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双跨科研人员”:产学合作的生力军 精选

已有 8856 次阅读 2008-1-16 07:18 |个人分类:他山之石|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双跨科研人员”:产学合作的生力军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武夷山

(发表于《中国科技成果》2008年第1期)

 

在美国和英国,产学合作在不断向广度和深度拓展。例如,一家IT业跨国公司在1994年设立了“基础研究计划”,意在与英国和美国的著名研究型大学共同开展研究。1995年,该公司又发起了“战略性高校关系计划”,将触角伸向了全世界各地的顶尖大学,意在深度利用大学的人才。一家制药公司为了在人才竞争大战中胜出,专门设立了“战略性招聘专家”的岗位,由拥有博士学位的科学家充任。与公司青睐大学的趋势相一致,在大学里出现了一个新型的群体――在学术界和企业界都很活跃的“双跨科研人员”(Linked scientists)。双跨科研人员有三大类:第一类是“创业型”教授(“entrepreneurial” professors),他们保持与企业界的密切合作,同时保留教职。第二类是大学、公司联合培养的博士后,他们人在大学,参与的是大学与企业的合作科研项目。第三类是一些博士生,招募他们时采用的选择标准就考虑了企业的要求,读博期间他们受企业资助,毕业后他们很可能去出资企业工作。

“创业型”教授是企业与大学间联系的枢纽。他们通过合作研究、学生安置、企业咨询、参加企业的顾问委员会等方式在大学与公司之间搭桥。他们多数都建立了所谓的“双重认知模式”,指的是他们能做到知识创新与知识应用并重。比如,一位化学教授说:公司提出的课题是很有挑战性的,例如将某一工艺过程的产出率从90%提高到95%,但是,最后产出的材料的售价又不得超过每公斤5英镑,这就要求我们拿出便宜的解决方案;另一个公司能生产神奇的芳香物质,它需要10步工艺才能完成,体现了最先进的有机合成水平,这也是学术研究的前沿。因此,参与这样的合作有学术、应用双丰收之效。

联合培养的博士后是产学双方共同的人力资本。某药物公司将其大学合作经费预算的一半都花在博士后身上,因为他们觉得,用博士后很合算。对于大学来说,有了公司的经费支持,他们就可以多招收一些博士后。有了科研经验历练,这些博士后又为今后在大学或公司争取到永久性岗位奠定了基础。一些公司对于博士后研究做得出色的研究人员,会想方设法将其吸引过去工作。

共同培养的博士生是新型的双跨科研人员。由于在招收他们时就考虑了公司的要求,公司对这种实质上的联合培养计划是比较满意的。比如,某药物公司每年大约资助30名博士生,某电信公司对于与其建立了伙伴关系的一所大学的工科博士计划则给予慷慨资助。一些大学教授认为,其实对大学来说最重要的收获倒不是获得了公司的多少赞助,而是公司在指导学生方面做出的特殊贡献和学生去公司实习的宝贵机会。公司派人参与对博士生的指导,形成了一种非正式的师徒关系,这种关系非常有利于从公司到大学的反向知识流动,使新一代科研人员的技能与能力更加丰富。

总之,通过产学结合,对于每一层次的人都有了更多的选择,或巩固了自己的职业地位。博士生今后既可以去伙伴企业工作,也可以继续做博士后研究(仍然是与企业密切结合的);博士后研究完成后既可以争取在大学获得教职,也可以去伙伴企业或其他企业工作;教授们一般不舍得离开大学,但通过产学合作,他们获得的财力资源和人力资源都更雄厚了,而且,一些合作项目的成果既有实用意义,又有学术价值,他们何乐而不为呢?在这三个层次上,不仅有大学到企业的知识流动或知识转移,又有从企业到大学反向的知识流动,双方都确实体会到了合作是互惠的

近年来,我国复旦大学、天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一些高校也开始了与企业联合培博士后的工作,但在实际促进产学双方的知识流动方面还不能说很理想。因此,上述发达国家产学合作的思路和做法是值得认真加以研究的。

 

参考文献

1Alice Lam, Knowledge Networks and Careers: Academic Scientists in Industry-University Links ,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2007, 44(6): 993-1016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4529.html

上一篇:用“广快精准特”指导信息增值服务
下一篇:沟通审计的兴起与发展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5: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