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洋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outcrop 管中窥豹,盲人摸象

博文

中国的教育体制并不是为了选拔人才

已有 4312 次阅读 2011-8-17 23:00 |个人分类:科学网大学|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教育体制, 选拔人才

首先讲一个关于寒门子弟的故事,真人真事;今天听到的,新鲜的。

今天遇到老家的一位表嫂,她很开心,因为她儿子考上了县一中(高中)。在老家这里,正规录取(俗称“正取”)县一中的话,意味着本科基本没问题;很多还是本科一类——这是喜事;然后我跟她细聊,就发现问题了。

这孩子考的分数600多分,过了601分的分数线,顺利第一批正取县一中(对,还有第二批录取的);但县城里的孩子,第一批正取的分数线是540,相差60分。即使540的分数线,仍然不够录取名额,于是为了不太影响一中的升学率(录取低分考生太多的话,自然考上大学的少),又向寒门子弟们敞开了第二次录取的机会,这次小镇初中里,590以上的,就可以一中了。

我说嫂子啊,你不觉得分数差别这么大,不公平吗?她说不觉得,只要一中招收镇里的孩子,录取分数再怎么样高,镇里总有人能上一中;我的孩子要是上不了,那是成绩不够好;就是上不了一中,还可以去打工、种地;县城里的孩子就不同了,不能上学的,地都没有种的,很容易成了地痞流氓。

她说,上了一中就好了,以后就和县城里的孩子一起竞争,不怕他们!她不知道的是,她的孩子和京城里的孩子,又不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也许,她以后也会理解京城孩子不能念书的难处。

说到这里,我豁然开朗了:其实我们的教育体制,表面上看起来是教育;实际上承担着更有趣的责任。

一层层的维持,一步步的维持……相信聪明的你,此刻应该明白我们教育体制如此设计的目的。

那么,接下来呢?你还有心情去讨论寒门子弟的精神吗?还有兴趣去聊科研、职称吗?

哈哈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750-476473.html

上一篇:今天接到广州网监电话
下一篇:饶毅教授拒选院士是传统科研体系洗牌的开始?
收藏 IP: 119.99.171.*| 热度|

13 桂耀荣 李宇斌 丁甜 吴飞鹏 吕喆 向剑锋 丛远新 王亚娟 ycyzyp zzjtcm ycjyf xiaxiaoxue86 huadongABC

发表评论 评论 (1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19: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