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关于科学年表的一些想法 精选

已有 4426 次阅读 2020-8-31 07:12 |个人分类:科学计量学研究|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关于科学年表的一些想法

武夷山

 

    日本科学史学家汤浅光朝提出当一个国家的科学成果数量占世界科学成果总量的25%以上,这个国家就可以称之为世界科学中心。

    问题是,这里的科学成果指什么?肯定不是指一般的论文,而是指比较重大的科学成果,如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怀尔斯证明费马大定理的论文等肯定是算的。汤浅光朝在对《科学技术编年表1501—1950》里记录的科学成果和《韦伯斯特人物传记》里编选的有代表性的科学家进行统计处理和研究之后,于1962年提出了科学活动中心在世界范围内周期性转移的现象。我国科学学先驱者赵红州依据复旦大学学报1974年分期连载发表的《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独立地发现了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现象。

     如果我们今天想继续研究世界科学中心有没有转移的动向,还得依靠科学年表之类的资料。

    问题是,科学年表的编制是很辛苦的,此类成果很少。国内除了复旦大学学报发表的那个《自然科学大事年表》外,多年来没听说过有类似成果。

    我在亚马逊网站上搜索了一下,属于科学年表或研究世界科学中心转移可以利用的其他图书,大概只有以下这些:

1.A Concise Chronology of Science, includes selected events from the history of natural sciences, the social sciences, mathematics and technology

by Emeritus Univ. of Connecticut WALKER, Marshall-Professor of Physics | Jan 1, 1978

 

2. A Chronology of the History of Science, 1450-1900 (Garland Reference Library of the Humanities)

by Robert Mortimer Gascoigne  | May 1, 1987

 

3. The timetables of science: A chronology of the most important people and events i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by Alexander Hellemans  | Jan 1, 1988

    (博主:我1989年底结束在驻美使馆科技处的工作,回国时将Alexander Hellemans的这本大厚书放入行李箱。该书为梁立明、王元、丁凡和我合著的“科学与文化成果年龄分布研究的新发展”(自然辩证法通讯. 1999年04期)一文提供了部分基础资料。)

 

4. Asimov's Chronology of Science and  Discovery                                Harper & Row,1989

(博主:这是我1989年从美国背回来的另一本大厚书,是美国科技政策学者Daniel Greenberg先生送给我的。)

 

5. The Wilson Chronolog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y George Ochoa and Melinda Corey | Nov 1, 1997

 

6. Science Year By Year (Popular Science)

by Ginny Koeth | Aug 1, 2001

 

7. Chronology of Science: From Stonehenge to the Human Genome Project

by Lisa Rosner  | Jun 22, 2002

(科学出版社2007年10月出版了该书的中译本《科学年表》。)

 

8. The Hutchinson Chronology of Science

by Lisa Rosner  | May 3, 2002

 

9. The Facts On File Chronology Of Science – June 1, 2006

by Lisa Rezende  (Author)

 

10. The Science Book: From Darwin to Dark Energy, 250 Milestones i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Sterling Milestones)

Part of: Sterling Milestones (15 Books)  | by Clifford A. Pickover  | Nov 6, 2018

 

    由上可见,从1978年到2018年,平均每四年才问世一种这样的书。最近的一本是2018年出版的The Science Book,但对于判断世界科学中心是否转移的任务来说,该书挑选科学成果的尺度又太严了。

    前述复旦大学学报分期连载的那个年表,1975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1992年,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赵红州编的《大科学年表》。自此之后,似乎没见过类似的东西了。

    作为科学计量学研究人员,也曾经是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分析课题组”的成员,我的感慨是:就像很多自然科学工作者必须做实验一样,科学计量学研究者必须花大力气去寻找数据、加工数据、建设数据库。没有数据基础,空有建模技能和量化分析技能亦无济于事。我见过一些善于量化分析的学者,苦于没有数据,又不屑于或不肯花很多时间自己做数据,就只好利用各种统计年鉴的数据做文章。可是,统计年鉴的数据不是为我们的研究课题而制备的,它们作为某变量的替代指标的合适性往往是可疑的。

    做数据是很辛苦的,基本上无名无利,我想这是科学大事年表的编辑乏人问津的重要原因。科技主管部门应该安排专门的经费,组织相关机构和团队去构筑此类数据基础,那将是功德无量的。毕竟,没有《科学技术编年表1501—1950》,就不会有汤浅光朝的发现;没有《自然科学大事年表》,就不会有赵红州的发现。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248569.html

上一篇:汉语词汇杂记数则
下一篇:悼念樊洪业老师
收藏 IP: 1.202.113.*| 热度|

16 刘立 张学文 史晓雷 张忆文 鲍海飞 周忠浩 王安良 杨正瓴 曾杰 晏成和 俞立平 熊泽泉 许培扬 赵凤光 魏瑞斌 段含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4: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