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解构科学传统观念的力作 精选

已有 5135 次阅读 2008-2-16 07:56 |个人分类:书评书介|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解构科学传统观念的力作

武夷山

(发表于《科学时报》2008214

 

 

人们通常将科学作为传统观念的对立物,作为批判传统观念的武器,而没有意识到,科学内部也存在一些需要批评甚至抛弃的传统观念,比如,“科学发现和实验的结果必须能复制出来”也许就属于此类传统观念。英国科学知识社会学家哈里·柯林斯的《改变秩序:科学实践中的复制与归纳》便是一部解构科学中传统观念的力作。

 

这是一部很有影响的严肃学术著作。用Google Scholar查询可知,此书已被引用700多次。阅读此书后,我有3点强烈的印象。

 

第一,作者是位饱学之士。因此,即使在这部学术著作中,他也时不时兴高采烈地旁征博引,引用类型包括小说、科幻作品、绘画作品、电影和电视剧。

 

第二,他是行动之士。像我国“三农”问题研究学者温铁军自称是“用脚做学问”(深入基层调查和帮助农民做实事)一样,柯林斯也是深入到实验室,不仅仔细观察科研过程,对科学家作访谈,而且直接参与到科研活动中,这样他就获得了被他研究的科学家的充分信任与接纳,取得了翔实的研究资料。

 

第三,他的论证非常坚实有力。关于科学上的可复制性的要求,他首先分析说,用什么样的实验来确证或否证原来的实验结果呢?“当第二个实验的每个方面都与第一个实验完全相同时,它就不再是一个独立的实验”(29页)。后续实验的确证力似乎随着新实验与原实验之间的差异程度而增加。可是,如果在差异足够大的情况下否定了原实验结果,那原实验者一定不服气,说你这个实验都走样了,当然得不出我那个实验的结果。这是一个难以解决的悖论。新实验与原实验的差异度多大才合适?才能为科学界所接受?是个没有答案的问题。其次,他用雄辩的事实表明,同一位科学家在复制第二台科学仪器时都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因为复制过程涉及大量的意会知识,最后,好不容易复制成功了,但这位科学家自己也讲不清楚原先连连失败的症结在哪里。本人复制同样的仪器都困难重重,那么复制别人的实验会怎么样,也就可想而知了。再次,在论证中不能将本来还有待证实的东西作为论据来使用(这种行为用英语来表达是beg the question)。例如,为了验证引力波是否存在,什么样的仪器是好仪器呢?“如果有引力波存在,那么,能探测到引力波的仪器就是好仪器;如果引力波根本不存在,那么,探测不到引力波的实验就是好实验。”(77页)既然我们还不知道引力波是否存在,任何人断言某仪器一定好或者一定不好其实都属于beg the question。实验仪器的好坏都不好说,那么实验结果还能是斩钉截铁的吗?最后,说起来,大家都承认可复制性是科学的一个基本要求,但在实践中,谁也不愿意做复制性的实验,因为科学界崇尚的是原创性,我用一个漂亮的实验验证了别人的结果,那有什么了不起的?科学家往往在严重怀疑别人的实验结果时,才会下决心去做复制性的实验。可是,严重怀疑已经在先,他们其后的观察能否保持客观,则又成了问题。在理想情况下,实验之前应该是不抱任何成见的。总之,根据本书作者令人信服的论证,我得出的结论是:不要迷信可复制性。于是我想到,不少人将疗效的不可复制性作为“中医不科学”的铁证。中医很冤枉啊!它本来就认为各人的病因不一样(即使表面症状一样),因此,药方要“随症加减”疗效才好,怎么能为了配合你的可复制性检验而给不同的人开一样的方子呢?那不是拿病人开玩笑吗?

 

关于可复制性,我还想到一件有意思的事。在华南虎照片真伪问题上,挺虎派与打虎派正斗得剑拔弩张。目前,挺虎派手中有一柄利用了“可复制性”思想的利刃,他们说:你们讲这些照片是伪照的,还模拟出了作伪过程,那你们就复制出一批作伪照片来,我们不就输定了吗?复制照片的成本是很低的呀,你们怎么谁也不这么做?现在,照片真伪尚未见分晓。假定最后证明照片为假的,那我们就见识了一场用“可复制性”为作伪辩护的精彩表演。妙哉!

 

本书的总体翻译质量似乎是不错的,但还有一些小问题。比如,为什么把作者的名字Henry(通常译为亨利)译为“哈里”呢?(博主2008年2月24日补注:此人叫Harry,译为“哈里”是对的。但是,中译本在版权页上出现的却是Henry。)51页的“做一次旅行”,也许译为“出差”更像中国话。Terraputer在书的不同地方出现了不同的译法,大概是统稿做得不够细致。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5800.html

上一篇:祝贺老同学获得兰克奖!
下一篇:读书杂记(二)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7: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