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中国传统的现代性转型》摘抄(4)

已有 2819 次阅读 2013-8-6 06:53 |个人分类:阅读笔记|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中国, 现代性

《中国传统的现代性转型》摘抄(4

武夷山

 

第六章实体原理:自然哲学

“洪范九畴”就是九条治国大法。(P349

如果说古希腊“四根说”从现象层面的变化之中去把握现象背后的“实体”,那么,中国传统的“五行说”也作为关于自然物所生成的基本物质的自然哲学学说却是从现象层面的去把握同一层面的变化。(P350

《系辞上传》曰:“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方是事,物是物(金景方等,《周易全解》)。(P358

 

第七章人的在世方式:技术哲学

(博主:下面两章只录小标题,就大致可以看出,作者如何将东西方思想勾连起来)

人的在世方式·技而进于道

二 发明即发现·巧夺天工

三 技术是器官的投射·巧可与造化者同功

四 技术和意志·制器者尚其象

 

第八章科学与技术作为社会体制: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

一 科学与技术作为社会体制·书院制度

二 科学与技术作为价值·正谊谋利明道计功

三 科学与技术的伦理学·明明德在知至

四 科学、技术与社会协调发展·正德利用厚生

 

第九章现代性作为文化现象:文化论

“现代性”是从“后现代性”视角对现代之文化精神的观照。(P446)

“我思”实际上是反思自我……(P449)

康德和黑格尔可以说沿两个相对待的方向发展笛卡尔的反思主体的哲学。康德着眼于知识乃关乎自然现象,因此,致力于从经验对象方面来探讨知性思维的可能性和原则,这就是他的“先验逻辑”。同这个“经验方向”相对待,黑格尔则可以说从概念方向去发展主体哲学,去追索反思的概念思维,即概念自身的原理,这就是他的“辩证逻辑”。(P450)

现象学存在论以四维时间境遇把曾在、当前和将来以及在场和不在场融合在一起,从而深刻地昭示,创新中包含着对过去的和不在场的东西的继承。

博主:“对过去的和不在场的东西的继承”,用毛主席的话说,就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相关阅读

《中国传统的现代性转型》摘抄(1),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707329.html

《中国传统的现代性转型》摘抄(2),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710447.html

《中国传统的现代性转型》摘抄(3),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713924.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714474.html

上一篇:如何评价科研的社会影响?
下一篇:交叉学科尴尬源自分化思维
收藏 IP: 1.202.80.*| 热度|

3 钟炳 郑小康 张忆文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17: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