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拂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ongkuan15 拂去杂尘,干干净净

博文

说好的“永久”呢?360云盘关闭,契约精神烟消云散

已有 5350 次阅读 2016-10-21 12:58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诚信, 契约, 存储, 免费, 云盘

         刚得到通知,360云盘将关闭个人云盘服务,转型企业服务。明年2月份前必须把资料转移!

102300024050bf5188f5


       第一感觉是,这是不是真的?当初不是说好的“永久免费”,“永久容量”吗?咋就说关就关了呢?

       看他们的公告,主要原因是:部分不法分子利用360云盘存储传播非法文件、侵权盗版牟利、传播淫秽色情信息等违法犯罪行为屡有发生,严重侵犯正版企业的合法权益,更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在未找到安全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之前,决定停止云盘个人版服务。f7b0005dd42866ce39f

      听起来挺有道理啊。云盘中存了很多不良信息,很多动作视频是从这传播出去的,国家查到了得管啊,可360能力有限,管不了啊。细细琢磨,这事好像是说:老子管不了,干脆不干了!360一举把责任推给了国家监管部门和不法分子。

10200002435a254bc8b2        在登陆页面,确实有提醒,不得上传分享违法的东西。但是显然,提醒的作用不大。

       那是不是360真的没有能力管吗?我看未必,其它网盘企业有办法审查上传和分享的内容,不符合的通不过。今年就在360云盘上查处了400多万部动作片。当然这样做是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我看是360不想管了,因为他们这个云盘处于大面积亏损。

f7700062e4a6160e368

      实际上,已经有多家云盘公司关闭了个人存储和分享功能,目前,应该仅剩下百度网盘和腾讯微云两家公司了,不过他们两家也可能在不久的将来继续关闭。虽然,现在两家在360公布关闭后都承诺继续提供个人存储服务。

       商家的承诺真是不可信,契约精神面对商家利益显得无足轻重。而大家对中国人普遍缺乏契约精神的质疑早已有之。契约精神其实在中国根不深,它还是在西方比较盛行。西方的契约精神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中关于正义的论述,蕴含着丰富的契约思想,亚氏提出交换正义的概念。交换正义是人们进行交易的行为准则。不得损人利己是交换正义的基本原则,现代契约精神是从自愿交易理论推演而来的。契约精神是西方文明社会的主流精神,其产生难以摆脱宗教的烙印。西方文明传统中具有一种契约精神。这种精神首先表述在“神人立约”的意义上。

        构建信用体系,离不开契约精神。信用与契约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甚至信用要靠契约来维系,可以说传统的商业文明时间里的契约的基础之上的。正因为如此,不断发展的商业文明有反过来催生了西方文明社会的主流精神——契约精神。契约精神本质上就是一种诚信精神,只有交易的双方遵守契约,切实履行合同,才能确保交易安全,市场经济才能发展起来。

       诚信的建设一定要以制度来保障,要有巨大的惩罚措施,使得不诚信的人所失大于所得,而且总是如此,人们就会选择诚信。诚信只是一种选择,久而久之,诚信会成为一种道德。其实西方人并不比我们守信,而是不遵守信用的代价超出了他们的想象,没有诚信的西方人简直寸步难行,生不如死。这就迫使他们像珍惜自己的眼睛一样珍惜诚信。对西方人来说,失去信用,就是失去精神生命,这两者没什么区别。

       好的制度还要严格执行,执行不力就是形同虚设。在美国,大部分人开车都能遵守交通法规,是因为他们天生遵纪守法吗?不是,而是他们一旦交通违规了,惩罚是相当严厉的,不仅有罚款,第二年的保险费等都大幅度提高,交通违规代价高昂!反观中国,违法付出的代价并不高。关于制度和执行,可以看看汪晓军老师的博文:看到这些新闻似乎我们所有研究努力都白费了对于环保,我们目前的重点可能还不是提高排放标准的时候,而是严格执法!对商业诚信和个人诚信也应该这样。

     不知道云盘的关闭是否涉及违约,当然,我估计360公司肯定咨询过律师了,一定有办法躲过法律纠纷。但是对我们用户来说,还是给我们造成了很多不便,我那上了T的数据该怎么办?以现在的网速要下载多长时间?下载下来的数据还得买硬盘存储。这其中的时间成本,附加的费用都是损失。对免费的客户这样也就算了,但是对付费的用户仅仅退还费用应该是不合理的。


我那些数据该怎么办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36900-1010042.html

上一篇:给你100元,你敢在我面前走两步吗?
下一篇:益生菌改变健康人肠道菌群?看看RCT研究怎么说
收藏 IP: 103.250.227.*| 热度|

5 李颖业 苏德辰 李斌 丁迅雷 xiyouxiyo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1 00: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