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aoj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ayaoji

博文

九大哲学家之二:亚里士多德

已有 12559 次阅读 2019-10-9 15:03 |个人分类:哲学|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

一、亚里士多德其人

提起亚里士多德,可能很多人会想到想起伽利略的斜塔实验,想到他的错误观点“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更快”,想到“自然害怕真空”。似乎亚里士多德的理论都是错误的,他的存在阻碍了时代的发展。事实上,他几乎肯定比我们现在的每一个普通人都聪明。他和苏格拉底、柏拉图合称雅典三贤,是那个时代最博学的人。他流传至今的著作有30部以上,差不多在当时所有学术领域都有原创性贡献,代表着那个时代的最高水平。

亚里士多德在古代地位相当于近代的牛顿。但客观地说,他的大部分理论都已经过时了,那为什么我们还要关心它们呢?因为历史的发展是一个过程,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我们现代的理论也不是凭空出现的,它们是在借鉴和批判前人的理论中产生的,了解古代先贤的思想会让我们有更广阔的视野,对现代理论的来龙去脉有更多的认识。

我们先看看他的生平和思维特点。亚里士多德生活在公元前四世纪的古希腊。他是个幸运儿,出生于富裕而有教养的家庭,父亲是马其顿国王菲力二世的医生。年轻时到雅典的柏拉图学园读书,师从柏拉图。出身名门,拜当时最有学问的人为师,这对亚里士多德的成长无疑是极为有利的。

image.png

在柏拉图去世后,亚里士多德回到马其顿,当马其顿王子亚历山大的老师。八年后,亚历山大当了马其顿国王,亚里士多德又回到雅典,建立了吕克昂学院,在那里教书育人和著书立说。他的教学很有特色,不是像现在那样在教室里讲课,而是和学生一边散步一边讨论问题,所以他的学派又叫逍遥学派,或漫步学派。

顺便说一下,后来亚历山大征服了很多地方,包括雅典,建立了一个非常庞大的亚历山大帝国。现在扑克牌里的梅花K据说就是亚历山大。亚历山大推崇希腊文化,他征服了哪里,就把希腊文化传播到哪里,这对后来世界文明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不知亚里士多德的教导是否在其中起到了作用。

上面说了亚里士多德的生平,下面来说说他的学术特点。亚里士多德有很强的批判精神,有句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他虽然敬重老师,但在学术上毫不妥协,对柏拉图的得意之作“理念论”展开了猛烈的批评。柏拉图称他是小马驹,因为小马驹吃饱了奶就会踢它的母亲。

柏拉图具有文艺气质,其理论天马行空,杜撰个理念世界出来。和柏拉图相比,亚里士多德更具科学家气质,他更审慎更理性,注重观察相信眼见为实,主张理论应该建立在感知的基础上。亚里士多德的研究方法和现在的科研相似:提出问题,文献综述,评论,给出自己的理论,然后进行论证。

柏拉图喜欢几何学,在学校大门上写着“不懂几何者勿入”,几何学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哲学。和老师不同,亚里士多德更多地受到生物学的影响,他的理论经常出现“目的”“潜能”和“现实”这样的词汇。

哲学家在谈论知识时往往以某门具体的学科为模板,近代唯理论哲学家以数学为知识的模板,经验论哲学家则以物理为知识的模板。而在还没有物理学的古希腊,柏拉图以几何学为模板,亚里士多德以生物学为模板,这是一件颇有意思的事情。

下面简单介绍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当然,他的学说远不止下面这些,但这些是我认为最重要的或是对后世影响最大的理论。

二、亚里士多德的学说

1、具体的科学

A、生物学

亚里士多德不只是一个坐在那里冥想的哲学家,他还是一个行动主义者。比如他动手解剖了很多动物,他曾经为了研究小鸡胚胎发育的情况,每天从孵化小鸡的母鸡身下拿出一个鸡蛋,打破后记录鸡蛋里每天发生的变化。

亚里士多德是动物分类学的首创者。他的《动物研究》一书,分门别类记录了各种动物的身体结构和生活习性,包括生活坏境、饮食习性、交配方式、产崽方式等。里面提到500多种动物,山羊、鹿、猪、狮子、大象、老鼠,还有各种各样的鸟,燕子、鸽子、鹌鹑、老鹰、乌鸦等等。古希腊人能注意到的动物基本上都有了,让人叹为观止。据说,亚历山大派人往亚洲、非洲、欧洲各地进行科学调查,为亚里士多德的研究收集了很多资料。

B、逻辑学

亚里士多德系统地研究了三段论的推理。三段论是指由三个直言命题组成的推理,其中直言命题是指这样的命题:所有(或有的)S是(或不是)P。比如这个就是三段论推理:所有的人都是动物,所有的动物都要呼吸,所以所有人都要呼吸。又比如,所有的花是红色的,所有的草都不是花,所以有的草不是红色的。上面两个三段论推理中,第一个是正确的,而第二个是错误的。

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一整套规则,根据这套规则能判断任意一个三段论推理是正确还是错误。今天看来,他的理论虽然简单,但当时在世界上遥遥领先,而且在今天仍有实际意义。这样的成就让亚里士多德成了逻辑学的祖师爷。

2、宇宙观

亚里士多德的宇宙论讨论宇宙万物的构成和运动。

与柏拉图一样,亚里士多德也认为万物由土、水、气、火和以太这五种元素构成。(柏拉图用几何图形来理解不同的元素,而亚里士多德用冷、热、干、湿等几种性质来理解它们,水湿且冷,火热且干,等等。)

以月亮为分界点,月亮及月亮以上的天体为天界,月亮以下的物体为地界。天界的物体由以太组成,它们永远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在地界存在着水、火、土、气四种元素,这四种元素都有相应的“自然处所”,也就是它们的家。土的自然处所应该是在宇宙中心附近,水位于土外面的一层,再外面依次是气层和火层。

image.png

一旦某事物脱离了它的天然位置,它就会想法“回家”。这理论能解释各种各样的现象。我们点火,火苗往上窜,因为火的家在气的上面。我们看到的流星总是在天空中,而不是在地面,希腊人认为流星就是火,所以在气的上面。我们把石头扔出去,石头会往下掉,那是因为石头由土组成。我们在水里会沉下去,因为身体主要是由土和水组成的。在水里吐气,气泡往上冒,那是因为气的家在水上面。地球位于宇宙的中心,因为地球的成分是土,而土的家在宇宙中心。

物体的自然状态是回家,力才能改变它们的自然状态。比如桌子上的石头不会下掉,是因为桌子的支撑力阻挡着石头不能回家。石头掉在地上就不动了,因为它已经到家了,我们要推它,它才能再次运动起来。

现在大家都知道这个理论是错的,地心说是错的,茫茫的宇宙没有中心。但你千万别以为地心说的水平很低,在那个时代除了希腊还没有其他民族能够真正认识到大地是个球形,就算知道也是瞎猜的,而亚里士多德有着严谨的论据证明大地是球形。具体的论证这里从略。后来,托勒密对地心说加以修正发展,使其能相当精确地预测行星运行的轨迹。

3、形而上学

A、实体和属性

形而上学,其英文是metaphysics,即物理学之后,它追求比物理更普遍更本质的东西。这个词是亚里士多德的学生在整理他的作品的时候,首次提出来的。亚里士多德在这里不研究具体的事物,而是研究所有事物共有的东西。

先考虑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我们人类,有的是高个子,有的是矮个子,有的胖有的瘦,有的是男性有的是女性,……。尽管千差万别,但每个人都有体重,有身高,有性别。如果用亚里士多德的话说,体重、身高、性别这些叫做范畴,是每个人必须具有的。而范畴的具体情况,比如身高18,体重80公斤,男性,这些叫做属性。对男人这概念来说,体重多少,身高多少,这些都是偶然属性,性别男是必然属性,因为如果性别变了他就不再是男人,而其他的属性变化则不影响。对胖子来说,他的体重是必然属性。

亚里士多德的思路本质上和上面一样。他从所有的事物中抽象出十个范畴,即实体、数量、性质、关系、地点、时间、具有、状态、主动和被动。任何事物都有这十个范畴,缺一不可。比如苹果总是处于时间和空间中,即具有时间范畴和空间范畴;苹果总是有重量的,这是数量范畴。苹果总是处于和其他事物的关系之中,这是关系范畴。

这十个事物中,有一个范畴最重要,就是实体,其他范畴都必须依附于实体而存在。有了苹果这个实体,我们才能谈论它在哪里、它有多重、它是什么颜色,否则一切无从谈起。

    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引出一些有趣的问题。比如苹果的本质属性是什么,偶然属性又是什么?属性依赖于实体而存在,但实体是否依赖属性而存在?没有属性的实体能存在吗?一个苹果没有颜色,没有形状,没有硬度,它还能存在?实体和属性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

B、四因说

“解释这个世界”是科学的任务,但“怎样才算好的解释”是哲学的任务。在亚里士多德的时代,还没有科学理论,但他们也面临着同样的情况:要理解世界,以及判断什么才算是好的理解。

我们要懂一个事物,或者理解一个实体,光知道它的范畴是不够的。要真正弄懂它,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亚里士多德认为这需要懂得它的四种原因,才算是知其所以然,或者是真正理解了这事物。这四种原因分别是: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

以面前这张桌子为例,我们看看它的四种原因都是什么。它是由木头做成的,木头是它的质料因。工人对木头加工制造,让它成为了桌子,这是动力因。这张桌子是用来给我们放置物品的,这是目的因。这张桌子的形状是它的形式因。(桌子的形式因即我们把它归为桌子而不是其他事物的原因,这里假定它的形状决定了它是桌子。)

简而言之,质料因是构成事物的材料,形式因是区分它和其他事物的原因(有时又把形式因理解为事物的样子),动力因是使它成为该事物的原因,目的因即它存在的目的是什么。

质料和形式具有相对性,比如相对于泥巴来说砖头是形式,但是相对于房子砖头又是质料。亚里士多德还从潜能和现实的角度思考这个问题,泥巴是潜在的砖头,当它制造成砖头后,砖头就是它的现实,它的潜能实现了。这时砖头又是潜在房子。

亚里士多德这套理论是用生物学的思维来理解世界。目的因实际上是认为万事万物皆有目的。我们为什么要喝水?因为口渴了。类似地,天为什么下雨?因为它要滋润庄稼。这种有机论目的论的观点,后来被牛顿的机械论自然观取代了。潜能和现实也是借用生物学的观念。从生物的角度看,种子是潜在的大树,未来有不同的可能。在适当的条件下,种子长成大树,它的潜能变成了现实。亚里士多德把这些观念推广到一切事物了。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后很长时间人们都用实体、本质、质料、形式、质、量、可能性和现实性这些概念来理解世界。他们很少用到数学,对世界只是进行定性的解释。亚里士多德的信徒贬低数学的重要性,因为量只是十个范畴之一,而且不是最重要的范畴。直到近代科学革命,质量、能量、位移、速度这些概念才取代了它们,数学开始成为科学的语言。

4、目的论伦理学

A、幸福观

什么是幸福的人生呢?整天吃喝玩乐不用干活就是幸福吗,还是扬名立万出人头地才叫做幸福?又或者像雷锋一样,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中国人民大学周濂老师在他的课程《西方哲学智慧》中,提到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著名音乐人高晓松和蓝翔校长荣兰祥发生了争论,具体争论见图。

image.png

著名地产商潘石屹的点评:“都对,都很重要。如果天赋是棵大树,让它参天伟岸;如果天赋是朵花,让它绽放;如果天赋是草,让它把世界染绿。”这里潘石屹和亚里士多德可谓不谋而合。

亚里士多德为了教育他的儿子尼各马可,写了一本书叫《尼各马可伦理学》。在这书中他认为每个人天生具有不同的潜能,人生就是要将自己的潜能变成现实。如果你是刘翔,天生擅长跑步,你要刻苦训练跑出成绩;如果你是范冰冰,就要把电影拍好;如果你擅长做饭,就要好好训练烹饪技能,当一个出色的厨师。总之,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人人都有自己的潜能,你的潜能实现了,那你的人生就是幸福的;如果潜能没有实现,如同一朵花还没绽放就凋零,那你的人生就是不幸的。

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也体现了目的论思维:人生就是从潜能到现实的过程,而潜能是先天的,这相当于说每个人生下来都是要实现某种目的的。

B、公平观

谈完了幸福观,我们再来谈谈他的公平观。对亚里士多德而言,公平意味着给予每个人应得的东西。什么才是一个人所应得的呢?这取决于我们要分配什么。

现在有两个网球场,一个场地质量好一个质量差。有两拨人来打球,那么谁应该在好的场地打球,谁又在差的场地呢?两拨人争论不休。如果让亚里士多德来判决,他就让水平高的那拨人获得更好的场地。因为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网球场的目的,他认为好的场地应该配好的球员,如果配差的球员就是一种浪费。

上面这个例子来源于哈佛大学桑德尔教授的《公正》一书。他在书里提供了很多有趣的例子,下面是另一个例子。凯西×马丁是一名职业高尔夫球选手,他的一条腿有残疾,所以他不能在比赛场地上来回走动,要以车代步。这遭到一些球员反对,因为他们认为走路会带来疲劳,而马丁开车不走路,这样节省体力是不公平的。这事闹到了法庭,最后判马丁有权使用球车。法官认为高尔夫球的目的是用尽可能少的击球次数把球打进洞,运动中体力消耗很少,让马丁乘车并不会改变这项游戏的本质。你看,目的论在这里又一次发挥了作用。


科学花果山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55140-1201246.html

上一篇:诺特定理:对称性和守恒律——笔记
下一篇:人类起源于同一位祖先吗?回答关于线粒体夏娃的种种疑问
收藏 IP: 58.62.195.*| 热度|

6 郑永军 焦飞 陈志飞 强涛 姚小鸥 郁志勇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7 15: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