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剑录——品评人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injianlu 仙鹤已随白云逝,只留明月照清心。

博文

我心目中一位平凡而杰出的长江学者——李芾

已有 5354 次阅读 2010-4-22 20:14 |个人分类:人生感悟|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长江学者, 西南交通大学, 牵引动力, 机车, 李芾

他是平凡的,总是带着平易近人的笑容,每到下午五点半钟的时候,实验室总会响起他那粗旷的声音:“大家去打篮球了。”另一方面,他也是杰出的,全国著名的机车专家,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资阳机车厂顾问专家。他就是——李芾——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
 
他的平凡还在于他的经历是平凡的:他的第一学历是中专学历,1974年8月从某司机学校毕业,专业就是火车司机,毕业后开了几年火车。
 
然后才开始了他不平凡的经历:1978年进入西南交通大学学习,并分别取得了学士(自考)和硕士学位。然后公派去德国留学并取得了博士学位,毕业后进入世界著名的德国TALBOT铁道机车车辆公司从事铁道机车车辆新产品设计和开发工作,后任负责公司新产品设计和开发的副主任工程师。他先后主研成功世界上首台用于公路—铁路联运的八轴低地板平车 Rollenden Landsstrasse。该车采用350mm直径的车轮,使地板面距轨面高度为400mm,是世界上铁道货车地板面最低的铁道货车;参加研制德国第一列公—铁两用车Kombin Trailer;参加研制德国高速列车ICE的转向架,试验速度达到410km/h;参加研制世界上首台用独立旋转车轮的高速转向架,并在德国滚动振动试验台上试验速度达到500km/h,线路试验速度达到380km/h;参加研制DRRS货车转向架,创造了铁道高速货车230km/h的世界纪录;主研成功世界首台采用在抗侧滚扭杆上安装液压作动装置的摆式列车,目前,该车已提供给挪威铁路NSB;参加研制世界上首列高速货车动车组TALION,该车已提供给德国铁路公司DB;参加研制德国首列采用绞链式转向架(Jacob转向架)的轻轨列车TALENT;参加研制第三代德国高速列车ICE的转向架ICE21(B5003型),试验速度达到480km/h。与此同时,有数篇关于机车车辆制动动力学和独立旋转车轮理论方面的学术论文发表在德国著名的铁道机车车辆专业刊物《ZEV-Glasers.Annalen》及《EI-Der Eisenbahn Ingenieur》等专业刊物上。
 
1999年3月,李芾谢绝了TALBOT公司的一再挽留,辞职回国;同年4月,李芾作为中国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学科的特聘教授及博士生导师受聘于西南交通大学,成为四川省和铁道部所属院校中首位获此殊荣的人,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同时,他还任德国TALBOT机车车辆公司、铁道部眉山车辆厂、资阳内燃机车厂、西安车辆厂、铁道部四方机车车辆厂以及素有中国高速机车摇篮之称的铁道部株洲电力机车厂等国内外几家机车车辆厂的高级顾问,并兼任国内几家专业刊物的编委和铁道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及铁道机车车辆的学科带头人,是目前国内知名的铁道机车车辆专家之一。同时,他还主持我国第一台200km/h交流传动动车组控制车径向转向架、160km/h高速货车、高速客车转向架及国内第一台变轨距客车转向架的研究工作。他除经常给大学生和研究生开设讲座外,还应邀到铁道机车车辆厂为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开办讲座,利用自己在国外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帮助他们了解国外铁道机车车辆的发展动向、企业的管理方法和解决技术难题。
   
李芾教授除了出席会议和出差之外,平时的穿着非常的朴素,不认识他的人绝对想不到他竟是长江学者、全国知名专家。他虽然可以说非常成功,也不会缺钱,却一点儿也不浪费,这点儿给我们很多年轻人树立了好榜样!
 
李芾教授的经历可说是平凡而令人惊奇的,从中专生到杰出专家,中间经过了多少曲折啊!以前常听他说到:“我这一辈子的学历都没啥正经的,都拿不出手。”可以看出李芾作为长江学者是多么谦虚的呀!我佩服他的就是从底层做起、从技术做起,现在的所谓专家有几个是懂真正技术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5974-315038.html

上一篇:大学老师的公司都有些什么性质的?
下一篇:某工科博士的一句话
收藏 IP: .*|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5 23: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