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转载]瑞典人这样生活

已有 3838 次阅读 2013-10-11 11:22 |个人分类:他山之石|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瑞典人 |文章来源:转载

瑞典人这样生活          

 
2013.10.07
来源:              学习时报                   作者:              磕素            
           
         

  瑞典人的独立在小孩和少年阶段就已充分体现,老人们更是以能够独立生活为荣。在南泰利耶的闹市区,经常能看到许多老人推着一种特制的既能当拐杖又能当购物车的轮椅车四处活动、购物。中国人以为外国人家庭观念淡薄、人情淡漠、晚年凄凉,其实是天大的误解。这里的老人谈吐、衣着搭配、精神面貌,无不透着小资意味,他们在衣食、医疗由政府全包的背景下,专注地享受生活和完善自我。

  瑞典人不分老少、阶层、时间、地点,有一种无处不在的文化——Fika。Fika就是一群朋友一起喝咖啡、喝茶和聊天。咖啡馆、家、教室、体育馆、教堂、露天的草坪,只要支一张台或铺一块布,摆上咖啡和桂皮面包,马上就有了神聊的氛围。据说思想不是来源于类似罗丹“思想者”那种的冥思苦想,而是来源于人与人的思维碰撞,以创意著称的瑞典人显然更亲近这样饱食终日的“言不及义”,而不愿像“思想者”那样眉头深锁苦大仇深状。

  瑞典人不分老少、阶层,都热爱自然、亲近自然,这里还有一条叫做“漫游权”的法律,规定就算是在私人拥有的山地,全民均可以进去游玩,采摘花草、蘑菇、浆果。大部分民居步行十分钟,就会见到一个森林山地。山上到处是合抱粗的老松树和云杉,地上厚厚的松针、落叶,如同厚厚的毯子,各式花草恣意开放,大小动物毫不畏人,森林中湖泊星罗棋布,怪不得学校、社团、家庭经常组织出游,流连森林慢慢就变成一种传统文化了。也许这才是我们老祖宗一贯提倡“天人合一”的体现呢,“礼失而求诸野”,让人感叹。

  瑞典还有一种不得不说的文化,那就是协会和学习圈,两者都是一群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为共同的目标定期地聚在一起,政府提供人力物力支持。比如,已有几十年历史、源于杜威教育理念、最初出于“人人不因贫穷而读不起书”的目的而在农村兴起的学习圈,政府负责提供书本出借,这些书多了,各级乡镇图书馆就自然而然地建起来了。今天,在图书馆或者网上可以很方便地查找并申请加入各类协会和学习圈,有能力的还可以自愿申请当“圈主”,当然是无偿的,而他们居然并不把这样的义务服务当作雷锋来宣传,太浪费素材了嘛。活动地点往往就在图书馆及社区的文化中心等政府提供的场所。

  说起来都有些“阿 Q”,“我们先前”也算有类似的“学习圈”——只是我们叫的是“结社”,大观园的姐妹们就结过海棠社,虽然这是文学的虚构,但也来源于真实的生活,并非全是曹翁的向壁虚构。“结社”到了“东林党”,麻烦就大了。尘封久了,大家就不认得它甚至不敢认它了,还以为“结社”是舶来的权利。瑞典的“学习圈”要是能在中国推广,或许真有些“复兴文化传统”的伟大意义呢。

  (2013年7月上《看世界》磕素)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731980.html

上一篇:[转载]周有光:108岁放谈中国和世界
下一篇:[转载]关于上海2014届高中生留学意向的调查和思考
收藏 IP: 168.160.20.*| 热度|

5 苏光松 徐磊 陆绮 段黎萍 xuexiyanji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4 11: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