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石公园超级火山爆发”与加州干旱:地下能量惹的祸
关键提示:2012年2月20日我们在《给美国同行的协查通报》中指出,干旱和暖冬是地震前兆吗?
耿庆国提出了旱震理论:6级以上大地震的震中区,震前1――3年半时间内往往是旱区。旱区面积随震级大小而增减。在旱后第三年发震时,震级要比旱后第一年内发震增大半级。
美国的异常干旱和暖冬可以被锁定在旱震理论的范围之内,可检验的异常现象接踵而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39490.html
美国加州严重干旱已经持续了4年,发生强震的可能性逐年增强。
东方头条 昨天11:05
加利福尼亚的干旱
来自维基百科,免费百科全书
纵观历史,加利福尼亚经历了许多干旱,例如1841、1864、1924、1928 - 1935、1947 - 1950、1959 - 1960、1976 - 1977、2006 - 2010和2012 - 2017。[ 1 ]作为美国人口最多的州美国作为一个主要的农业生产者,加州的干旱会对经济和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干旱可能完全是由于气候条件造成的,或与气候条件结合造成的;经济或政治行动;或人口和农业。
美加州遭遇罕见干旱:地震不发大旱不止
已有 1259 次阅读 2015-8-16 04:57
美加州遭遇罕见干旱:地震不发大旱不止
杨学祥,杨冬红
最近有两条新闻吸引人们的眼球:
其一是美加州遭遇罕见干旱将严控淋浴喷头促节水;
其二是罕见干旱美加州水库“投球”节水。
2012年2月20日我们在《给美国同行的协查通报》中指出,干旱和暖冬是地震前兆吗?
耿庆国提出了旱震理论:6级以上大地震的震中区,震前1――3年半时间内往往是旱区。旱区面积随震级大小而增减。在旱后第三年发震时,震级要比旱后第一年内发震增大半级。
美国的异常干旱和暖冬可以被锁定在旱震理论的范围之内,可检验的异常现象接踵而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39490.html
美国加州严重干旱已经持续了4年,发生强震的可能性逐年增强。
中新网2015年4月2日电据“中央社”报道,由于严重干旱,美国加州州长布朗(JerryBrown)下令实施强制性限水措施。这在加州历史上是第一次。
http://news.sina.com.cn/w/2015-04-02/091631674063.shtml
我在2014年1月4日指出,1月2日美国遭暴风雪袭击积雪成灾。美国的自然灾难刚刚开始:2012年高温干旱和2013年极端天气,2014年将持续。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55583.html
2014年11月,美国迎来历史性暴雪,创纪录的寒潮席卷全美国,50个联邦州气温全部低于零摄氏度,就连夏威夷也结了冰,创美国38年最低气温纪录。美国东北部更是遭遇最强暴风雪,纽约州州长安德鲁·科莫在受灾最严重的布法罗市称“这是历史性暴风雪”,3天降雪量逼近年均降雪量。美国国家气象局表示,部分地区可能打破1.93米的单日降雪量纪录。
2012-2014年美国美国从高温干旱到暴雪严寒,气象能量集中在美国发生,符合点源喷发机制。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5563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45136.html
我们在2013年12月23日指出,美国的自然灾难刚刚开始:日美面临重大自然灾难。
http://bbs.sciencenet.cn/blog-2277-752117.html
极端灾害集中美国绝非偶然:巨大能量在地下蠢蠢欲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5231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55583.html
3年过去了,美国加州干旱持续发展,大震不发,干旱不止。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7923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07825.html
2015年7月末,阿拉斯加地震连续发生:美国强震还有多远?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0917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844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7549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05681.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22: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