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估计我国的科技竞争力
武夷山
(发表于《科技日报》2004年2月15日)
在长跑或竞走项目中,正确估计自己的实力是至关重要的。原本就拥有绝对领先实力者,当然可以从起步开始就跑(走)在前面,一路领先。但是,对于中等实力者,最佳的策略往往是盯着一位与自己实力相当者,咬住不放,到冲刺时再拼一下。如果过高估计自己的实力,急于拿奖牌,拼得过早,则不仅拿不到奖牌,而且可能大伤元气。我国要想在几十年后使我国的科技实力大大提升,缩短与科技发达国家的差距,现在就必须十分清醒地估计准自己的科技竞争力。这是制定合适的科技发展战略的基本前提。
下面从8项重要的产出指标来看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1)SCI论文数(根据光盘版统计)。2000年,欧盟15国的SCI论文总数达到 311733篇,超过美国的262892篇,日本有68058篇,中国只有22061篇。有些同志认为,我国SCI论文数已经不少了,今后应该抓论文质量而不是数量。不过,Research Policy杂志2003年5月发表的巴西学者的实证研究表明,一个国家每万名人口的SCI论文数达到150篇左右是个重要门槛,跨过这个门槛,该国技术部门利用科学成果的效率才有望获得增长。而我国2001年时每百万人口的 SCI论文数还不到30篇。
(2)相对影响因子。相对影响因子指的是一国论文的平均被引次数与世界平均值之比。2001年,美国发表论文的相对影响因子为1.47,欧盟各国的平均值为1.06,日本为0.91,中国只有0.28。
(3)三地专利数份额。任何大国都是在本国申请的专利较多,因此用任何一个国家专利局的专利数来进行国际比较都不合适。“三地专利”指的是在美国专利商标局、欧洲专利局和日本专利局都进行了申请,而且至少获得了美国专利商标局批准的专利。这三个专利局是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专利局,因此,用某国的“三地专利数”占全世界三地专利数总和的份额来进行国际比较,能较好地反映各国的技术竞争力。1998年,美国的这个份额为36.03%,欧盟为33.33%,日本为25.36%。中国同年的三地专利数总共为38篇,所占份额太小,可忽略不计。
(4)科学与工程领域博士生毕业人数。科技事业需要出成果,出人才,因此,科学与工程领域博士生毕业人数也是一种重要的产出指标。1999年,欧盟共培养了39021名,美国培养了25953名,日本培养了6575名,中国培养了 6778名。
(5)科学与技术领域(科学与工程加上医学和食品科技)硕士生和本科生毕业总人数。1998年,欧盟共毕业了 859213名,美国毕业了 671307名,日本毕业了362986名。中国科学与技术领域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共毕业了约38万名。
(6)诺贝尔奖获得者人数。1950-2002 年这半个世纪,美国获得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和医学奖分别有64、38和 74项,共176项;欧盟国家分别获得31、33和38项,共102项:日本分别获得4、4和1项,共9项。凭借在中国大陆做出的科技成就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科学家暂时还没有1个人。
(7)5 种高技术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2000年,在航空航天产品类,美国占全球市场份额的33.79%,欧盟占33.5%,日本占 1.58%;在电子产品类,美国占 23.68%,日本占 18.94%,欧盟占16.38%;办公设备与计算机类,美国占23.99%,日本占 14.68%,欧盟占12.25%;在药品类,欧盟占32.85%,美国占13.13%,日本占3.23%;在仪器仪表类,美国占27.47%,欧盟占21.21%,日本占 17.24%。5种高技术产品市场份额的平均值,美国为24.41%,欧盟为23.24%,日本为11.13%。未找到中国2000年的对应数值,但1998年中国高技术产品产值仅占全世界总额的2.9%。
(8)外贸顺差额占 GDP的百分比。2001年,欧盟的这一百分比为 1.2%,日本为0.6%,美国外贸逆差额占到了GDP 的3.2%,我国为1.9%。这是8项指标中我国最好的指标。
由以上对比可见,总体来看,我国与发达国家的科技差距仍旧相当大,我国的科技竞争力还不强。尤其值得指出的是,我国是人口大国,我们有可能靠占全人口很小比例的尖子人才,把有关科技产出指标较迅速地提高,但这并不表示我们的整体科技实力也真的那么迅速地提高了。正如我们已经能拿不少奥运金牌,但是我国的全民健身水平并不高一样。让我们看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数据对比:日本在1873年时的小学入学率就达到了90%,1907年时小学入学率就达到了99.99%,而我国直到2000 年,小学入学率才达到 99.11%,而且15岁以上人口中未上过学和扫盲班的仍高达近 11%! 我们必须正视差距,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轻率冒进,不盲目乐观,要从基础抓起,咬紧牙关一步一个脚印地追赶。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6: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