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早就在电影上、观看演出中,认识了手风琴,心仪之,但苦于没有接触的机会也!
1976年9月9日,我被一纸调令,从坪塘小学搬到了耿底小学。当天恰是伟大领袖逝世,所以记忆深刻,不会搞错的。
在坪塘,是教书;到了耿底,仍然是教书。没有什么变化。但是,到了耿底小学,我才发现,两个学校,确实是不一样的。
最为重要的不一样是:耿底小学不仅有脚踏风琴,还有一架手风琴!
当时,普格全县几十所区乡小学里,音乐教学设备奇缺:没有一所学校有手风琴。能够有一架脚踏风琴来上音乐课,就已经是凤毛麟角了。至于手风琴,想都别想!
只有全县的最高学府——普格中学,好像才拥有手风琴!
但是,换句话说,就是小学里面配备了手风琴,全县也没有几位会拉手风琴的老师啊!
所以,耿底小学有手风琴,立刻就引起了我的兴趣,决定抓住这难得的机遇,学会它!
其实,手风琴的发声原理和脚踏风琴相同,只不过是通过双手拉动风箱供气而已。手风琴有三大部分:背在胸前,右侧是右手弹奏主旋律的键盘部分,左侧是左手手指弹奏低音、和弦、节拍的贝司部分,中央就是风箱了。弹奏手风琴时,需要将左手伸入左侧的皮带扣里,左拉右压,使中间的风箱左右伸缩,以引入或压出气流,颤动琴内的簧片发声。当右侧的键盘琴键或左侧的贝司纽扣被按下时,气流通道打开,进出风箱的气流,振动相应的簧片,就发出声音了。
说者容易做者难啊!一背上手风琴,自己就知道了。
第一个问题是,弄懂琴身左侧的贝司纽扣。右侧的键盘,与脚踏风琴的排列是一样的。但是,左侧的几十个贝司按纽呢?只有找有关手风琴的书,对着手风琴图,图琴对照,认真学习。终于明白了几排贝司纽扣的排列规律,什么基本低音、辅助低音、各种不同的和弦,还有弹出低音音阶的手指移动规律。
第二个问题是,在弹琴时,看不见自己所要按动的低音贝司纽扣。右侧的键盘,与脚踏风琴的排列是一样的,比较熟悉;而且,还可以低下头看看。所以,问题不大。而左侧的贝司纽扣,则是完全为琴身遮住,看不见的,只能用左手手指凭感觉去按动。于是,边看书上的贝司纽扣排列图,边用手指在琴上找到相应纽扣的位置,在真实的手风琴上,多次练习教科书上介绍的弹奏方法,摸索手指的移动方法和规律,逐渐有了一点感觉。
第三个问题,也是最困难的问题,是左右两手的配合。一开始,右手进展很快,不久,就能够较流利地配合风箱拉动,弹出乐曲的旋律。但没有左手的低音,弹出的曲声显得单薄、苍白,不好听。而一旦左手加入,则因为左右手的配合不协调,无法弹出连续、完整的曲子。经过手风琴谱的认真阅读和拉琴的大量实践,结合弹脚踏风琴时的双手配合,首先明白了左右手的弹奏分工:右手主要弹主旋律,左手主要打节拍。然后,经过海量的拉琴练习实践,两手的弹奏才慢慢地走向协调配合。
我在耿底小学,一直呆到1978年10月,我参加78年高考的录取通知书邮寄到学校为止。在这两年的七百多天期间,那架手风琴是我的好伙伴。每天,学生放学后,我便把手风琴的背带挎上肩,解开风箱上面、下面的控制带,坐在椅上,对着歌谱,开始我的乱弹琴。
那时,我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乱弹琴”啊:暑天,打着赤膊拉琴,热汗湿琴身;秋天,拉琴顾不上拍蚊,蚊声伴琴声;晚上,拉琴拉到两三点,琴声随我度长夜;周日,学生无课我自由,自拉自听寻乐头!真是:右手击键走旋律,左手按钮配节奏,两手协调配合好,琴声悠扬乐曲流!好在我的寝室门对操场,离其它老师的寝室有一段距离,我的夜半琴声尚不至于造成过大的干扰。
这样,经过两年的学习、练习,阅读琴谱与拉琴实践相结合,我的手风琴弹奏,由完全不会到初会,由单手(右手)按键到双手配合弹奏,手风琴弹奏能力和对于音乐的认识,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所以,在我高考被录取后就读的西南师范学院地理系七八级,我有幸成为学生小乐队的成员之一。在伴奏时,弹奏的是从学校音乐系借来的120个贝司的大演奏琴,好气派哦!
当时的耿底小学,与耿底乡政府在一起。乡上组织了一个宣传队,乐器没有,全靠人唱。所以,宣传队的演出经常要手风琴去伴奏。有一次,乡上组织与驻守荞窝农场的部队联欢,部队来了个小乐队,有二胡、小号、长笛之类。于是,在演出时,就叫我把手风琴拿去一起伴奏。好在曲子还是比较熟悉,文革期间就那么一些歌曲嘛!乡宣传队的大戏是“国际歌”舞蹈,动作是缓慢的,以突出悲壮。但是,这个临时乐队没有与宣传队的舞蹈合过乐;在伴奏时,既没有统一指挥,大家又是背对舞台的,只注意了各种乐器吹、拉、弹的一致。结果,乐器演奏倒是一致了,但是乐队伴奏的节拍却快了,与台上演员的歌唱和舞蹈动作出现不合拍,我们也没有察觉。弄得台上的演员只有大声唱歌,力图引起乐队的注意,使伴奏的速度慢下来,歌、舞、乐才能合拍一致。最终,我们几个还是听见了演员的歌声与伴奏的不一致,才赶快停下手中乐器的。然后,就再也没有勇气去伴奏后面的节目了。唉,真是一场悲壮的伴奏啊!
读本科时的学生小乐队在排练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6: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