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幻想与预测
武夷山,(发表于《科学时报,2003,12,19)
一般认为,科学要讲理性,不能信马由缰,幻想则不受限制。可是,在预测或预言未来时,科学幻想作家或敢于畅想者经常比科学家有先见之明。凡尔纳、克拉克等科幻作家的著名预测几乎是尽人皆知的。
哈佛大学肯尼迪公共管理学院的公共政策与企业管理教授刘易斯.M. 布兰斯科姆是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国家科学院院士和国家公共管理学院院士,他曾任美国国家标准局局长、IBM公司首席科学家、国家科学管理委员会(即国家科学基金会的监管机构)主任等许多要职。他在2003年撰文说,1986年, 在他担任希格玛.克塞科学研究学会会长时,曾对20年后(2006年)的科技发展状况做过科幻式的大胆畅想。他的许多具体预测都错了,比如,他估计,在超导超级对撞机(SSC)落成后,美国在2006年之前将会再设计一个SSC的后继装置。事实上,SSC在1994年被国会勒令下马。他那时认为,随着科学中的复杂性、不可逆性和非线性等观念的重要性不断被人们认识,美国的数学将出现复兴。遗憾的是,到了今天,美国不仅需要“进口”数学专业的学生,而且需要引进好些数学教授。
但是,他也成功预测了不少东西。例如,他预见到,桌面计算机将拥有每秒万亿次运算的能力。他当时预言说,人类基因图谱的绘制将在20世纪90年代完成,老百姓花10美元不到的钱就可以买一张人类基因图谱的光盘。最重要的是,他预见到了Internet的迅速成长及其对科学事业的巨大影响。要知道,直到1987年,Internet上的主机数才不过区区1万台。
除此之外,在1986年,他还对科学发展的一些大趋势进行了准确的预测。首先,他说,科学将越来越是资金密集的活动。于是,大量科研项目需要多学科参与,越来越多的论文拥有多个作者,资源共享将是大势所趋。第二,科学将出现整合发展的势头。现在来看,认知科学、脑研究、神经生理学和行为科学的整合已经非常明显。宇宙学、高能物理学、天体物理学和数学的整合发展方兴未艾。生物化学、医药科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的整合呈蓬勃之势。地球物理学、气象学、海洋学和古生物学的整合也更加紧密。第三,学科分化和学科整合之势并行不悖,并相互竞争。他认为,二者之间的关系并非完全是矛盾关系。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赫伯特.西蒙1985年说过一段话,后来被人们称为“西蒙标准”,其大意是:任何搞跨学科研究的人,如果他在所涉及的每一个具体学科从未发表过1篇像样的论文,就没有资格在跨学科领域大放厥词。也就是说,跨学科研究需要的不是在多个学科浅尝辄止的人,而是需要对多个学科均有造诣的人(西蒙本人是个典型代表),需要各学科的专家走到一起来共同研讨。第四,实验与理论越来越密不可分。实验设计脱不开理论假说,像早先那样把科研人员分成“理论型”和“实验型”也就不一定合适了。
他1986年写道,“2006年时,上帝将仍然既喜欢信号又喜欢噪音。人类依然有这样的认识:科学每前进一步,就会诞生两个亟待研究解决的津津有味的新问题”。
为什么幻想式的预测倒可能正确?恐怕是因为,理性与非理性,意识与无意识,秩序与混沌,并非是一善一恶,而是如中国古人说的一阴一阳,一方面过分压抑了另一方面就要出问题。人类的发展历程,科学的发展历程,都不可能是完全理性的,也不应该是完全理性的(完全理性的发展就有可能扼杀孕育着新方向的生机)。那么,科幻也好,其他畅想也好,在长期预测中能够小试锋芒,也就不足为怪了。
主要参考文献
Lewis M. Branscomb, Science in 2006, Revisited, American scientist, 2003, May/June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6: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