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陈寅恪的话可回答“为什么不要攻击古人”

已有 5184 次阅读 2013-5-22 06:09 |个人分类:换一个角度|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陈寅恪

陈寅恪的话可回答“为什么不要攻击古人”

武夷山

 

52日贴出的《王国维“六不”之“不攻击古人”(外一则)》(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557&do=blog&id=685826),谈了自己对“为什么不要攻击古人”之理解。事实上,陈寅恪当年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审查报告》中的一些话,也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他说:

 

盖古人著书立说,皆有所为而发。故其所处之环境,所受之背景,非完全明了,则其学说不易评论,而古代哲学家去今数千年,其时代之真相,极难推知。吾人今日可依据之材料,仅为当时所遗存最小之一部,欲借此残余断片,以窥测其全部结构,必须备艺术家欣赏古代绘画雕刻之眼光及精神,然后古人立说之用意与对象,始可以真了解。所谓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而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之同情,始能批评其学说之是非得失,而无隔阂肤廓之论。否则数千年前之陈言旧说,与今日之情势迥殊,何一不可以可笑可怪目之乎?但此种同情之态度,最易流于穿凿傅会之恶习。因今日所得见之古代材料,或散佚而仅存,或晦涩而难解,非经过解释及排比之程序,绝无哲学史之可言。然若加以联贯综合之搜集及统系条理之整理,则著者有意无意之间,往往依其自身所遭际之时代,所居处之环境,所薰染之学说,以推测解释古人之意志。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692236.html

上一篇:2013年两岸三地科学计量学与信息计量学研讨会
下一篇:[转载]九龙江:水电站千座 野香鱼绝迹
收藏 IP: 219.142.242.*| 热度|

45 陈湘明 李本先 刘全慧 刘艳红 钟炳 李伟钢 许培扬 边媛媛 陆俊茜 王桂颖 刘洋 徐晓 李泳 丛远新 肖重发 王号 冯珞 苏德辰 刘波 唐常杰 曾杰 杨华磊 刘耀 庄世宇 罗春元 肖伟光 吉宗祥 逄焕东 李天成 俞立平 黄锦芳 董全 徐耀 徐大彬 鲍博 刘钢 陆雅莉 邹谋炎 杨正瓴 崔小云 吴跃华 xuyiganghz anran123 aliala xqhua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7 19: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