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记得我是在火车上,听见车上广播,才知道1977年要恢复高考的。当时是1977年10月,我和弟弟坐火车从宜宾返回成都。
1977年10月,我已经在四川L州P县,这个偏远的山区县里,度过了近8年的光阴:先做了两年半的知青,然后又当了五年的教师,先后在山中、沟里、坡上的中学、小学里面,教过语文、数学,以及其它的一些课程。凭着自己在文革前四年中学学习的扎实基础,上这些课程的基础知识是不成问题的。但是,这里的天地,毕竟过于狭窄。“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年轻人的心,毕竟还是向往着更为广阔的天地。
所以,一听说恢复高考,心里就像一阵风刮过平静的海面,激动起来了。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抓住这个机遇,争取实现自己的大学梦,改变自己当时的生存环境。
但是,在第一关——报名时,就遇到了麻烦。
当年(1977年)的高考招生简章规定:“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包括按政策留城而尚未分配工作的)、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年龄20岁左右,不超过25周岁,未婚。对实践经验比较丰富并钻研有成绩或确有专长的,年龄可放宽到30岁,婚否不限(要注意招收1966、1967两届高中毕业生)”,才能够报名参加高考。
现在来看,这个招生简章的精神,就是放宽考生的年龄限制。而在偏僻的边远山区,领导们的理解就可能是不一样的了。
本人当时已28岁,超过了25周岁,已属于“年龄被放宽”的范围;虽然是“老三届”,但只是1968届高中毕业生,而非“1966、1967两届高中毕业生”,是不能被“注意招收”的。如果当地领导死板地从文字上去理解、执行招生简章的规定,本人或将会被拒之于此次高考门外。
于是,年龄可否被放宽,能否取得考试资格,就成为高考报名的首要问题。
记得当年的高考报名期是4天,可以在公社(当时还没有恢复乡建制)报名,由公社再上报到县招办。我是第一天在公社报的名,因为预计到在高考报名问题上可能会有障碍,尽早报名,可以使各级领导和我本人有一个回旋的时间。3天过去了,就在第4天的下午,高考报名即将截止时,公社秘书通知我,县上研究决定:因为我已经超过25周岁的报考年龄,又不属于被“注意招收”的1966、1967两届高中毕业生,所以,不能允许参加高考报名;但是,暂时保留我的报名资格,要我尽快提交证明本人“实践经验比较丰富并钻研有成绩或确有专长”的材料;能否允许参加高考,要待审核提交的材料后,才能认定。
什么材料才能证明本人是“实践经验比较丰富并钻研有成绩或确有专长”,确实是一个问题。我在P县当知青、做教师8年,实践经验不能算是“比较丰富”么?县上的领导不知道吗?这样想是不厚道的,是讽刺我们的县领导是官僚。所以,只能认为我这8年的实践经验不能算是“比较丰富”的。至于“有专长”,一个穷教师,吃白墨(粉笔)灰灰的,还有什么被领导认为的好专长?权衡之下,可能只有在“钻研有成绩”上,作点文章了。
好在本人基于对数学的一贯兴趣,找了几本文革前的大学数学教材,对其中的微积分做了自学,对教材的习题做了演算,写满了一个作业本。于是乎,就把这本习题本交上去,由领导去判决吧。当时的想法是:自己在P县是一个外来户,没有后台臂膀,任何事情只有靠自己努力,自己争取。但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呀,我只能尽力而为了。自己尽了力,就问心无愧了!也没有对县上领导的决定,抱太大的期望。就是对于县上是否认定我的报名资格,甚至不认定我的报名资格,还是比较清醒的。这样,在遇到不如意的决定时,不至于过于悲观,过于失望。
果不其然,县上领导最终否定了我的报名资格,使我未能参加1977年的高考。失去了1977年的高考,我也就失去了改革开放潮流带给我的第一次变革机遇。
以后发生的事情,是P县的民众都知道的了。1977年的高考,P县无一人达到录取分数线,令全县老百姓大失所望——毕竟这是P县有史以来的第一次高考啊!在知道县上领导不准许我参加高考之后,老百姓的不满之情得到提升:考不考得上,是他本人的水平问题;不允许别人考,就是你领导的问题了。你总要给人家一个机会嘛!听说有的民众还当面质问有关领导。所以,P县的老百姓是很好的,民意是具有正义感的。
高考结果如此之差,来自上面和同级领导、同部门的压力也是有的。当时的L州,全州9个县,只有P县是没有一个考生上录取分数线的,居于全州倒数第一。在全州的高考总结会议上,州领导和9个县的有关领导都参加了。在这种场合,P县出席会议的领导,自然是十分尴尬的。据说,在会议就餐时,州领导和其它几个县的有关领导坐在餐桌边,看见P县出席会议的领导走进餐厅,一位领导便说,欢迎P县的光头来吃饭。大家不解:出席会议的P县领导不是光头嘛!那位领导解释道:这次高考,把他的头发剃光了!大家才明白其意,全桌哈哈大笑!
看来,来自上下的压力和舆论,是起了作用的。我在1978年,再次报名参加高考。这次就没有再发生1977年的报名问题,顺利地报上了名。当然,这也证明P县有关领导,加强了对改革开放的学习,在这半年里面,思想认识有了相当大的提升!
既然县领导准许本人报名,余下的事就顺理成章了:在1978年,领到准考证,参加7月的考试。然后,被录取,开始大学4年的学习。抓住国家改革开放带给我的第二次变革机遇,也是P县赐予我的第一次机遇,我的人生开始了巨大转折。这是后话了。
喏,这就是那张来之不易的准考证!
注:
①1977年开始恢复高考,是10月21号公布的消息,12月10号进行考试的。
②1977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正式恢复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的制度。1977年冬天,中国570万考生走进了曾被关闭了十余年的高考考场。当年全国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录取率4.79%;1978年,610万人报考,录取40.2万人,录取率6.59%。
③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1977年10月12日),在“招生对象、条件”中,规定“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包括按政策留城而尚未分配工作的)、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年龄20岁左右,不超过25周岁,未婚。对实践经验比较丰富并钻研有成绩或确有专长的,年龄可放宽到30岁,婚否不限(要注意招收1966、1967两届高中毕业生)。符合下列条件者,均可申请报名:
1.政治历史清楚,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劳动,遵守革命纪律,决心为革命学习;
2.具有高中毕业或相当于高中毕业的文化水平(在校的高中学生,成绩特别优良,可自己申请,由学校介绍,参加报考)
3.身体健康。”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0: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