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特别的纪念

已有 6951 次阅读 2014-9-24 13:29 |个人分类:鼓与呼|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博主按:我的大学同班同学王国裕、陆明莹夫妇是优秀的科研工作者,曾获英国兰克奖,详情见(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557&do=blog&id=16533)。2011年10月3日,他俩26岁的独生子不幸去世(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557&do=blog&id=495068),对事故负有责任的公园方最终总算是承认了过失,对逝者亲属进行了赔偿。三年来,我的两位好同学没有沉沦,而是更加发愤地投入科研开发。现在拈取王国裕的心香一瓣,与大家分享。)

   

 

特别的纪念

王国裕

 

每年这个时候,我都要写一点东西,以纪念欣义。今年的内容算是给欣义写封家书,请他不要挂念妈妈和爸爸,我们能够处理好自己的事情。欣义匆忙但无可挑剔地走完他的历程,我们还必须留在这个世界体面地生活和工作。

 

三年前欣义出事后,有朋友告诫我说,失独家庭的父母常常熬不过五年,或去世、或生恶疾、或离异。这让我非常担心明莹,她与欣义的感情特别深,没有欣义的日子她能够挺过来吗?至于我自己并不重要,经历这样的灾难,已经把生老病死看淡了。

 

头两年真是很难。处理事故、面对明莹的身体和情绪的不稳定以及工作的延误,使得我几乎没有精力和时间沉浸在自己的悲伤之中,想大哭一场的机会都难得。但是我明白自己不能倒下,不能从此一蹶不振。从家庭来说,至少有人能够想着、念着欣义,要有人与明莹共度难关;从工作来说,我也有责任把手上的事情做完。

 

一年前我写的短文“分别两年再忆欣义”(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727739.html), 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劝慰明莹。这些严肃而沉重的话题难以面对面讨论,写下来让她慢慢读,确实起到效果,解开了一些她心中的纠结。她也考虑领养一个孩子,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对她说,“与其再花费那么大的精力带孩子,不如我用这个精力好好照应你”,我是真心这样说、也会这样做的,看得出,我的真诚打动了她。逐渐地,明莹不再过多地责备我了,我们互相关心、互相帮扶着,厮守着这个家。今年她的精力和身体逐步恢复,难得她能以积极的心态回忆和谈论欣义的点点滴滴,和亲朋好友聚会时也常以欣义为话题。她状况的改善以及对我的关心也使我逐渐告别了沉重的精神和心理的压力。其实我们也有许多变化,比如我变得更沉默、更刚毅了。业余生活基本上没有兴趣,一些聚会和娱乐对于我们就不再适合 -- 在此给大学和研究生两批同学致歉,恕我没有参加这些年你们精心组织的活动。这些变化倒使得我们更能专注于我们的项目,也使得生活有规律、少消耗―― 我们这些人也许天生就是清教徒吧。

 

两人互相不离不弃的一个根基在于有共同的追求和心愿。欣义是因为公园事故而遇难,现在国内公共安全方面的问题多多。而我们这十年来一直想从技术方面着手,在服务民生和改善公共安全方面做点实际工作。这成为了近三年来我们研究的主攻方向,并在今年取得全面的进展,迎来了收获的季节。我们提出的公众化应用新理念开始为国内外所接受、我们开发的新产品开始用于学校和公共场所。我们团队都愿意把这项成果贡献给社会,正准备以欣义的名字(或体现他的名字)注册一个新公司,既推动这个项目的产业化,也是对他一个特别的纪念。

 

科研上要成就一点创新、有用的东西其实很难。头两年我经常有坚持不住的感觉,但没有放弃。我常常想,古人司马迁在生不如死的境遇中修《史记》,曹雪芹在穷困潦倒的状态下著《红楼梦》,因此任何打击都不能成为吾辈放弃高尚的理由。上苍给了我们智慧和能力,只能将之贡献于社会,不管身处顺境或劣境。冥冥之中我常感到欣义在帮我、给我灵感、给我创造条件,这两年很多的“巧合”使我们的项目“顺利”走到了这一步。这应该是欣义最希望看到的,也只有这样,我们才对得起欣义从孩童起就给我们的支持、理解和期望。

 

2014.9写于伦敦回重庆途中

 

注1. 回国后得知国内热播电视剧《邓小平》中多次提及司马迁,而我用这位古人激励自己始于两年前最困难的时候,并非受该剧之影响而赶时髦。科研工作者最讲究独立思考和脚踏实地,特此说明。电视剧关于恢复高考和“科学的春天”的重现,确实让我们感慨万千,我们很怀念那个年代。

 

注2. 也利用这个机会,周知一直关心我们的亲朋好友,我们身体和情绪都在好转,请大家放心。并希望大家把对我们的关心转移到对我们项目的关心。这个项目做到这一步,探索了一些“刚需”应用,推广就比较容易了。希望同学、亲友都来做应用,共同成就一个事业。虽然我们将注册公司,但在商务经营方面我们没有优势, 也不想在销售方面多花气力。只是出面带个头, 做几个行业展示,大家做起来后,我们就退到后台做技术支持,继续做研究。这里是发布一下消息,并不是做推销。我们不收取转让费,大家也不要投钱(并无风险),只要根据自己的情况看看有没有应用渠道。前几年很需要钱的时候,我们立足于自力更生,现在到了收获的季节,愿与大家分享。我们两人更看重社会效益,这是一件有利于教育事业、有利于公共安全、有利于全人类的事情;我们的合作者则可以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

 

有关我们的项目内容,请参阅论文:

我国数字广播的发展方向. 科学通报, 2014, 59: 2320–2327.


我国数字广播的发展方向.pdf

 

下载地址:http://csb.scichina.com:8080/CN/Y2014/V59/I23/2320

或与我们联系,获取更具体的材料(wanggyb@163.com)。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830416.html

上一篇:日记摘抄(30)----服务于全国政协会议简报组
下一篇:[转载]大隐
收藏 IP: 168.160.20.*| 热度|

56 孙学军 曾泳春 李泳 陈楷翰 郭战胜 孔梅 逄焕东 杨正瓴 钟炳 蔡小宁 陈湘明 许培扬 王德华 彭真明 李伟钢 王守业 张忆文 罗汉江 刘全慧 刘立 赵凤光 肖传国 魏瑞斌 吕乃基 李杰 廖晓琳 蒋敏强 刘玉仙 杨学祥 庄世宇 姬扬 鲍博 王云才 黄永义 鲍海飞 杨金波 李侠 印大中 柳林涛 强涛 樊学明 王桂颖 余皓 翟自洋 白图格吉扎布 曹聪 尤明庆 汪晓军 fishman936 nature2014 peosim bridgeneer biofans zhsxjtu dulizhi95 ashionta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2 02: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