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译方面的几点商榷----《科学圣徒:J. D. 贝尔纳传》笔记(三)
武夷山
该书由安德鲁. 布朗著、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教授潜伟等译,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年12月出版。
德斯蒙德. 贝尔纳,1901年5月10日生于爱尔兰。
P245
民用服务和战争服务
博主:我没有该书原著,但总体上觉得此书翻译得还不错,有几处想与译者商榷一下。比如这里的
“民用服务和战争服务”,估计原文为Civil service和war (或military)service。似应译为“行政部门与军事部门”。
P467
(1954年,他访问北京)人们背着竿,竿上挑着篮子......
博主:扁担的英文就是shoulder-pole啊,这里把pole译为“竿”,就显得别扭了。另外,中文的“挑、扛、背、拎”等动词,英语都是carry,翻译时选用中文的哪个动词,需要斟酌。
P469
贝尔纳非常兴奋,觉得北京是世界上最干净、最有活力的城市之一。他认为中国经济没有浪费一丝一毫,非常了不起。
P471
10月15日,他到规模宏大的北京大学游览,并且被邀请给物理系和化学系发表更多演讲。......第二天,贝尔纳在北京图书馆做了5个小时关于科学的社会功能的讲座。
P473
他现在迷上了中国戏曲,每到一个新城市,都要看一场演出:他最喜欢的包括《张羽煮海》和《罗汉钱》。
P479
(1959年,贝尔纳参加中国国庆活动)贝尔纳和毛泽东交谈,毛泽东询问了他的书《历史上的科学》,那时,这本书刚翻译成中文。
P566
德斯蒙德. 贝尔纳在1971年9月15日停止了呼吸。在他看来,自两年前与世界失去所有联系(博主注:两次中风后,他讲不了话)起,他已经是一具行尸走肉。他曾在《世界、肉体与魔鬼》中思索人类躯体的变形。“圣徒”想,意识或许会脱离紧密的有机体。“最后或许会完全幻化为光”。他就是最亮的星星之一。
博主:他的想法与佛教所说的“虹化”很像啊。
P587 全书最后一段中有以下几句:
“圣徒”是一名文艺复兴时期式的人物(博主:应译为“多才多艺的人”)----阅读面广泛,通晓历史与文学,甚至在建筑学和视觉艺术方面都是一位值得引起注意的专家,他是一位先锋,是他第一次系统系统地思考了科学与社会的整合,并且,尽管他在这个领域的很多预想都没有达成现实,但是他明确地预见到大科学的出现。
相关阅读
1. 武夷山,《科学圣徒:J. D. 贝尔纳传》笔记,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869798.html
2. 武夷山,贝尔纳对科幻作家克拉克和SCI创始人加菲尔德的启发
----《科学圣徒:J. D. 贝尔纳传》笔记(二),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870423.html。
本书的亚马逊购书页面http://www.amazon.cn/mn/detailApp/?tag=bookdao-23&asin=B00QQ3J20E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0: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