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化足迹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vnaiji 邮箱:naijilv@gmail.com

博文

“高被引”有感之二——为什么是这4篇? 精选

已有 3180 次阅读 2025-1-7 10:43 |个人分类:认知科学|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吕乃基

拙文“成为‘高被引学者是什么感受? 上传后,图书情报专家王启云老师光临并作专业评论(王老师评论全文请见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0844-1467136.html):

 

根据笔者对其理论与方法的了解。我来“解读”一下,供参考。

吕先生能入选,有实力,同时亦有幸运的成分(考察的是近10年发表的论文,吕先生的数量和质量均“正好”)。PCSI高于理论平均值的论文刚好5篇,高影响力论文是3篇。个人PCSCI值落在TOP1%区间(按照PCSI值计算方法,笔谈那篇个人分配到的PCSI值不多,但非常“有用”,否则不够5篇)。根据《学术精要数据库》,统计日期截至2024年09月31日,作者 吕乃基; 发表的期刊论文《大数据与认识论》的引证评价结果如下。总体影响力:文献总被引频次为 79,他引频次 79 ,文献他引频次在“哲学”领域排名前1%(12/9575) ,其中被北大核心期刊他引频次为 27 ,被CSSCI核心期刊他引频次为 24。

“2024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TOP1%”需满足:近十年(2014-2023年)发文的作者总PCSI位于初选作者范围的TOP1%(共有学者3万人,基线值为31.016);且近十年发表PCSI高于理论平均值(1.65)的论文不少于5篇;以及近十年至少发表1篇高影响力论文。

 

篇名                                                                

来源

被引频次

下载频次

PCSI        

PDSI

大数据与认识论                                                

中国软科学

14 09

79        

3115

41.861        

12.813

PCSI 高被引 高下载

“元宇宙与体育的未来”笔谈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2 05

31        

2487

6.712        

11.179

PCSI;高被引

大历史观视野下的人工智能                             

系统科学学报

16 04   

18        

712        

6.091        

4.687

高下载

后两篇分别为《人大复印资料》和《中国社科文摘》转载

人类认知-行为系统的演化与莫拉维克悖论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人大复印资料

20 06

        

13        

649        

3.420        

2.171

区块链4.0区块链与人工智能                           

系统科学学报

中国社科文摘

19 01        

27                         

2247

1.901

9.651

 

此表据王老师评论而制,以方便阅读。

十分感谢王老师精彩评论!让笔者知晓具体过程,以纠正之前的“感受,特别是指出其中的幸运之处,令笔者清醒。

回想近十年发表于正规学术刊物的论文共33篇,被选中5篇(如王老师指出,那篇“笔谈”实为笔者的幸运之神),笔者自主定题为4篇。

为什么是这4篇?

在产业界有0-1和1-100之说。前者创新性大,但风险与不确定性也大,后者虽有所创新,但局势已经明朗,市场确定。学术界情况类似,原始创新之初和者寡,实际上在曙光初现之时,甚至自己也不知路在何方。接近100的后续研究话已说尽,了无新意,同样乏人问津。大致位于1-10的区间或可拥有更大的学术领域,可以一抒己见,以及拥有广泛的读者群。这是选题之定位。

其实,笔者当时选题时并未意识到这一点,现在回想起来,被选中的这4篇论文竟然均属此类!具体写作时,尽量调集已有资源来论证创新点,以架起二者之间的桥梁,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架起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桥梁。

再者,提炼出简明扼要的“警句”,如区块链“我管人人,人人管我”,以及“顺之未必昌,逆之必然亡”等,也有助于读者引用与下载。

有必要强调,以上思考均属“事后”,当时的写作须全神贯注全力以赴,不可带有“高被引”等动机,否则即本末倒置。“高被引”只是静心和精心写作的副产品,在某种意义上,静心比精心更重要。再说,作者不可能揣摩和知晓读者彼时之心理,心无旁骛方为正途。

另,在写作时先定一个“小目标”或许是可行之路:被《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从而提升档次和增加阅读面。笔者那4篇文章中有2篇即属此类,或可为佐证。

行文至此,不禁又想起那篇“笔谈”。以笔者之心度之,通常作者们不参与笔谈,视之为额外事务,在评职称等事项中也不足为据。然而在此次评选过程中发现,笔谈还有一项功能,那就是参与者互相成就!笔谈的单个作者,所议所论势单力薄,然而要是参与者都认真而为,合成一篇笔谈,那就众人拾柴火焰高,堪比顶流之大作。

先生们,让我们学会做梦,这是19世纪凯库勒发现苯的六边形结构后,向公众讲演中的一句话。时至今日,或许可以向学者们呼吁,“让我们参与笔谈”,笔谈不仅是幸运之神。

最后尚需说明,以上仅根据笔者个案所思,有待被证伪,或进一步证实。

 

再次感谢王启云老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0844-1467721.html

上一篇:成为“高被引学者”是什么感受?
收藏 IP: 117.89.54.*| 热度|

12 许培扬 钟定胜 王涛 周健 雒运强 杨正瓴 汪运山 郑永军 张晓良 曾杰 刘钢 王启云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8 15: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