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t1949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ct1949

博文

回忆我的高考之一:来之不易的准考证 精选

已有 12048 次阅读 2016-6-6 14:51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我记得我是在火车上,听见车上广播,才知道1977年要恢复高考的。当时是197710月,我和弟弟坐火车从宜宾返回成都。

197710月,我已经在四川LP县,这个偏远的山区县里,度过了近8年的光阴:先做了两年半的知青,然后又当了五年的教师,先后在山中、沟里、坡上的中学、小学里面,教过语文、数学,以及其它的一些课程。凭着自己在文革前四年中学学习的扎实基础,上这些课程的基础知识是不成问题的。但是,这里的天地,毕竟过于狭窄。“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年轻人的心,毕竟还是向往着更为广阔的天地。

所以,一听说恢复高考,心里就像一阵风刮过平静的海面,激动起来了。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抓住这个机遇,争取实现自己的大学梦,改变自己当时的生存环境。

但是,在第一关——报名时,就遇到了麻烦。

当年(1977年)的高考招生简章规定:“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包括按政策留城而尚未分配工作的)、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年龄20岁左右,不超过25周岁,未婚。对实践经验比较丰富并钻研有成绩或确有专长的,年龄可放宽到30岁,婚否不限(要注意招收19661967两届高中毕业生)”,才能够报名参加高考。

现在来看,这个招生简章的精神,就是放宽考生的年龄限制。而在偏僻的边远山区,领导们的理解就可能是不一样的了。

本人当时已28岁,超过了25周岁,已属于“年龄被放宽”的范围;虽然是“老三届”,但只是1968届高中毕业生,而非“19661967两届高中毕业生”,是不能被“注意招收”的。如果当地领导死板地从文字上去理解、执行招生简章的规定,本人或将会被拒之于此次高考门外。

于是,年龄可否被放宽,能否取得考试资格,就成为高考报名的首要问题。

记得当年的高考报名期是4天,可以在公社(当时还没有恢复乡建制)报名,由公社再上报到县招办。我是第一天在公社报的名,因为预计到在高考报名问题上可能会有障碍,尽早报名,可以使各级领导和我本人有一个回旋的时间。3天过去了,就在第4天的下午,高考报名即将截止时,公社秘书通知我,县上研究决定:因为我已经超过25周岁的报考年龄,又不属于被“注意招收”的19661967两届高中毕业生,所以,不能允许参加高考报名;但是,暂时保留我的报名资格,要我尽快提交证明本人“实践经验比较丰富并钻研有成绩或确有专长”的材料;能否允许参加高考,要待审核提交的材料后,才能认定。

什么材料才能证明本人是“实践经验比较丰富并钻研有成绩或确有专长”,确实是一个问题。我在P县当知青、做教师8年,实践经验不能算是“比较丰富”么?县上的领导不知道吗?这样想是不厚道的,是讽刺我们的县领导是官僚。所以,只能认为我这8年的实践经验不能算是“比较丰富”的。至于“有专长”,一个穷教师,吃白墨(粉笔)灰灰的,还有什么被领导认为的好专长?权衡之下,可能只有在“钻研有成绩”上,作点文章了。

好在本人基于对数学的一贯兴趣,找了几本文革前的大学数学教材,对其中的微积分做了自学,对教材的习题做了演算,写满了一个作业本。于是乎,就把这本习题本交上去,由领导去判决吧。当时的想法是:自己在P县是一个外来户,没有后台臂膀,任何事情只有靠自己努力,自己争取。但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呀,我只能尽力而为了。自己尽了力,就问心无愧了!也没有对县上领导的决定,抱太大的期望。就是对于县上是否认定我的报名资格,甚至不认定我的报名资格,还是比较清醒的。这样,在遇到不如意的决定时,不至于过于悲观,过于失望。

果不其然,县上领导最终否定了我的报名资格,使我未能参加1977年的高考。失去了1977年的高考,我也就失去了改革开放潮流带给我的第一次变革机遇。

以后发生的事情,是P县的民众都知道的了。1977年的高考,P县无一人达到录取分数线,令全县老百姓大失所望——毕竟这是P县有史以来的第一次高考啊!在知道县上领导不准许我参加高考之后,老百姓的不满之情得到提升:考不考得上,是他本人的水平问题;不允许别人考,就是你领导的问题了。你总要给人家一个机会嘛!听说有的民众还当面质问有关领导。所以,P县的老百姓是很好的,民意是具有正义感的。

高考结果如此之差,来自上面和同级领导、同部门的压力也是有的。当时的L州,全州9个县,只有P县是没有一个考生上录取分数线的,居于全州倒数第一。在全州的高考总结会议上,州领导和9个县的有关领导都参加了。在这种场合,P县出席会议的领导,自然是十分尴尬的。据说,在会议就餐时,州领导和其它几个县的有关领导坐在餐桌边,看见P县出席会议的领导走进餐厅,一位领导便说,欢迎P县的光头来吃饭。大家不解:出席会议的P县领导不是光头嘛!那位领导解释道:这次高考,把他的头发剃光了!大家才明白其意,全桌哈哈大笑!

看来,来自上下的压力和舆论,是起了作用的。我在1978年,再次报名参加高考。这次就没有再发生1977年的报名问题,顺利地报上了名。当然,这也证明P县有关领导,加强了对改革开放的学习,在这半年里面,思想认识有了相当大的提升!

既然县领导准许本人报名,余下的事就顺理成章了:在1978年,领到准考证,参加7月的考试。然后,被录取,开始大学4年的学习。抓住国家改革开放带给我的第二次变革机遇,也是P县赐予我的第一次机遇,我的人生开始了巨大转折。这是后话了。

喏,这就是那张来之不易的准考证!

注:

1977年开始恢复高考,是1021号公布的消息,1210号进行考试的。

19771012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正式恢复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的制度。1977年冬天,中国570万考生走进了曾被关闭了十余年的高考考场。当年全国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录取率4.79%1978年,610万人报考,录取40.2万人,录取率6.59%

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19771012日),在“招生对象、条件”中,规定“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包括按政策留城而尚未分配工作的)、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年龄20岁左右,不超过25周岁,未婚。对实践经验比较丰富并钻研有成绩或确有专长的,年龄可放宽到30岁,婚否不限(要注意招收19661967两届高中毕业生)。符合下列条件者,均可申请报名:

  1.政治历史清楚,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劳动,遵守革命纪律,决心为革命学习;

   2.具有高中毕业或相当于高中毕业的文化水平(在校的高中学生,成绩特别优良,可自己申请,由学校介绍,参加报考)

  3.身体健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48125-982820.html

上一篇:校园的毕业季
下一篇:回忆我的高考之二:高考成绩通知单
收藏 IP: 183.64.203.*| 热度|

41 范运年 王振亭 郭向云 饶东海 李学宽 武夷山 王大元 李颖业 石磊 文克玲 孙立杰 戴德昌 吴明火 蔡小宁 吴斌 张强 黄永义 刘立 彭真明 陈永金 韩枫 水迎波 钱大鹏 吕洪波 王春艳 蒋永华 王桂颖 杨金波 张晓良 贾珍荣 庄世宇 刘光银 杨正瓴 朱晓刚 yangb919 decipherer guhanxian xlianggg peosim qzw biofan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7: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