重完全一样。所以我认为中国并非没有优秀科学家,只不过缺乏对优秀科学家的尊重罢了。

 

而我之所以要对企业家提建议,是因为企业家创业的钱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那是整个社会积累的财富。就像科学界反感陈进一样,拿着大家创造的财富开玩笑是犯罪;而如果明知道陈进有问题不揭发的科学家也犯了包庇罪。

 

同时,作为企业的职员来说,他的职业生涯也是十分宝贵而有限的。如果因为企业家明显的失误而让他们三四年的努力和青春付诸东流,只是拿了一些工资,这对他们不公平。哪里都可以赚钱,为什么不找一个能够一步一步朝前走的地方呢?

 

中国的企业家的短板是观念和人格(不要误解为品格意义上的人格,心理学意义上的人格是指一个人的特质)上的,这种短板同中国政治界和科学界的短板没有任何区别。由于中国的企业普遍存在类似问题,所以用竞争的方式帮助他们成长不是不可以,但是代价有点大。我必须要坦白地承认,我对目前主流的企业家--他们的年龄大都在四十岁以上--缺乏足够的影响力,因为我的年龄,也因为我的背景。如果我现在是个教授,还影响不了企业家的话,那我只能承认我自己水平不行了。当然,一个真正的牛人的影响力是超越他的职位、背景和Title的,但我现在远没到这个水平,我的规划是给自己五到十年的时间。抗战用了八年,白乐天诗云“辨材须待七年期”,七年后如果我还不是一个真正的智者,我请鸿飞兄吃饭喝茶。

 

所以鸿飞兄问我,“你去帮助或者成为这个企业的对手,用你的办法把它在竞争中灭了不就完了?要不然你还一辈子当相公不成?”我无言以对。如果非要回答,我只好大言不惭地说,“我是张良,但还没有遇到刘邦。如果非要我做刘邦,等我攒够十万生活费再说。”

 

其实对于我来说,如果能够一直过着半年前在雅虎的那种隐居的思想者生活,做一辈子相公也很好。只是我逐渐被认可,隐居的生活已经结束了。

 

 [1]:《史记 高祖本纪》,原文是:“高祖置酒雒阳南宫。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638-43836.html

上一篇:商业、足球、科学和信仰
下一篇:一起吃苦的幸福
收藏 IP: .*| 热度|

12 武夷山 徐磊 鲍得海 刘玉平 刘进平 曹广福 曹聪 张晗 杨秀海 赵美娣 马丽丹 张丽娜

发表评论 评论 (1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4 03: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