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人死后发生了什么

已有 2046 次阅读 2023-1-5 07:33 |个人分类:书评书介|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人死后发生了什么

文/Maria Popova,保加利亚裔美国学者

武夷山 摘译

 

原文出处:https://www.themarginalian.org/2022/01/10/alan-lightman-death/

   

我的祖父是不信神的工程师,我的祖母也是不信神的工程师,他俩分享了半个世纪的人生与爱情。祖父去世时,祖母俯在他身前,捧住他的头,喃喃地说:

“亲爱的,你到什么地方去啦?”

无论我们拥有什么样的信仰,当大限来临的时候,我们终归是不理解:像思想宇宙那么精致的东西和我们的内心情感怎么可能遁入虚无呢?

即使是诗人沃尔特.惠特曼,他能够容纳各种相互矛盾的东西,也无法把握虚无。年轻时他就写道,“我要把自己的身体和必死性写成诗歌”。他声称,“属于我的每一个原子也同样属于你”。对于他来说,很容易展望将来有一天,当他身上的原子回归草地时,他将成为“坟墓之未修剪的头发”。……

我真希望我能早点将充满诗意的物理学家Alan Lightman(艾伦.莱特曼)的小说Mr g: A Novel About the Creation (g先生:关于创造的小说)送给我的祖母,送给临终前的惠特曼。该书堪称魔幻现实主义的小夜曲,它赞颂科学,辅之以我们对意义的追寻、对美的渴求以及什么使我们柔弱短暂的人生值得珍惜这些交响乐般的真理。

在小说的结尾处,g先生(博主:上帝的象征)观察着一位病床上的女士走向生命终点。G先生眼看着她屈从于自己创造的“人必有一死”的铁律而十分悲哀,他问道:“一个血肉物质之躯怎么可能理解无实体的事物呢?一个注定要死亡的造物怎么可能理解将永远存在的事物呢?”

那女士停止了呼吸。小说在此处写道:

“在那一时刻,她的身体里有3,147,740,103,497,276,498,750,208,327个原子。在她的全部质量中,63.7%是氧,21%是碳,10.1%是氢,2.6%是氮,1.4%是钙,1.1%是磷,再加上恒星中产生的90多种其他化学元素。

在火化时,她身上的水分蒸发了。她身上的碳和氮与氧结合,产生了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气体,飘向天空,与空气混为一体。她身体中的钙和磷多数被烘烤为一种红棕色的残留物,散布在土壤里和风中。

但那时我们就明白,属于她——毋宁说被她暂时借用——的每一个原子,其实也属于一切,属于每个人,正如你和我现在吸入的氧原子也正是惠特曼的渴求生命之肺曾经吸入过的氧原子一样:

摆脱了暂时的约束后,她身上的原子慢慢散布开来,在大气中扩散。60天后,它们也许出现在地球上的每一捧空气中。100天后,她身上的部分原子,即水蒸气,凝结成了液体,随着雨水回归大地,被动植物啜饮和吸收。她身上的部分原子被光合作用植物所吸收,转化为组织、小管和叶子。有些原子被需氧动物吸入,融入了器官和骨骼。”

……

一位孕妇摄食动植物,动植物的原子也是她的原子。一年后,婴儿身上包含了母亲的原子……她去世几年后,数以百万计的孩子也包含了她身上的部分原子。那些孩子的孩子们的身上也会包含她的一些原子。他们的心智包含着她的部分心智。”

我们在这里,你和我,沃尔特和艾伦,我那在世的祖母和逝去了的祖父——我们每个人都是颤抖的整体,都由微小的粒子组成,这些粒子既是绝对脆弱的,也是绝对不可摧毁的,我们在相对性的宇宙中追求绝对,在变动不居的宇宙中追求永恒,追求意义,追求美,追求存在的象征。

通过这些追求,通过这些矛盾,我们造就了让生活充满活力的一切:我们的艺术和我们的音乐,我们的诗歌和我们的数学,我们的小说和我们的爱情。

相关阅读

我有4篇博文涉及艾伦.莱特曼:

是谁影响科学家的职业生涯,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027466.html

文理双跨“稀缺物种”莱特曼的哲思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276111.html

      永远不会被忘却的费曼,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891174.html

      书评家波波娃最喜欢的2018年图书,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154086.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370544.html

上一篇:下载Ronald Kostoff的论文——日记摘抄963
下一篇:给一位作者的信(2008)
收藏 IP: 219.143.174.*| 热度|

12 尤明庆 郑永军 孙颉 杨正瓴 谢钢 郑强 杨顺楷 闻宝联 周忠浩 刘钢 刘玉仙 晏成和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06: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