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槃在涧-心外有物趣男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考槃在涧 坐在垃圾堆上仰望星空

博文

游戏不是洪水猛兽 精选

已有 5003 次阅读 2008-4-21 15:28 |个人分类:心外有物|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一位署名“PHY”的朋友说:“博主能不能分享一下你是怎么不再沉迷网游的?”老实说我没有刻意的去“戒”网游,似乎顺利成章就没有沉迷了,不过我还是有很多东西可以分享的,也许有点用。

 

我的经历

男生从来没有玩过游戏的恐怕并不很多。我中学就玩游戏。我高三也玩游戏,跟父母约法三章,周日我必须去街上玩街机两小时,父母提供游戏费用5元。其实2元足够了,剩下的我用来招待同学和吃雪糕。那时一元四个币,我一般玩雷龙和同别人合作快打二代,雷龙经常单命通关,一般40分钟就去了。这样并不妨碍我高三一年光数学题就做一万道,因为心情愉快的做题效率要比身在曹营心在汉高得多。我的看法是,二十四小时七天五十二星期都埋在一个东西里头,迟早精神分裂。即使现在我也是闭关一段时间后,就得看一段时间的闲书,以畅销书为主;或者两个星期业余时间就只玩游戏不干别的,要不然内存会爆掉。反正我高中的时候玩游戏,也算上瘾了,周日不玩,浑身不自在;但如果玩爽了,平时根本就不想这口了。

大二的时候,看透了考试生涯,开始乱搞。不是无趣男吹牛,如果都像大一那么学习,年年奖学金,研究生没问题。乱搞包括两个:一是玩MUD,一是泡图书馆。MUD是今天的网络游戏的前身,那时候没有图形,只有文字。玩了一年多下来,别的没有啥,打字速度奇快。反正我没觉得荒废了一年的时间,交了不少朋友,体验了PK和被PK的感觉,还享受了一把疯狂的人生,这种不伤害他人的体验不是每个人都能有的,老天待我何其厚也。

其实人这一辈子有很多时间就是要用来玩的,不要把游戏看成是不务正业,看电视看肥皂剧就比玩游戏高尚很多?玩的都是心跳。相对来说,二十岁左右疯狂一把总比三四十岁疯狂一把要好。其实很多人年轻的时候一本正经,老了晚节不保,给自己和他人的危害更多,年轻的时候不折腾,老了还经得起折腾么?

我基本上已经忘掉我怎么戒掉了游戏的瘾,说明这件事对我来说并不很重要,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在经历了无数次在机房排队,熬夜的情况后,突然有一天就烦了。于是半年没玩。后来再玩,就没瘾了,想玩就玩,想不玩就不玩。也没耽误学业。

 

我同学的经历

我同学玩游戏的可太多了。一个师兄,沉迷于北美“侠客行”,是最早的网络游戏。他戒游戏的方法是所谓的“满灌法”,不眠不休的玩了三天三夜的游戏,终于厌烦了,从此再也没有玩过。这种方法容易走火入魔,建议不到万不得已不要使用。

我的另两个师兄,玩游戏也很疯,两人都通宵达旦的玩,第二天逃课睡觉。其中一个考上了研究生现在在上海某公司做副总,另一个本科毕业后就进了网络公司,后来在空中网做到总监,是空中网早期的员工之一,拿到股票无数。

我的同班同学玩游戏更疯。号称没有没玩过的游戏。每款游戏必玩得吐血为止,有时候在旁边看他玩简直是自虐,一件微不足道的道具他也要反复读档去拿。他本科毕业先是去做杂志编辑,现在在游戏公司做游戏策划,工作和生活都很好。

如果你以为这些同学都只玩游戏就错了。他们对历史精熟,文学素养很高,看问题也很独到,实际上,认认真真的玩一款好游戏,是可以获得很多知识乃至智慧的,生活中哪里不是学问啊?魔兽、星际、CS、三国、暗黑,都是益手又益脑的。

这还没完。我的两个师弟,似乎受我影响,也玩游戏,也是通宵达旦的玩。我发现,他们都是玩了一年后,就不怎么玩了。现在一个硕士毕业已经工作;一个正在读博士,据说学术做得不错。

我反正没见他们认认真真地戒过,大概大学生玩游戏总是要经过这样的一段经历。通过游戏结识的朋友中,有清华的,有北大的,有交通大学的,有科大的,没听说哪个玩得走火入魔没找到工作,最过分的一个本科毕业了不找工作,专门玩了一年的游戏,一年后人家也找到了工作,现在活得尚好。最牛的一个据说现在做到了紫光集团的副总,剩下的有在惠普的,有在公安局的,有在中国石化的,有自己自由职业的,都滋润着呢。

那个登顶珠峰的肌肉孙,就是北大化学系的,玩游戏玩得比我疯,照样为国家做贡献。

我知道还有不少大学生因为玩游戏荒废了学业的,但相比那些玩过游戏学业又没有荒废的,当是少数。

 

玩游戏并不意味着下地狱

其实玩游戏并不意味着下地狱。动物本来就都是需要玩的。小动物通过玩学会生存捕食技能和社交技能,这一点在学术界是公认的。很简单的道理,捕食是需要学习的,但如果小老虎一开始就通过捕食大羚羊来学习,那么最终的结果就是被大羚羊顶死。动物世界里那些小狮子们互相扑击,就是一种游戏。

而对于人来说,小时候玩游戏还有利于感觉统合,比如玩泥巴,通过制作泥巴坦克、泥巴小人的过程,锻炼了儿童模仿能力和动手能力,对今后的成长有百利而无一害。

家长都会给孩子买玩具,为什么我们不能容忍大中学生玩游戏?

我们可以认为长大了就不需要玩了,但这个看法是片面的。其实人这一辈子就是活到老,玩到老。什么人不需要玩?往往是那些从来不学习的人不需要玩。玩既可以放松心情,又可以让学得的知识在玩中得到整合(这一点是有道理的,这里不详细说),如果只学不玩,学习效率不见得高。

玩网络游戏还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在网络游戏世界和别人交往、发生矛盾,其实就是社会关系在虚拟世界的体现,这对涉世不深的人来说是一种演习,在网络世界提刀杀人总要比在现实世界打人骂人要好。

当然,玩有很多种,玩电脑游戏不见得是最佳的玩法,但当一个人沉迷于游戏的时候,与其去苦口婆心的让他忘记游戏,不如告诉他一个更好的玩法。

而大学生对游戏的痴迷,往往是中学时代玩得太少的过度补偿,跨入大学管束少了,压力小了,突然发现还有这么美好的游戏世界,沉迷一年两年不见得是多么恶劣的事情。

我大学四年来上看到高我三届的人,下看到低我三届的人,没有人因为游戏而毕不了业找不到工作的。客观来说,玩游戏对他们中有的人学业确实有一定的影响,比如有人有补考的科目,但我同时发现,那些从来不玩游戏的人,也有补考科目,而且还有人因学业留级的,但他并不玩游戏。所以不能把学业不成全部归咎于游戏。

客观来讲,玩游戏是一件对他人影响最小的成瘾行为,每年死于酒精烟草的人不计其数,但我没听说过不许别人抽烟喝酒的,公众场合不抽烟可也。同样的道理,每年世界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成千上万,没有人呼吁严惩汽车生产商,玩游戏死了个把人就成了洪水猛兽了?

尽管存在为游戏而犯罪、为游戏自杀、为游戏而荒废学业的案例,但没有证据和分析表明,游戏带来的罪恶要比其他因素带来的罪恶要多很多。相对来说,官员滋生的罪恶和社会财富浪费要比游戏多得多,我没有听见有人呼吁不要任何官员来管理。

游戏不是洪水猛兽,益疏不宜堵。玩游戏的没几个下了地狱,不玩游戏上天堂的只怕也没那么多。

 

对游戏的矛盾心理才是地狱

戒掉游戏的心理有时候有点像忘掉一个人:想遗忘偏偏又回想。心理学有个名词叫罗密欧朱丽叶效应,大概其理相通。所谓罗密欧朱丽叶效应是指,两个恋人在遭遇阻碍的时候,反而能够迸发出更热烈的爱火,其原因不详,但这个现象客观存在。

失恋的时候总是想喝一杯忘情水,忘掉那个负心人,可是偏偏心里只有你没有他,这是人世间最无奈的事情之一。我本人也失过几次恋,知道个中滋味。真正的忘记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拼命想忘记的时候,其实是在不断暗示和强化自己:不要忘记。

这种心理有点说不清道不明,但失恋过的人自会知道。

戒游戏的心理有点像失恋,拼命想戒掉的时候,越戒越想玩。自己明明知道这不对,就是戒不掉。事实上,这种矛盾心理才是地狱。而我们想戒掉游戏的时候,我们是在告诉自己,玩游戏不好,不能玩游戏;但是人的本性又是追求快乐的,这种双重趋避式选择最难处理。

什么叫“双重趋避式?”

比如买东西的时候,飘柔洗发水质量好,舒蕾洗发水价格便宜,两个都有吸引我的地方,这叫“双趋式”;

找工作的时候,去企业压力太大,做公务员进步较少,两个都有我不喜欢的地方,这叫“双避式”;

下班写博客的时候,既想写点东西爽一把,又觉得累了想睡觉,同一个活动既有吸引我的地方,又有让我不爽的地方,这叫“趋避式”;

而戒游戏的心理是比较复杂的双重趋避式:戒断游戏可以把心思放在学习上,但不玩游戏自己又很痛苦;玩游戏自己很舒服,但又荒废学业,总之怎么都不行,怎么都不好,这种冲突的心理给人带来很大的痛苦甚至是心理阴影,最终的结果是在玩游戏的时候想着学业,在学习的时候想玩游戏。

而正是这种冲突的心理,是戒掉游戏的最大障碍。我的看法是,如果一个人玩游戏的时候,就疯狂的玩好了,玩得自己吐血,游戏的成瘾行为远不如普通的物质滥用那么强烈,绝大部分人沉迷于游戏只是一个阶段性问题。

而对于那些反反复复沉迷于游戏的人而好几年都无法自拔的人,我怀疑他们具备某种生理特点或心理特点,建议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我的博客首页有我的MSN,轻度症状可以找我试一试,重度我可推荐专业心理咨询师。我这里是免费的。

 

不影响学业最为重要

然而,我们客观地说,沉迷于游戏对学业还是有影响的,尤其是反反复复的沉迷于游戏。相对来说,文科学生压力较小,容易突击,学业好对付些;理工科学生学业压力重,沉迷于游戏容易出问题。

我的建议是,大一最好不要玩游戏。原因在于,大一是一个自我管束和新的学习模式的转换点。刚从高中转入大学,是心理上的断奶期,学习模式上还没有熟悉主要靠自觉和自学的方式,如果大一能够刻苦学习一年,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树立起自信。

就我个人而言,大一老老实实学了一年,拿了奖学金,以后基本瞎搞胡搞,但每门课都在八十分以上。尽管大学考试八十分基本等于及格,起码没荒废学业不是。

如果大学第一年就挂了几门,就比较危险了。

所以要学会延迟满足。

延迟满足是一个实验中得到的概念。研究人员对教室里的儿童说,现在给每个人一个糖果,可以马上吃掉。但如果谁能够坚持四十分钟不吃糖果,就再给他两粒同样的糖果。据说大部分儿童都抵御不了糖果的诱惑而吃了;但跟踪二十年后,发现那些不立即吃糖果的人取得了比其他人更大的成绩。

所以大学生不妨对自己延迟满足一把,大一痛痛快快学一年,大学痛痛快快玩一年,大三社会实践加赚钱;大四考研找工作该干嘛干嘛。

 

而对于那些已经沉迷于游戏的人可以用增兵减灶法。有时候我们太想毕其功于一役,这是不可能的,不如缓行。比如现在每天玩8小时,那么下周每天玩7小时,再下周每天玩6小时,依次类推。实际上戒烟也可遵循此理。你让一个每天抽两包的人一下子不抽烟,真是要了他的命。

 

还有一个办法是替代补偿法。一般来说,人容易身陷某件事中无法自拔,把注意力转移开比较好。我有时候想玩游戏了,就躲在宿舍弹弹琴,就不想玩了。或者跑到图书馆看杂志看小说,也就不想玩了。把自己的时间填满,不要让大脑里无所事事,大脑一片空白是沉迷的起点和终点。实在不行,干脆嗑瓜子看电视,士兵突击不还能让我们学习许三多么?

 

一个不常用的办法我称为敞开心扉法。很多沉迷于游戏的人往往伴随某种程度的自闭或自卑,应该努力试着多交朋友,多跟其他人沟通。一般这种情况需要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但也可自己一试。喜欢体育的不妨去打打球,踢踢球,锻炼身体的同时交了朋友,又对戒断游戏有帮助,一举三得。

 

戒断游戏的方法多种多样,因人而异,最重要的就是不要把沉迷于游戏看得跟犯罪似的:你没有伤害任何人乃至你自己。明白了这一点,才谈得上后面的行动。

 

和自己约法三章:是男子汉就战胜自己

沉迷于游戏的人以男生居多。一个男人可以沉迷游戏很长一段时间,但不能沉迷一辈子。自制力正好是一个男人成熟的表现之一,我们那些还沉迷于游戏的朋友,不妨以一个成熟男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在某种程度上,自制力是战胜自己的同义词,而只有先战胜自己的人才可能战胜他所在的环境,在竞争中获胜。

所以我们不妨和自己约法三章,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学的时候安心学习,玩的时候玩得疯狂。很多时候约法三章会失效,我们经常违背自己给自己的承诺,这正是我们不成熟的表现,但如果我们一步步的和自己约法三章,总有一天我们可以从心所欲不逾矩。

玩游戏毕竟不等于抽大烟,要戒掉游戏并不是多么难的事情,玩不玩游戏都不会死人,重要的是我们要正确对待游戏,最终战胜我们自己。

总结起来,我们戒断游戏时有这些东西可以做:

1、              重新认识游戏,玩游戏对人的成长并非百害无一利;一段时间沉迷于游戏也不是洪水猛兽,没有必要谴责自己和谴责他人;

2、              过分沉迷于游戏客观上对学业工作有影响,应逐步摆脱对游戏的沉迷和依赖;

3、              大一最好先不要涉足游戏,学会延迟满足;

4、              玩的时候玩得开心,学的时候才会学得认真,不要抱着西瓜想玉米,玩游戏时有负罪感;

5、              戒游戏切忌好大喜功,毕其功于一役,慢慢来,也可以多享受几天游戏;

6、              戒游戏方法多种多样,在关门的时候别忘了开窗:沉迷是人类存在的不可能消灭的心境,不沉迷于游戏,那就去沉迷于学习;

7、              十分严重的时候,请找心理咨询师帮助: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咨询的时候,90%的心理咨询师可说是上帝灵魂附体;

8、              没钱玩游戏的时候,自己去赚钱,玩游戏不可耻,为了玩游戏而犯罪可耻。

    

几点想法,希望对PHY先生能有点帮助。

 

写在游戏之外:沉迷是创造的原动力

一般来说,一个人一辈子总会有一些时间是沉迷在这样那样的事情中,而正是这种沉迷是创造的原动力。一个不沉迷于学术的人我很难相信他能搞出什么真知灼见来。

以学术为生再正常不过,靠学术赢得名利也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情,然而如果一个人对学术没有起码的沉迷感觉,最好还是不要做学术,做商业和做政治可以让他赢得更多他想要的东西。

为什么沉迷是创造的原动力?我不知道。但众所周知,如果缺乏对一个问题的饿狼般的求知欲,是很难深入去研究和思考这个问题的,更不要提去阅读浩如烟海的文献。

即使为了写论文去查文献,心情不同,看到的东西也不同。没遇到无趣男老婆前,看到猫说,哦,那是猫;遇到了无趣男老婆之后,看到猫说,哦,那是天使;以前野猫看到我绕道走,现在野猫听到我唤就过来蹭,说是身上有猫味也好,心理作用也好,总之你不沉迷于科学,科学的野猫就不会来蹭你。

不用把沉迷于游戏太当回事,当你摆脱了对游戏的沉迷转而放到对他人有益的时候,你的沉迷就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巨大的幸福。

而反而是那些从来没有痴迷过任何事物的人往往找不到自己的人生道路:因为每一条道路对他们来说都是等值的,只要顺势走下去就好了,他永远没有发现哪条路是真正适合自己的。

是故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用之于道则道;用之于魔则魔。

做科研不就是玩游戏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638-22462.html

上一篇:考槃笔记-14-分形错觉
下一篇:考槃笔记-15-风动还是幡动
收藏 IP: .*| 热度|

1 李宇斌

发表评论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06: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