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还以为是美国人90年代首创的教学方法呢
武夷山
我在2004年发表的《从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说开去》一文(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557&do=blog&id=1797)中说:
我一直觉得,这本书最吸引人、最有价值的部分,不是阐述各种标准的章节,而是17个插入的框文。这些框文展示了科学教育可以怎样着手的生动实例。例如,某校某班的小学生们发现星期五灌在浇花水壶里面的水,到星期一时却空了,感到疑惑不解。老师灵机一动,觉得这是因势利导的好机会。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她不是直截了当地给他们讲蒸发原理,而是让学生自己找原因。一位孩子说,可能是班级养的仓鼠给喝了。其实这是一个假说。老师就引导他们用实验检验这个假说,比如,将仓鼠放在沙盘中间,夜里它若跑出来喝水,就会在沙盘上留下脚印。实验表明,不是它喝的。后来发现,壶盖打开,水才会减少。于是,老师又引导学生们每天用纸条测水位的高度,看看有什么变化。她接着启发同学们探究影响水位高低的原因。一位同学想到,家里的衣物烘干机,设定了一定温度后,衣服干得就快。老师就与同学们一起设计了一个新实验,考察水的减少量与温度有什么关系。他们还要研究,壶盖覆盖的面积与水位下降量是什么关系,用扇子不断扇水面会不会影响水位下降的速率。
像这样并非事先设计好的探究式教学法,在现阶段的中国是闻所未闻的,也是根本不可能出现的,因为教师根本就没有发挥能动性、创造性的余地,绝大多数教学内容都是规定死了的,谁敢不按照教学进度的要求,搞别出心裁的实验?本书介绍说,美国教育改革的趋向之一,就是将原先行政管理者在改善科学教育方面的主导作用,逐渐改变为让第一线的教师起主导作用;淡化教育系统上层人物的权威性,给实施层次者更大的决策权。我国的典型情况是什么呢?是“学生听老师,老师听校长,校长听学区,学区听市里,市里听省里,省里听教育部”。如果大家认为这很正常,根本不需要改变,那我可以说,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一定难以实现。
当时,我以为这是美国的教育改革者于20世纪90年代首创的教学方法,也感慨道:中国不可能出现这样的教学案例。近日在《教育参考》杂志2013年第4期上读到黄瑞夷的文章《也要读点教育史》,该文提到:
黎锦熙先生(1890-1978)发表的《新著国语教学法》(商务印书馆,1924)一书中举了一个例子:
一个学生捉了一只麻雀。
……偶发事件
师问:”怎么处置?”
讨论结果,“关在笼子里喂养着。”
……
还要写个纸条儿贴在壁上。让人知道笼子里有鸟。
师提议“这纸条怎么写法?”……国语
学生们口里拟好几句话。……语法
……
这天的功课:下午,可以讲一讲麻雀的生活。……自然科
还可以做一做“鹰捕雀”的游戏。……体育科
后来麻雀死了。
老师说“生物要在空气中生存的道理”。……自然科
师生讨论处理麻雀尸体,“扔在院子里腐烂有种种害处。”……(卫生)社会科
“他在篓子里闭死了,很可怜;应该埋了它。”……(仁爱)社会科
替他做一个棺材:计算要多长?多宽?多高?……算术科
给出一个图样……(图画)艺术科
切纸、糊接……(手工)艺术科
……
第三天,师提议,“雀坟没有标识,恐怕不能长久的存在。”讨论结果,立碑。
先制“碑文”,次用木板造碑,次书写……国语(作法),算术,手工,国语书法
这也是利用“突发事件”见机而作开展教学的例子,但比《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那个例子要早七十年啊!我没法判断,是黎锦熙先生自己想出的例子,还是受其他国家(包括美国)当时已有的教学案例的启发,但不管怎么说,我们的先辈黎锦熙先生了不起啊!
这个例子也说明,人若不了解、不熟悉历史,会是多么地可笑。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13: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