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读不晓得,科学家真独特
――评《激情澎湃:科学家的内心世界》
(发表于《科学时报》2007,12,20,发表时题目被改为“科学家独特的内心世界”)
武夷山
明年1月,我将应邀做一场科普报告。在这一报告中,我会讲很多中外科学家的故事,试图通过真实的故事告诉听众,科学家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以消除人们关于科学家形象的一些定型化的误解。《澎湃激情》一书的目的与我的目的完全一样:通过对包括7位诺贝尔科学奖得主在内的23位杰出科学家的采访,“尝试着矫正公众对科学家的片面认识”(第1页)。
在西方国家从古到今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充斥了大量负面的科学家形象,既有心不在焉、颠三倒四、不食人间烟火的傻乎乎的科学家,又有为了科研不顾一切后果的科学狂人。笔者1993年曾发表“从文艺作品中的科学家形象看反科学思潮”一文,探讨这个问题。为了顺利推动科学事业发展,科学界当然不希望自己的形象被丑化甚至被妖魔化。于是,在科学界的推动下,产生了由英国广播公司制作的这些系列访谈。访谈主持人是伦敦大学学院解剖学和发育生物学系的刘易斯. 沃尔伯特教授。请他当主持人是再合适不过了。他多年来热衷于通过广播电视媒介开展科普,因而于2000年获得皇家科学研究院授予的“法拉第公众理解科学奖”。他还写过《科学的非自然性》等多部科学文化类或科普类著作。1993至1998年期间,他是皇家学会建立的“公众理解科学委员会”的主席。系列访谈节目的监制人是英国广播公司的艾莉森. 里
里
比如说,曾获诺贝尔化学奖的科学家兼诗人霍夫曼,虽然他所从事的工作――将量子力学应用于化学――属于典型的还原论研究进路,但是他对还原论颇有微词。他说,“我认为还原论是不现实的,它只是科学已经接受的一种意识形态。我认为认识有两种类型――横向认识和纵向认识。纵向认识是还原论认识,或者说是分析。横向认识是按照同一复杂性、同一范畴的概念,在某一领域中理解某一概念”(32页)。一般认为,化学是还原论思想体现得比较突出的一个学科。他在科学营垒的内部发出反对还原论的见解,确实惊世骇俗。
曾因研究开发出避孕药等杰出成就获得过总统科学奖的斯坦福大学化学教授卡尔. 杰拉西的婚恋行为则是相当相当独特。他曾经与斯坦福大学英语系教授戴安娜. 米德尔布鲁克相恋。米德尔布鲁克是大名鼎鼎的文学界名人,是英国皇家文学院院士。后来,米德尔布鲁克又投奔了另一个男人。杰拉西非常恼火,于是决定拿出“男子汉的气概”,在米德尔布鲁克的地盘――文学领域――采取行动,他用公开发表的诗歌来表现自己失恋后的心绪。大约杰拉西的文学才能令米德尔布鲁克大为吃惊和佩服,两人分手一年后再度携手,并正式结婚(16页)。现在,杰拉西不断创作小说和戏剧来反映科学。我曾在2002年发表的“从三类人物看科学和文学的联姻”一文中介绍杰拉西的文学成就,但是,那时我还不知道他原来被文学女友狠狠地踹过一大脚。
要说经历的独特,贾里德. 戴蒙德真是不同凡响。他在细胞膜的行为研究中业绩突出,同时,他还是一个著名的鸟类学家和生态学家,经常在野外考察,在新几内亚的丛林里探险。也就是说,在他身上,大异其趣的数理传统与博物学传统居然和平共处了。他从两种传统那里都汲取了营养,因此,对轻视博物学传统的人很感冒。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说过,跑野外的这类生物学家只不过是集邮者。戴蒙德则发出了不平之鸣:“卢瑟福典型地代表了对大量野外生物学家和历史学家的一种故意的、可鄙的、并且最具破坏性的无知”(46页)。他强调说,现代科学、生物学和社会中最重要的问题,都不是实验科学所能解决的问题。正因为他拥有这样的独特经历,受到两种传统的滋养,他才写出了《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这样的脍炙人口的著作。该书获得了普利策奖等多个奖项。我有一位科学根底和文学根底都很深的美国朋友,对此书赞不绝口。
如果让我当优秀科普图书评选的评委的话,宁愿冒着最高分被去掉的风险,我也要给《激情澎湃》打10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3: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