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日本观察家的真知灼见(原创+转载)

已有 5064 次阅读 2010-11-22 08:13 |个人分类:书评书介|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日本观察家的真知灼见(原创+转载)

武夷山

 

“日本观察家”这个称号,我觉得李长声先生是当之无愧的。他的著作《哈,日本――二十年零距离观察》(中国书店,20109月第一版)至少有两大优点:一是给关注日本但对日本了解有限的广大读者提供了广角镜头和长焦镜头;二是本书的字里行间辐射出睿智和俏皮。下面谨抄录几段话,以证明我的第二点看法:

 

看梅花看其迎春,或许文人也生出好死不如赖活着之感;看樱花看其散落,怕是连平民也忘乎所以,慨然赴死。(P3

 

看他们(博主:指日本人)做事,烧陶也好,烹饪也好,不就是切切生鱼片嘛,那股子认真劲儿,不知是鬼魂附体,还是上帝与他同在,就在旁边看着。而我们欢呼的孙大圣,看炉子偷丹,管园子偷桃,造反有理。(p20

 

孔子心里明镜似的,明白道是行不通的。即便在平常的实践中,智者一搞就过头,愚者又永远跟不上,过犹不及,总之是谁都做不来,就只好二重下去。中国人在毛泽东时代把二重性发挥得淋漓尽致,用革命的两手对付反革命的两手,一分为二,破字当头,矫枉必须过正。(p21

 

其实,不单美术,整个日本文化都富有漫画性,如文学中的川柳,体育中的相扑,陶器的朴拙不也是一种漫画手法吗?……日本人过度的鞠躬,仿佛把礼貌也漫画了,我们看见就忍不住笑。(p24

 

就宦官制度来说,日本的确很值得庆幸。不过,没学中国的地方多了,以为他们什么都学,都学得来,那才是一种误解。没学并不就表示比中国高明,倒可能是过于落后,却歪打正着,坏事变好事。(P39,博主:当代中国金融界未能学来美国的金融衍生物创新,不也是类似的情形吗?)

 

子曰“学而”,下面既可以接“时习之”,也可以接“优则仕”。……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那语气似乎本来就含着当不上官只好以学习为乐的无奈。(P155

 

中国人看似一盘散沙,围坐一桌吃喝就统一起来。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是为了请客吃饭,吃是大一统的核心。(P213

 

日本人在保持传统方面很教人佩服。汉唐的东西,本家早就抛弃了,他们却继承着,有点像我们坚持着欧洲的马克思主义。(P222

 

好了,不再抄录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自己读一读。

《科学时报》读书周刊李芸记者对此书及另一本相关著作的评介,贴在下面(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0/11/238719.html?id=238719):

最熟悉的陌生人

 

 

《哈,日本》,李长声著,中国书店20109月出版,定价:29.80

 

 

《别跟我说你懂日本》,王东著,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7月出版,定价:26.00

 

 

从来没有一个国家像日本一样,让我们这样敏感——既熟悉又陌生、既喜欢又不喜欢,掺杂着向往、隔膜、嫉妒与恨的情感。“一衣带水”,自1972年中日恢复邦交以来,这个词一直用来形容中日关系。既是住对门的邻居,虽不必友好到把酒言欢,但假使终日心存芥蒂、怒目以对,也当然很影响生活的品质。要提高共处的生活品质,首先便是更多地去认知对方,那么不妨读读“知日派”们的文字。

 

□本报记者 李芸

 

客居他国的独特视角

 

客居他国的写作往往会有独特的立场,有采撷他山之石的出发点,又有不沉溺其中的旁观者心态。日前出版的两本有关日本的书——《别跟我说你懂日本》和《哈,日本》的作者就都有这样的背景。王东、李长声两位作者多年旅居日本,对日本的习俗、现状、文化有着细致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足以称得上是“知日派”。

 

王东于1996年离开故土,前往日本留学。十余年间他的职业和传媒有关,而且从事的一些业务涉及中日文化的沟通。这让他既可以深入了解日本社会,又不至于远离熟悉的中国文化。友人评价王东是“一个回不去祖国,又不准备完全融入日本的人”,可能正是这种看客身份使得他体察日本见微知著、情感细腻、思考理性。

 

学者李长声旅日就更有年头了,《哈,日本》的副标题标明了是“二十年零距离观察”。1988年,李长声东渡日本,专攻日本出版文化史。在此之前,李长声曾在国内担任唯一专门研究和介绍日本文学的期刊《日本文学》的副主编。上世纪90年代,应沈昌文之邀,李长声在《读书》杂志开设专栏,被誉为“开专栏介绍日本的第一人”。此后李长声不断有随笔发表在《文汇读书周报》、《中国时报·开卷》、《明报月刊》上。曾有人把李长声谈日本的文章,与黄遵宪、周作人的作比较,并说这是中国人百年来从文化、从民俗观看日本的文化承传线之一。

 

李长声浸淫在日本文学、出版、风物、世俗里,同时又有着中国文化的深厚根底,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王中忱说他的文章,“不仅把日本书和日本社会两相对照,也常常拿中国和日本对勘,在古今中日的纵横对比中,许多事态的深层意蕴就变得显豁了,这是从事跨国写作的独得之利”。

 

“略懂”日本

 

“别跟我说你懂日本”这个颇为“狂妄”的书名配上封面上卡哇伊的字体以及超“萌”的宣传语,据说让很多读者对此书望而却步,大多数人以为这只是一本东拼西凑、类似于日本指南的读物。而购买的读者也有不少是抱有“到底看看你有多懂日本”的初衷。其结果却是看完了的读者感叹这是一本“观点新颖、写作理性的王氏日本百科”,而且读的时候“有欣喜,有顿悟,有惊讶,有沉思”。后来王东在豆瓣网上和读者交流才知道,这一“狂妄失礼”的书名并非作者本意,是出版方出于商业考量而制作。当然这个书名似乎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这是王东写作的第一本书,他说:“其实只是想和读者探讨对日本的态度,写本书的目的之一,就是以一个更客观和近距离的视角,展现一个相对真实的当代日本,尽量减少一些国人的轻信和狂信。”

 

《别跟我说你懂日本》是一本关于日本生活的短文集子,那些初到日本就能发现的彬彬有礼的鞠躬和谦卑、女学生的短裙、密集的地铁通道、排队等候红灯的人群,那些人人都了解的日本文化——武士、钱汤、动漫、AV,还有作者15年在日本才能深刻体会到的压抑的氛围、热衷于数据统计和排行榜、性格中的两面三刀和欺软怕硬、褒贬不一的医疗体系等等,日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在本书里找到。

 

作者爱观察、爱思考,王东从这些日常琐事中对日本进行了入情入理的分析,同时他不严肃、不刻板,温文尔雅,娓娓道来,正好满足了读者既要瞧个轻松又要增广见识的需求。

 

由于涉及的范围很广,但又以短文的形式出现,王东的许多观点都是点到为止,没有深入探讨,更没有太多的数据、资料佐证,因此内容肤浅和缺乏客观性就被不少读者认为是此书的一个瑕疵。王东对这一点的回应是:“我只是从个人体验的角度,给国内的读者介绍一点日本风情,我既抛砖,甚盼引玉。”

 

“知日当如李长声”

 

“知日当如李长声”,《“下流”的日本》一书的作者刘柠曾这么说。李长声的日本随笔由于信息量丰富、可读性上佳,深为读书界认同。章诒和说:“你问日本的历史,他能告诉你;你问日本的风习,他能回答你;你问日本的文学,他能说出个子午卯酉来;连点鸡毛蒜皮的问题,也能给你个完满答案。用父辈的老话形容,这叫‘日本通’,今天则称之为‘知日派’。”陈子善说李长声是“当下国内状写日本的第一人,就像林达写美国,恺蒂写英国,卢岚写法国一样。”

 

李长声考察日本国民性、社会现实、文化景况等并源源不断向国人予以介绍,也是要让读者多一些“知日”。前不久在新书《哈,日本》读者见面会上,他说:“中国认识日本已有100多年了,但我觉得有两个问题。第一,在近代,由于中国在战败的情况下开始认知日本,所以总是有一种情结,有一种成见、偏见或者固执己见在里边,不能真正认识日本。第二,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改革开放,很多人去了日本。按道理有了认知日本的好条件,但同时兴起了‘哈日族’,一些‘哈日’停留在时尚和流行的层面,让深入了解日本有点障碍。我写书就是想能不能从‘哈日’走向‘知日’,去知道更多的比时尚和流行更深一点的东西,特别是文化的。我写日本大概有20年了,这是我一直坚持的初衷。”

 

《日下书》、《浮世物语》、《日知漫录》等图书,都是由李长声的随笔结集而成,2010年也称得上是他的丰收之年,一并出版了《枕日闲谈》(中华书局),《日下散记》(花城出版社)和《哈,日本》(中国书店)3本集子。

 

《哈,日本》这本新选集由著名学者陈子善参与选编,包括“日本人精神”、“文化的密码”、“岛国的活法”等680余篇文章,从文学到出版,从服装到饮食,从语言到行为,从历史到文化,从政治到经济,日本的方方面面在这本集子中都有涉及,足矣作为李长声的代表作之一。

 

《科学时报》 (2010-11-18 B4 精神生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386232.html

上一篇:“被引卓越指数”和“人才外流严峻指数”
下一篇:[转载]朝胜观察365:觉
收藏 IP: .*| 热度|

30 卫军英 郑融 刘进平 肖重发 赵凤光 张晓锋 丁甜 吉宗祥 刘颖彪 佟冬 邸领军 蔣勁松 高建国 李泳 许培扬 李永丹 赵福垚 唐常杰 叶剑 徐耀 虞左俊 丛远新 刘广明 黄锦芳 刘庆丰 刘征 吕鹏辉 colorfulll rg9981 xqhuang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6 06: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