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说话与不好说话的美国人
武夷山
(写于90年代中期)
人在异乡,对于异乡与本土差异的印象也最深。
一个冬日,一位朋友做东请众位朋友一大帮(都是中国人)看热映中的电影。为避免买不着当场票的尴尬,他提前买好了票。邻近放映时,被请的朋友依约来到了电影院门口,做东的却没到,大家都在呼呼的寒风中站着。这时,我们当中有一位与验票小姐商量说:“我们已经买好票,只是拿票的人还没到。天这么冷,能不能让我们先进场,我们留一个人在你身边等那个持票人?”验票小姐笑吟吟地说:OK。众位感慨道:美国人真好说话。若在中国,怎么可能?
美国人也有不好说话的时候。一次,驻美使馆来了新同事,也是爱书人,我带他去华盛顿市公共图书馆申请借书证。按规定,只要任何证件能表明申请者居住在本市,图书馆都可以发放借书证。偏巧,我的新同事只带了外交官身份证,而此证上没有居住地址记录。值班的图书馆女管理员说:“对不起,不能办”。我的同事将我们的居住地址和住宅电话都告诉了她,我也给她看我的驾照上的居住地址,告诉她:这位申请者与我是同事,住在一个楼里。但她根本不为所动。她对我的同事说:“你只要下一次带一个你收到的信件的信封来,信封上不就有你的地址、姓名吗?再加上你的外交官身份证,就可以给你办借书证。今天办不了。”我们告退出来,咕哝一句:“美国人真死板!”
典型的美国百姓就是这样,即使对陌生人也比较信任,但照章办事不含糊,有时简直到了迂的地步。这可能与美国是个移民社会又是个法治社会的特性有关。如果整个社会都充斥着对陌生人的不信任气氛,那这个移民国家很难正常运转下去;如果很多人有法不依,有章不循,美国社会同样会分崩离析。
可惜的是,美国社会中的相互信任感已经大大不如从前了。80年代后期我驻美时,任何成年人,不需任何证件,都可堂然走进国会图书馆去查阅资料,只要不把资料带出馆外即可。后来,由于国会图书馆每年有大量图书被盗,现在的规定是:持有带照片的证件(所谓“photo ID”)的成年人才可以入内。
我们驻美使馆的一位同事曾经在光天化日之下在使馆附近被劫,由于身上刚好没带钱,被劫匪打得鼻青脸肿。可叹的是,在同样一座城市里,松鼠和鸽子反而比人更有安全感,因为没人去伤害它们。在安全感都缺乏的时候,当然相互信任感就更成问题了。
他山之石,可以攻错。一个社会可以成为另一个社会的镜子。现在,越来越多的国人有机会走出国门,看看外面的世界,应该利用这个机会留心学习别人的好东西。如果从这个角度出发,则美国人的“好说话”与“不好说话”都有值得学习之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6 19: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