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科学文化建设座谈暨《科学的哲思》出版研讨会”上的发言
武夷山
由中国科学报社、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科学出版社联合主办的科学文化建设座谈暨《科学的哲思》出版研讨会于2024年9月8日上午在科学出版社四合院会议室举行。会议有一项内容是清华大学刘兵教授的报告“两种文化的再思考”。我在其后的讨论环节做了大意如下的发言:
多数人都希望自己隶属于某一特别社群,或曰站队、拉圈子,这是人的本性。中国有各种同乡会,校友会,粉丝团,等等,都是不同的圈子。英国科学家和文学家C.P.斯诺1959年提出的“两种文化”概念,也可以从圈子的角度去理解。形成这样的圈子,是自然的、符合人性的趋势,试图消弭两种文化的鸿沟,倒反而是反自然的。当然,人类社会要发展,任何领域的过度分裂都是障碍因素。因此,缩小两种文化之间的鸿沟虽然是反自然的,因而是艰难的,但却是非常必要的。要我说,这一行动是一种必要的壮举。
在网上,不断能看到理科生和文科生的无情互嘲,这也算是中国版“两种文化”的一个表现吧。
在新形势下,在中国情境中,若要有成效地继续讨论两种文化问题,就要注意新情况。
比如,我们今天所说的“科学文化”中的“科学”,包括社会科学吗?包括与不包括,讨论的内容是不一样的。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王飞跃研究员8月9日在科学网博客发表题为“人工智能发展,社会科学必须先行”(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374-1445770.html)的文章,他写道:
人工智能,或更一般的智能科学与技术,必须以人为本,服务于人类,让人类社会及其生态能够可持续发展,为此目地,我们必须将社会科学这一工业社会的“软科学”化为智业社会的“硬科技”,目前区块链智能,智能合约,各类DAO(博主注:DAO是“去中心化自主组织”的缩写)技术,正使组织、协调、执行这类文科术语,变成硬硬的“黑科技”,而这只是开头而已。
如果王飞跃老师的判断是对的,社会科学都要成为硬科技了,那么我国目前这种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分开讨论,分别地给以规划、组织、支持的习惯做法,是否合适呢?
在美国,NSF(国家科学基金会)的资助范围是包括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可见其名称中的“科学”是涵盖了社会科学的。在我国,习惯上将人文社科并称,基金支持也是分国家自科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对象含人文学科)两块的。我们应该注意到,典型的社会科学领域确实与自科领域有相像的地方,你从学术期刊论文的外观来看,一篇经济学论文的结构和物理学论文比较像,与历史学论文则完全不像。中外的历史学论文一直有大量的脚注,自科期刊论文很少有脚注,社科期刊的脚注数量大概介于自科和人文期刊之间。也许,脚注的多少可以作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三者之间距离的一个判别指标。
现在的另外一个新情况是,跨文理的交叉领域(如数字人文、历史计量学、社会计算等)不断涌现。在这种情况下,有很多研究人员是两边跨的,那么,传统意义上两种文化的鸿沟是不是就没那么深了?但也有另一种可能性:跨学科交叉之后仍将形成新圈子,只不过与两种文化相比,是更碎的圈子,是更无定形的圈子。有句老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今后形成的可能是从“营盘”到“兵”都变动不居的圈子。事实上,这类现象在其他领域也出现了。比如,在美国政治领域,过去很容易区分左翼和右翼,现在不容易了。有人说,美国两党之争越来越围绕“议题”而非“问题”展开,比如社会福利的正当性、女性堕胎权、种族歧视,等等。某位政治家或政客在这个议题上的立场是属于传统概念中的左翼立场,但完全可能在另一议题上的立场却属于右翼立场。
即使未来真的出现了众多无定型小圈子的情况,也不可怕,因为我们若是真能把两种文化的相关问题研究透了,则应对未来的新圈子也能游刃有余,因为无论两种文化还是多种圈子,其内在的形成和演化机理应该是一样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3 17: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