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德图佐斯谈创新的四大支柱及为什么技术转移不容易成功

已有 7339 次阅读 2009-9-24 07:42 |个人分类:他山之石|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德图佐斯谈创新的四大支柱及为什么技术转移不容易成功

武夷山

 

迈克尔. 德图佐斯(19362001)是麻省理工学院教授, 曾任该校计算机科学实验室主任。1989年,他领导的一个委员会完成了《美国制造:如何从渐次衰落到重振雄风》报告,该报告就美国如何从日本手中夺回制造业优势提出了很多可行建议。当时我在驻美使馆科技处工作,还写了一篇报告介绍此书的观点。90年代中期,科技部前副部长惠永正提出要翻译这本书,我自然积极响应。在他亲自参与下,本所组织翻译了这本书,我进行了全书的校译。

此人在《技术评论》杂志(MIT主办)19991112月合刊发表了题为“创新的四大支柱”的文章。四大支柱是:

(1)            风险资金;

(2)            高技术基础设施;

(3)            能满足或服务于人类迫切需求的创意;

(4)            激情导向的创业文化。

文章还说:

技术转移不易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因为人们不愿意被动地接受(博主:用现在的话说:“被给与”)别人的发明,他们对这样的成果缺乏兴趣,不愿与之发生利害关系,迟早会找个理由将“被给与”的成果扔了。我所认识的创新者,他们做事首先是被激情所驱使,其次才是为了经济报酬。

 

博主:德图佐斯指出了人们不喜欢“被给与”技术这一心理因素,很有见地。我本人在1984年完成的硕士论文中,提出我国实验室研究成果向生产的转移存在三大障碍:系统功能障碍、广义交流障碍和个人心理障碍(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3227)。其中,“个人心理障碍”与德图佐斯的看法有类似之处。但是,我在80年代中期遇到的一位科技界重要领导似乎对这一点缺乏认识。他觉得,只要知识产权工作加强了,转移技术成果能获得经济效益,科技人员自然会有从事技术转移的积极性。后来的发展表明,他的判断是过于乐观了。

 

另外,我刚刚发现,19981111的《中华读书报》发表了我的文章(我没有给他们投稿),见下面。

美国制造品出了什么问题?

武夷山

  应当认识到,与制造业相联系的高精尖仪器与设备也是知识的载
体,是物化了的知识。只有软(信息业、金融业等服务业)硬(制造
业)两手抓,才能使国民经济获得可持续的稳健发展。美国的服务业
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早就超过了制造业,但他们仍如此重视制造业,
这是意味深长的抉择,值得我们认真思索。

  80年代,美国朝野都发现本国的国际竞争力在下降。其表现之一
是贸易逆差十分严重,1987年达到1610亿美元。在外国(尤其是日本)
进口商品的大举进逼下,美国厂商节节败退,在不少工业产品领域丢
失了许多市场份额,其中包括美国曾独占世界鳌头的汽车工业和钢铁
工业。

  面对这种态势,美国政府和民间的一些机构忧心如焚,他们纷纷
采取行动,研究美国国际竞争力下降的原因,提出对策。例如,国家
科学基金会1986年为自己确定的工作主题的第一项便是经济竞争力。
美国国家科学院发表的《1985年科技展望》报告,列举了九项重大科
技政策问题,其中,国际科技竞争问题处于很突出的地位。美国麻省
理工学院(MIT)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于1986年下半年成立了工业生
产率委员会。经过两年多的深入研究,推出了题为《美国制造》的
研究报告。

  MIT工业生产率委员会想弄明白,美国的工业生产率到底出了什么
问题。该委员会共有16位成员,但由于某些成员没有自始至终参加委
员会的工作,故前后总共有30MIT教授担任工业生产率委员会的委员,
其中包括198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索罗,著名经济学家、
《资本主义的未来》等专著的作者莱斯特·瑟罗等大师级人物,还有
一些技术专家以及组织科学、管理科学和政治科学领域的学者。这样
的人员构成,有利于从多个视角看问题,获得比较可信的判断与结论。

  委员会选择了8个制造业领域开展调查,它们是:汽车;化学品;
民用飞机;计算机、半导体和复印机制造业;消费类电子产品;机床;
钢铁;纺织品。委员会认为,制造业对于国家的经济健康是至关重要
的,而且,通过研究制造业所得出的结论,很容易推广至服务业、农
业、采矿业、建筑业等其他行业。

  委员会组织了9个工作小组,各由委员会的一名成员负责。其中
8
个小组分别评估上述8个领域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创新程度、适
应能力及其他方面的表现。他们共访问了美国、欧洲和日本的200多个
公司(既包括成功的公司,也包括经营业绩不佳的公司),与从业于
工业界、政府、工会和大学的550多位人士进行了面谈。第9个小组负
责考察各国的教育、职业培训、在职培训和人力资源开发的状况。

  经过调查研究和反复讨论,委员会认为,美国的国际竞争力之所
以下降,是因为美国制造业公司存在着以下6方面相互联系的问题:

  

一、陈旧的战略

  第一个陈旧的战略是固守大规模生产方式。大规模生产曾经是美
国制造业的制胜法宝,因为它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但是,它适应不
了进入80年代后的新形势了。第二个问题是美国企业只习惯于面向国
内市场,因为其国内市场的容量已经很大。结果,在经济全球化的浪
潮中,许多美国企业感到无所措手足。

  

二、短期眼光

  由于美国每季度进行一次财务结算的习惯做法及其他原因,美国
公司非常注重短期收益。据调查,多数美国公司将投资收益作为最重
要的目标,相形之下,不大重视市场份额。过度重视短期效益使其在
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三、开发与生产中的问题

  美国制造业公司普遍存在这样一些问题:产品设计时往往忽视了
可制造性和质量因素;产品开发过程中,公司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往往
非常薄弱;对生产工艺的重视程度不够;未能注意不断改进产品和工
艺的质量和可靠性。

  

四、忽视人力资源

  与日本、德国等重视在职培训的国家相比,美国的在职培训做得
较差。美国的普通中学教育和职业中学教育也存在非常严重的问题,
因此,其中学毕业生的素质远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关于失业工人的
重新训练,美国也乏善可陈。

  

五、合作不佳

  与其他工业化国家相比,美国公司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劳资
关系、同行业内公司之间的合作,等等,都难尽人意,导致竞争过度
激烈、生产成本高、风险承受能力弱等多种问题。

  

六、政府和工业各行其是

  一方面,美国联邦政府严格、繁琐的管制政策限制了企业的发展。
例如,由于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冗长、苛刻的审批程序,许多美国药物
制造商都首先在欧洲市场上推出其研制的新药。另一方面,在联邦政
府大力支持的研究开发领域,如航天和卫生保健,政府并没有将科研
的商业意义放在足够重要的位置上。

  委员会认为,只有克服以上问题,美国制造业才能重铸辉煌。他
们最终得出的四个主要结论是:

  第一,与其他国家相比,与美国历史上的显赫业绩相比,美国确
实存在着严重的生产率问题。

  第二,生产率问题的根源,不仅仅与资金成本高、国民储蓄率低
这样一些宏观经济因素有关,还涉及到遍及美国生产系统的态度问题
和组织上的弱点。

  第三,美国确有一些公司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
但要想将这些公司的成功做法推广开去,还需要政府和教育机构调整
其政策和措施,需要其他公司愿意起而仿效。

  第四,美国尽管面临许多问题,但不必悲观绝望,因为美国的生
产系统有极大的恢复力,有许多突出的优点,其中最重要的是美国人
的创造性、创业精神和干劲。

  

这本书能给我们一些什么启示呢?

  首先,不可忽视制造业。我们正在越来越多地讨论知识经济。在
这场讨论中,有些同志似乎产生了盲目乐观情绪,觉得只要狠抓知识
经济,就可以实现大踏步的赶超。因此,不必在传统产业上花力气。
这种看法有失偏颇。应当认识到,与制造业相联系的高精尖仪器与设
备也是知识的载体,是物化了的知识。只有软(信息业、金融业等服
务业)硬(制造业)两手抓,才能使国民经济获得可持续的稳健发展。
美国的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早就超过了制造业,但他们仍如此
重视制造业,这是意味深长的抉择,值得我们认真思索。

  其次,MIT工业生产率委员会敢于提出问题,敢于批评。他们对美
国政府、公司、大学等各方面所存在问题的攻击毫不留情,而不是欲
说还休。问题揭得准,对有关方面针砭有力,才有助于他们尽快行动,
矫正错失。

  第三,深入实际、切中时弊的软科学研究,确实有可能对决策发
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我们看到,进入90年代以来,在汽车和微电子
等产业领域,美国有卷土重来之势。美国重新崛起的原因,既可能有
经济长波的影响,也可能有MIT工业生产率委员会及其他机构所提建议
的作用。例如,该委员会在报告中建议联邦政府采取降低联邦预算赤
字的措施。这也正是近几年美国联邦政府不遗余力地推行的国策。

  (《美国制造》,(美)德托佐斯 等著,惠永正 等译,科学技
术文献出版社,19982月第一版,定价:2000元)

 

 

 



谈谈科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257477.html

上一篇:如何支持年轻科研人员?
下一篇:看《复兴之路》演出有感
收藏 IP: .*| 热度|

21 林耕 傅蕴德 赵星 杨学祥 刘耀 鲍博 刘进平 陈绥阳 金镇 罗帆 曹聪 吴飞鹏 杨秀海 李宁 刘凡丰 迟菲 吕乃基 蔣勁松 苏金燕 贾伟 pkuzeal

发表评论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7 04: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