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好自己的位 干好自己的事——谈在市场经济这个广义生态环境中的合理定位
□武夷山
(发表于《科技日报》2003年7月6日)
随着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过程的不新深入,“定位”的概念深入人心,而且成了许多人挂在嘴边上的热门词。可是,仔细观察一下各种组织或个人的实际定位,不难发现,不恰当的或趋同的定位比比皆是。有时候,某些定位本身并不能说就不合适,但是在大量组织和个人都这样定位的情况下,仍不考虑另辟蹊径,则实在是不智之举。
例如,不少高等院校不是注重打自己的特色,而是追求“高大全”。追求高,表现在“学院”纷纷升格为“大学”;追求大,表现在合并成风;追求全,表现在特色院校不再有特色,不管是农业院校还是工科院校,一律开设管理专业、财会专业、法律专业、科技英语专业等所谓热门专业。在科技期刊领域也存在着类似的定位误区,好些期刊都将使自己有朝一日成为SCI源刊物作为最高的奋斗目标,大有不达“一流”誓不休的气概。在近年来求职的大学毕业生和研究生当中,相当多的人以“外企”(有钱)或国家机关(有权且稳定)作为首选。这些单位的应聘者如过江之鲫,那么对于大多数求职者来说,应聘成功率也就可想而知了。
在自然界中,不同的物种各自占领或拥有适合自己的一块“小生境”,它们相互之间构成或互惠共生或是竞争对抗的关系,这才是一个良性的生态环境。如果我们把市场经济的环境比喻成一个广义的生态环境系统,则参与这个系统运作的所有行为者若想生存和发展,同样必须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特色,不断努力发现适合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市场空隙,否则,盲目追随潮流,很容易碰得头破血流。
在较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中,当然也还有盲目追随潮流者,不过,“认准自己的位置、干好自己的事情”的组织和个人则要稍多一些。仍以上文述及的几方面为例。在美国,被卡内基高等教育委员会列为“研究型大学”的高等院校还不到100所,而据美国社区学院协会2000年的统计,美国共有社区学院1132所。社区学院的学制是两年,它们以培养实用技术人才为宗旨,踏踏实实地办学,从来不考虑“升格”。笔者上世纪90年代在美国工作期间曾亲历一件事,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联邦政府商务部的小企业管理局是以促进小企业的健康发展为己任的,它拨出专门的经费用于创业培训,而创业培训的承担者往往就是社区学院。我去某社区学院看过这样一个培训班。培训内容包括创业的基本理念、有关手续和需要了解的基本法律知识等。社区内的任何成年人都可以报名参加这样的培训班,不需交学费。我看到的这个培训班的学员并不多,但是,老师授课照样一丝不苟。我们应当认识到,美国的科学技术之所以先进,经济之所以强大,除了研究型大学的贡献外,也少不了社区学院的一份功劳。
由于种种原因,多年来,学农的专业人员不肯去农口单位工作是相当普遍的情形。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某农业大学近几年农科类毕业生中有95%留在城市工作,而且大部分从事与农业无关的工作。如果“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1953年于西南农学院毕业时也这么做,那他现在就不太可能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和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获得者了。只有放眼长远,发挥特长,才能获得竞争优势。
衷心希望广大的组织和个人都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找准自己的位置,从而使我们的广义生态环境更加健康。如此,则国家幸甚! 个人幸甚!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7 06: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