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转载]我和我的期刊

已有 3916 次阅读 2012-6-1 13:44 |个人分类:换一个角度|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期刊 |文章来源:转载

(博主按:对于现今的中国办刊者,这是一篇很好的文章。顺便说一下,文内还表扬了蒋新正博主。)

 

我和我的期刊

——为《今传媒》而作

李明德

http://blog.voc.com.cn/blog_showone_type_blog_id_649501_p_1.html

准确地说,《中国有线电视》杂志不是我的,它的主办单位是西安交通大学。又因从创办、创刊至今天,历经十七年的风霜雨雪,我一直担任执行主编、主编,后又兼任社长,与杂志休戚相关荣辱与共。可以说,我把事业中最宝贵的时光献给了它,我的生活也因此变得更加多姿多彩,杂志已经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在完成这篇稿约之际,回想发展历程,依然难掩激动之情:《中国有线电视》,我的期刊,我的事业,我的爱人!

爱是一种力量

先讲一段对办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故事。

1995年元月的一天,北京街头狂风呼号,严寒浸骨,哈一口气马上就会结冰。我和另一创办人张老师怀揣肩背公开发行的第一期杂志,斗胆走进广播电影电视部大门,楼上楼下马不停蹄,寻找相关部门和人员,送杂志递名片,不厌其烦推介杂志,求得行业主管部门的关注和支持。半天下来,汗流不止,内衣湿透,寒风一吹,瑟瑟发抖,鼻涕两把,喷嚏连连。太想休息又顾不上休息,在马路边匆匆吃了一饱盒饭,扛着发烧的身体赶往中关村电子一条街,挨门挨户送杂志,联系订户争取广告。那时的中关村,不像现在这样高楼林立,门禁森严,许多公司可以随意进出。说来可笑,因不知哪家公司与我们的业务有关,又不想漏掉一家真正的用户,只好逐门逐户去推销,没少挨奚落,没少看白眼,没少受冷落,但毕竟那时市场化的风还没劲吹,有时候到了一家公司,一杯热茶两句问候,温暖得人心里热乎乎,一切委屈和疲乏都转换成了新的力量。那天,只抱怨北京下班太早,自己跑得太慢,眼看着公司纷纷关门,一种失落感突然涌上心头,鼻子发酸腿发软,感冒似乎彻底发作了。

“这还不到5点呀,跑吧,哪怕争取来一百块钱的广告哩。”在老师的鼓励下,硬是凭着一股闯劲,我们离开中关村,匆忙奔向10公里外的另一家公司。员工下班了,只有老总在。老总姓刘话不多,看我们风尘仆仆,感冒发烧,听我们苦口婆心、诚心诚意地表白,在把杂志翻了又翻看了又看之后,下定决心似地说:“可以试试。”我们激动得跳了起来,天下最好的赞美加感激一下子冲进脑海,什么晴天一声霹雳响,来了救星刘经理呀,什么功夫不负有心人呀,什么苦尽甘来,天降大任于斯人焉,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呀,等等。人兴奋了,思维就是活跃,就特别的阿Q。要知道,这可是我们杂志的第一笔真正意义上的广告,而且一签就是3万元,我们没有理由不欢呼雀跃。“如果没有效果,我会随时撤广告的。”合同签后,老板郑重地说。这又让我们心头一紧,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期刊质量与广告的唇齿关系,感受到了肩上沉甸甸的担子。这以后,我与这位老板成了多年的好友,在随后的交往中他告诉我,他是一名下海人士,特别看不惯懒散疲沓作风,正是我们对工作的忠诚和敬业精神感动了他,并且认为我们靠着这种精神一定能把杂志办成功;因为相信我们,只能给我们施加压力。现在回想起来,这压力实在是一剂良药,是一种动力,是一种财富,让人受用不尽。就像一位作家所言,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年轻的时候。把这句话套用在我们年青的办刊事业上,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那天我们被身体疲累所击退,不再坚持,或者今天做不完的事推到明天再做,或者脑子里稍有想法,反正杂志不是自己的,何苦弄得那么累,其结果可能是另一种样子。跨出了这一步,就会迎来阳光一片。3万块钱不算多,但给我们精神上的激励以及对后续工作的促进,是任何金钱都换不来的。

这以后,就是因为想得到更多的广告,日思夜想、煞费苦心的全是如何把期刊办得更好。质量好了订户多,订户多了广告多,广告多了质量更有保证,更能长久,这个普通的道理办刊人都知道,但要真正把这个生物链链接牢靠,避免顾此失彼,却不是简单地说说就能成功的。

作为杂志社的主要负责人,你的办刊理念,你的奋斗精神,你的经营方略,甚至你的为人处世的方法,都直接影响期刊的发展。我是学中文的,工作领域涉及新闻学、文学和传播学,在这样的知识背景下,要办好一份有线电视科技期刊,其难度可想而知。好在信息多元、知识多元的时代,不一定学什么非得吆喝什么,跨学科因较少条条框框的限制,可能思维更开阔,更易于有所建树。因此,主编应该成为杂家还是本学科的专家的争论不仅毫无意义,更是一种卡拉OK式的自娱自乐。何况现在的社会专家满天飞,有精深的专家,有一般的专家,有平庸的专家,还有冒牌的专家,作为编辑(而非挂名主编)而言,如果是精深的专家,可能早就跑到学科领域以求更大发展而不会呆在编辑岗位整天围着来稿转了,当然这只是臆测,也不排除编辑向其他方面拓展而达到较深造诣,但他首先是编辑而不是所谓的专家。因此我认为,编辑就是编辑,编辑本身就是学问,是学科,如果一定要成为家,最好的选择是编辑家兼经营家。编辑的基本素养如较高的政治觉悟和理论修养,较宽泛而扎实的业务知识和实践技能,较强的文字写作能力和顺畅的语言表达能力,与人和睦相处、团结协作的品质和对稿件的公正准确的判断水平,以及经营期刊开拓市场的头脑,等等,如果是负责人,再加管理和创新能力以及对员工创新思维的吸纳力度,我想,这是一个编辑或主编应该做到的。

专业上的缺陷,逼迫自己去学,起码不至于见了行家说外行话;稿子质量拿不准,请专家学者来把关;为了及时了解行业动态和学科发展,每年东奔西跑参加各种学术研讨、高峰论坛、设备展销会以及登门拜访行业部门、专家学者,了解信息开阔视野,更好地指导期刊发展,实现以己之决策,以专家、审稿人、编辑的聪明才智相结合共同推进的良性循环。为了避免办刊思路与办刊实践的分离,我一直坚持倒三审制和四次校对制,所谓倒三审制就是,所有来稿主编先初审,专家再审,编辑最后审,退修;所谓四次校对,就是在编辑人员三校之后再进行第四次校对并对个别篇目作栏目调整,将一切差错和不妥消灭在开印之前。这样做,主编实在是太累,尤其是半月刊期间,编校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更何况还有其他工作要做。但这种累又是非常值得的,首先,通过身体力行,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刊物对学科、行业的跟踪情况,了解在同行刊物中的质量及所处地位如何,对后续发展及采取的对策做到心中有数;其次,有利于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编辑水平,不至于落伍。我始终认为,在某种意义上,主编对期刊的质量、生存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主编要编,这个要求并不过分。主编在编,既是对期刊质量的负责,是对编辑人员的负责,也是对广大读者、广告客户的负责,更是对社会的负责,说到底,是对自己所献身的事业的负责。

同时,主编又是一个管理者、经营者。创刊伊始,我们即摸索着走了一条完全市场化的办刊之路。无经费,无场所,无编制,一切都是“借”字当先,借为我用。正因跳出了做事之前先要钱要条件的传统思维,深得学校的赞赏,需要领导出面签字的都可做到,也没给行政管理部门出难题。这在管理逐渐规范化的今天看来,似乎不可思议,也难以行通。但在那时,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号召全党全民“思想再解放一点、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快一点”的改革背景下,这样的做法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具有创新的意义。尤其是我们一开始就实行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运行机制和全员聘任、绩效挂钩的劳动用工制度,得到了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陕西省新闻出版局报刊管理处、陕西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的肯定和支持,使我们不断在工作中完善,在完善中创新,在创新中前进。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走市场的期刊越来越多,也不乏许多成功的案例,但在1993年,国内在这方面可资借鉴的办刊经验并不多,对管理者而言基本是一个陌生的课题。那时候,我们白天干正职(199319993月,我的职务先后是交大宣传部秘书、副部长,负责对外宣传和校内媒体管理,兼杂志主编;19993月之后,专职从事期刊编辑至今),晚上及节假日则以编辑部为家,既要亲历亲为编辑业务,又要制定各种规章制度,还要带队出去联系广告。那种忙法,岂止一个累字了得!发愈稀,齿松落,视力下降,通宵达旦常有,然精神状态出奇的好。我曾在一篇文章里这样评价并要求自己:大事做不来,小事如果做不好,岂不让人看扁了?岂不白活一世?主编首先是编辑,管理也好,经营也好,只能体现在埋头工作上。于是,在尽力而为的情况下,只求把事情做得更好一些,以此体现人生价值,满足用事业心换得成就感的心理需求。就是在兼做编辑的同时,每年还有200多篇宣传交大的新闻稿件见诸报刊,让正职兼职比翼飞,连续两次获得学校工资晋级奖励。有时与人谈起工作中的酸甜苦辣,面对疑惑的眼光,我在想,如此辛劳,难道是为了名和利吗?名利为何物?名利有极限?竟叫人如此忘我、如此追逐?难道不是为了名和利?雁过留声人过留名,自作清高能摆脱世俗?都不全对,其实那主要是一种精神,一种心境,一种心劲,用流行的说法叫爱。当你真心诚意地去爱一个人的时候,你愿意为他去做一切,为他去牺牲一切,你无私无畏,无怨无悔,因为,爱是一种力量。同样,当我们把工作视为人生价值的体现、视为生命一部分的时候,你为她的付出难道还要参假、还要斤斤计较、还能容许私心杂念存在吗?犹如真爱至清至纯,身材长相名分地位自然退居其次一样,追名逐利不是工作的最高境界,工作之所以快乐、美丽,就在于工作本身凝聚了我们更多的真爱和奉献,“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待到山花烂漫时,我们都在丛中笑。

不妨采摘发展中的几朵小花:作为有线电视专业杂志,《中国有线电视》杂志在国内同类中创办最早,公开发行最早,改国际标准大开本最早,创办网站最早,由双月刊改为月刊、由月刊改为半月刊最早,半月刊持续时间最长,并且惟一对刊名进行了商标注册;在经营和自我宣传上,开专业杂志参加行业展会之先;曾获陕西省和国家期刊方阵双效期刊,连续三届获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奖等。每一个举措,每一个荣誉,都伴随着我们的创新思维,我们的奋斗脚步。

三人行必有我师

写论文需要注明参考文献,一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二是表明作者所掌握的与本研究相关的信息量,三是突出论文的独到和创新之处。如果说《中国有线电视》是一篇论文的话,值得标注的参考文献实在太多,只是苦于无机会只能装聋作哑,好在《今传媒》给了我宝贵的版面,不妨借此宝地作以诠释。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与不同的人交往,会有不同的收获。善于发现学习别人哪怕是不友好人士的长处,宽容地对待各种意见,会使自己变得耳聪目明,谨言敏行,处事公允,保持活力。

杂志社10多号人,各有特点,各有优长。有的寡言少语,有的嘴快话多,有的沉稳,有的性急,有的大度,有的小气,有的乐于助人,有的自我封闭,用人所长不求全责备,张扬个性不厚此薄彼,杂志社才充满了欢乐和友情,调侃和嘻笑,干起活来长者有范,幼者争先,是一个乐观向上的群体。特别是我在兰州读博期间,杂志社工作一如既往有条不紊,让我感动不已。外出参展,展厅里连续待上三四天,人声嘈杂,空气混浊,工作紧张,生活无规律,往往使人头昏脑胀,心情烦躁,但同事们既要看管展位,又要抽空跑客户,联系广告,不管比我年长年幼,总是嘴不停推介杂志,腿不停联系业务,一天下来筋疲力尽嗓子嘶哑,到了晚上往往还要拜访客户。你今天签了合同,我明天就暗里较劲超过你,倘若没联系到业务,情绪低落,内疚自责不已。这就是我的同事,我的员工!面对这样的群体,我往往感到自惭形秽,我心情不好了,可以向他们无缘无故发脾气;累了,可以晚来早走少干一点,甚至偷懒一整天也没人来问;有荣誉了,往往是我最先得到。就因为我是社长是主编吗?真是惭愧!其实,领导者只有意识不到、享受不到优越感的时候,才能做到无私无畏,宠辱皆忘;才能多想工作多干活,工作出色树标杆,桃李不言下成蹊,一心一意谋发展;才能赢得足够的尊重和爱戴。但说实话,在一个岗位上时间久了,容易滋生惰性心理,是员工们的工作热情和集体荣誉感,不断唤醒我的责任意识,促使我不断做好工作,可以说,我与员工和谐相处,彼此敬重,精神互励,相得益彰。办好刊物大的目标不说,单就为了这个可爱的集体,不为他们创造一个宽松和谐、实现价值的工作环境,岂不失职!

俗话说同行是冤家,商者的心态跳不出你死我活利益独享的窠臼。我就接到过几次电子邮件,既有文字又有图像,无非是诅咒我们的期刊快点死亡,好让他们独掌天下。我一笑了之,是谁所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暗地里要铆足劲,就是要把期刊办出个名堂来,好好地活着就是要让恶意竞争者活得不轻松。在这个意义上说,冤家是我实实在在的老师,压力就是动力,它教会了我在挑战面前如何变得坚强起来。其实市场化时代我们都应以更加宽宏的心态迎接竞争和挑战,独木不成林,众商云集才能形成大市场,才会活力四射,对期刊而言,只有苦练内功,提升质量,加强服务,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同行的期刊,不但要看,还要仔细研究,稿件质量如何,广告来源及数量,稿费标准和发行策略等等,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尤其对竞争力强的期刊更应做到知己知彼,一切尽在掌握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没有这样的勇气和毅力,就真对不起骂过自己的“老师”。

这几年,由于一些客观因素如撤销有线电视台建制、各省有线电视网络建成、全国自上而下成立广播电视网络集团公司以及数字电视、三网融合的加力推进等,导致我们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各级有线电视台不再是与无线台并列的独立机构,呼号已取消,机构已消亡,使得订阅量锐减;省、市县、乡镇有线电视网络建成,设备使用量大减,使得产业进入缓慢发展期,导致广告量下滑;集团化程度越高,设备采购、使用的规模化程度就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小公司依靠广告推销产品已经变得困难,实力较强的公司不依靠广告照样可以把产品推向集团用户,有线电视向数字有线电视的整体转换就是明显一例。尽管困难是暂时且非致命的,但我的压力却是巨大的,对杂志的前景忧心忡忡,夜不成寐食不甘味,情绪变得越来越急躁。好在我有多个不同的朋友圈,可谓同声自相应,同心自相知,君子之交淡如水,解忧开智谈笑间。尤其是我在陕西科技期刊界的一帮朋友,从事职业一样,酸甜苦辣感同身受,三言两语点拨,直言快语,推心置腹;或者王顾左右而言他,另一角度谈人生,论感想,说生活,往往使人有茅塞顿开之感,有轻装上阵之快。特别是陕西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名誉理事长张忠智老师,面对纷扰的现实世界,不知老之将至,依旧以一颗年轻的心态迎接着每天新的生活,依旧以满腔的热情为科技期刊、为学会工作尽力而为;每当我们杂志有些许进步,他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褒扬,给我们提供展示自我、传播办刊理念的机会,使我们受益匪浅;他所总结的健康、知识和朋友——人生幸福三要素已经成为朋友间的忠告和追求。原《西北植物学报》负责人张行勇编审、高级记者一度面临人生的重大困窘,却依旧不坠青云之志,苦中作乐,积极磨砺,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真诚大度一再证实:是金子放在哪里都发光;这位思想家和实干家,这些年不管是在办刊、教学科研还是日常生活,给了我实实在在的帮助,心存感念,不敢轻易忘怀。原《中国油脂》杂志社社长蒋新正高工,一心扑在工作上,超负荷的劳作使其积劳成疾,不怨天不怨地,乐观豁达;离开杂志岗位以后,迎来全新天地一片,学管理,钻学问,成为名副其实的粮油科技和食品安全专家,多次成为媒体人物发表真知灼见,而其博客更显思想火花和学术睿智,应者云集。还有许许多多科技期刊界的朋友、交大朋友和社会上的朋友,不见得经常见面觥筹交错,偶尔的一个电话,一个问候,一份邮寄过来的杂志,或者匆忙身影的闪现,都让人感到是那么的真诚和踏实。朋友们对事业的忠诚,对开拓的用力,对生活的热爱,对困难的蔑视,对名利的淡泊,对朋友的帮助,给了我很深的影响和激励。朋友是金,朋友是我前进路上的助推器。

三人行必有我师,生活中处处有榜样。敞开心扉,兼收并蓄,为我所用,受益不尽。这些年,我们的期刊在行业领域影响越来越大,跟各类朋友的关怀和支持分不开。以文交友,其乐融融;以刊交友,其情浓浓;以心交友,天长地久。

以人为本,有效管理

领导水平体现在管理中,管理好坏是事业成败的关键。期刊不管大小,都是一个集体;既然是集体,就存在管理的问题。管理得好,大家就能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管理不好,集体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大家心里憋着气,干活没劲,还容易滋生矛盾,你看不惯我,我看你不顺眼。在这样的集体里,谁都感到别扭,感到不舒服,更别说争一流出效益了。

我们杂志社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团结友爱,松弛有度,大家各行其是各尽其责,一切工作有条不紊,实在得益于各项工作制度的约束。因为管理来源于杂志社实际,又应用于实际,同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做到简捷有效,方便实用,既让员工觉得无规矩不成方圆,又不觉得管理是冲着自己来的,是给自己套枷锁,因而有效管理就显得格外重要。

海尔集团董事长张瑞敏有一个著名的“小球斜坡”理论,怎样让小球在斜坡上不下滑?靠管理止动;如何让小球在斜坡上上升?靠创新增加动力。说明管理得当,至少可以使各项指标不下滑,事业平稳发展,可见管理的重要。科学管理,规范管理,经验成堆,国内外都有大量成功案例。这里我只探讨一个问题,就是经常说到而很难做好的管理如何体现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充分尊重人,理解人,爱护人。这里的人,应该是编辑部里的多数人,如果能把全部工作人员都照顾到则更好。多数人在单位能心情舒畅地发挥潜能积极工作,从管理上讲就是做到了以人为本。无规矩不成方圆,但规矩太多太严,人又反感,反感了就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产生抵触情绪;但没规矩人心就散了,单位就乱套了,怎么解决这一矛盾?我的做法是,让员工亲自参与管理,每有管理规定出台,必经过四道程序:第一步,根据实际需要草拟管理办法;第二步,提交每一位工作人员,要求他们写出修改意见;第三步,根据多数人的意见定稿(对个别人的不同意见,尽量提前沟通好;实在沟通不了,可以保留意见,但管理办法一旦确立则必须执行);第四步,以文件的形式分发每人一份,同时杂志社存档一份。因为管理办法是大家参与制定的,首先从心理上有一种认同感、亲近感,而不是抵触和被动服从。这样一来,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每个人心里都清楚,而且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知道,管理不是针对某一个人,而是针对群体的,都会自觉地加以遵守。领导在与不在,杂志社工作照样进行。每一个人心里都明白我是为制度、为企业、为我自己而干,而不是为领导而干。管理由要我执行变成了我要自觉遵守。作为单位的领导来说,则把头疼的管理变为快乐的管理,轻松的管理,简单的管理。我体会,这就是管理以人为本,这就是制度管人,不是人管人,任何员工只对制度负责,不是看领导脸色行事。

以人为本还体现在以仁爱之心关心人,体贴人,以平等友善的态度对待人。据了解,这几年随着期刊事业的发展,各单位陆续进了一些雇用人员,他们有的是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有的是下岗职工,有的是退休返聘人员,与原有职工在一起工作,在心理上难免自卑,有一种隔膜感,总觉得不能融入集体;编辑部个别正式工、固定工也容易产生优越感,言谈举止趾高气扬,甚至提议工资福利应该有明显差异。对此我的看法是,对杂志社而言,只有岗位的不同,没有年龄长幼时间先后之分;只有能力水平的差异,没有人格上的高低。再从法律的角度讲,在同一个用人单位,只要是与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不管出身如何,来自何方,一律都是单位的职工,不存在“正式”和“临时”之分。只要是单位的员工,就应该在经济上和政治上享受完全平等的待遇,要说有区别,只能用岗位、能力水平、工作绩效的差异来区分待遇的不同,除此之外,应当一视同仁。

要使编辑部成为一个能战斗富有朝气的集体,就必须打破所谓正式工与聘用人员、城里人与乡下人、老职工与新职工、高职称与低职称之间的界限,谁能在具体的岗位发挥出色,谁就应该受到尊敬和激励。虽然一开始有人对此理念不理解,认为是“胳膊肘向外拐”,但久而久之,大家看到在工资、福利的发放上完全依据能力水平和对单位的贡献,根本不存在偏倚和歧视,慢慢的观念都转变了,聘用人员没了“我只是临时性的”、“咱和人家不一样”的心理障碍,正式工、城里人也没了傲人的语气。这种按岗位的不同、能力水平的差异作为衡量人、激励人的标准,也容易在单位创造一种既宽松和谐又奋力争胜的局面,更重要的是,容易稳定人心,稳定工作。

有人认为工资待遇是留住人心的重要因素,其实也不尽然,在某种程度上,人文关怀更有效果。从2000年到2007年我们一直是半月刊,扣掉双休日11天出一期,其紧张程度可想而知,但我从不提倡晚上和星期六、星期天加班,近年来还一直坚持每天7小时工作制,坚持为职工创造开展文体活动的条件。这些年来,杂志社工作队伍稳定,效率很高,一名员工总结工作时说:“论收入我们并不多,但这里的人、这里的工作环境很是让人留恋,在这里,我们是作为人而存在,作为人而发挥作用的。”有两名员工因举家搬离西安,离开杂志社时,泪流满面,依依不舍,很是让人感慨。

管理有效,就得保证实施的持久性,不能朝令夕改,让员工无所适从。特别是在绩效工资这一块,更不能随心所欲,草率行事,看你拿得多了,就想办法抑制一下,或者赶快修订管理办法,让你不能冒尖;或者搞搞均衡,让本该少拿的人多拿一些,其结果是鞭打快牛,快牛有气不想再快,慢牛再慢吃喝不愁,不利于杂志社整体效益的提升。最聪明的办法是鼓励员工多拿效益工资,他拿得多了,说明他给单位带来的效益更多,他拿不上效益工资,说明单位整体效益没有提升。这不仅是管理问题,更是管理理念问题。以人为本不是劫富济贫,更不是对能力水平不高又不努力上进人员的同情和恩赐。

另外,管理宜大不宜小,宜粗不宜细,岗位明确,目标明确,要求明确,就看他干得怎么样了,不要迟到一次、请假一次,都要婆婆妈妈说个不停,这是管理上的本末倒置。在方式上,提醒比训斥更能收到好的效果,能私下里通过交流解决的问题,就不要轻易上会。无效率、无效益的会最好不开,开得多了,人就疲了,把一些严肃的、重要的事情也容易当成耳边风。日常管理的最高境界其实是“不管”,这同样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不是时时处处顺着人,更不是向人的献媚和讨好,而是大多数人(当然全部最好)在制度的管辖范围里心情舒畅地工作和生活,在工作和生活中切身体会到自己作为人的存在价值。管理中有矛盾是必然的,无矛盾,管理就失去了意义。管理者怎么说,下面就得怎么听,这不是管理者树立权威的应有之意。有不同看法很正常,关键在于如何对待不同观点。管理的方式应该是民主的,这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但民主不意味着领导不要主见,当断不断,放弃责任,比如杂志社只给少数人涨工资,或者搞民主评议,或者领导直接拍板,都不失为好的办法。但牵扯到个人利益,民主评议有时候很难做到客观公正和公而忘私,费时费力,弄不好还要影响团结。这个时候,领导说了算则很有必要,你只要能给出一个服人的充分理由即可。由于岗位不同,比如编辑岗位与经营岗位,效益工资差别较大,尽管提倡同类岗位收入拉开距离,不搞平衡,不搞照顾,但都是编辑部的员工,都干得很好,只是因为岗位不同。在这种情况下,管理者就应该发挥协调功能了,使各方都能体会到受到了尊重,有尊严。

当然每个单位有每个单位的情况,管理的办法也不尽相同,但管理的目标应该是一致的:让员工乐于效忠于企业,在效忠中不断获得理应获得的收益,不断获得成就感和荣誉感。

从学习中获得新思维

不能则学,不知则问。读书越多,视野越宽阔,工作越有后劲。平时再忙,决不放弃学习,当“放松了理论和业务学习,才把工作没有做好”成为总结会上普遍的托词之时,我就尝试着在我们单位推行“为了把工作做好,必须把理论和业务学习落到实处”的学习制度,并为员工学习提供必要的帮助。报刊上或其他单位有好的经验材料,复印下来人手一份自学。几年来,先后有四五名青年员工边工作边接受成人教育,均已获得大专或本科学历。学以致用,不但工作效率、质量明显提高,也能把工作中的所思所想写成论文发表。

就我本人而言,不善言辞,思维迟钝,缺乏思辨,克服这些缺点的唯一途径是读书,通过读书使内心世界变得丰富起来。1997年,参加中央党校函授学院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班学习时,对知识经济产生了浓厚兴趣,经常与几个朋友讨论交流,最终演化成《创新 知识经济的灵魂》、《撬动地球的新支点 创新与知识经济》两本书。现在看来,那时对知识经济的思考太过肤浅,有些观点还值得推敲,但毕竟凝聚了我们的心血。科技期刊是传播科技信息、推动科技进步的一个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实践知识经济的一个阵地,作为长期从事科技期刊的编辑工作者,对此有着更为深刻的体会,于是,我和张行勇编审、高级记者一起撰写了《科技期刊创新论》一书,从创新与知识经济的角度对科技期刊在国家科技创新、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由于许多观点来源于科技期刊办刊实践,因此得到编辑同仁的普遍认同和肯定。

20028月我获得西安交大编审职称,朋友们给予了真诚的祝贺。一位已走上领导岗位的朋友深有感慨地说:“你为咱们这一批人争得了荣誉。”是啊,在偏见不能消除的环境里,一个被边缘化了的人,从事的不是学校十分重视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等主流事业,所编期刊也不是学校视作反映教学科研成果的必不可少的学术期刊,而是与学校毫无专业联系的可有可无的技术性期刊,能得到学术和能力上的认可是多么的不易!而另一位朋友则戏说:你能不能考个博士,再给我们一个欣喜?真是“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说者随意,听者动心,这便有了随后三年的读博经历。一不做官,二不从事教学科研,博士学位的头衔似乎与学历世俗化、实用化的现实格格不入,正因为不入俗,读书才更加清纯无杂,犹如品陈年老酒,味甘醇而悠长;也正因为不入俗,读书才少了盲目和功利。人到中年,世态百相看过,酸甜苦辣尝遍,世事看淡的同时也看得更清更远,对以后的人生安排会更加实在而可行,这个时候,能重回校园静心读书,看自己所想看,思自己所想思,做自己所想做,实在是一件惬意的事情。感谢科技期刊的实践,使我得以将文学期刊作为论题加以深入研究,其间异曲同工之妙,常常让人兴奋不已。读博三年,是紧张忙碌的三年,是青春焕发激情四射的三年,是潜能得以超常发挥的三年,是充实、快乐和幸福的三年,可惜时光不再,可喜泽被将来。尽管所学与所办期刊专业差距太大,好在学术感悟、学问方法相通,以此思维做彼学问,未必没有毛塞顿开、大彻大悟之时,毕竟,我与期刊事业荣辱与共。(顺便交代:阴差阳错,因有了博士帽,有了较多的新闻传播、科技传播实践,自己心动加上几位教师朋友的鼓动,2007年走向了教学岗,但仍做期刊。)

花开自有花落时。按照辩证法的观点,任何一本杂志,不可能永远处在巅峰,但我们却可以找到兴盛期多维持几年的有效办法和途径。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市场激烈竞争所施加的压力,恰恰成为我们不断开拓创新的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中国有线电视》杂志的创办;没有创新,就没有《中国有线电视》杂志的发展;同样,没有创新,也就不会有《中国有线电视》杂志的未来。所谓创新,就是不循规蹈矩,就是不怕竞争。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又是“自由”经济,这是由市场经济的双重性决定的。别人在杂志上持续多年打上“惟一经广电总局批准的有线电视专业期刊”明显违反《广告法》却堂而皇之,其中肯定有不正常因素起作用,而我们在宣传自己的广告中有“中国创办最早的有线电视专业期刊”却不被允许,这只是陈述了一种事实,并没有实质性的违法内容。市场化在目前的中国毕竟还缺少规范化的市场,如果规范,就不会只管你而不管别人,所以,那种不敢越雷池一步的想法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别人前进而自己徒发怨气无所作为。还是邓老说得好,发展才是硬道理。不发展,谈何创新,谈何成就,谈何发展生产力,谈何改善职工生活,谈何创建和谐社会!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577387.html

上一篇:[转载]今天《中国科学报》对李学宽博主的报道
下一篇:儿童节里说神童
收藏 IP: 168.160.20.*| 热度|

7 王桂颖 杨月琴 高英 何学锋 侯雄坡 翟自洋 蒋新正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8 06: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