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maoch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ongmaoch

博文

读《庄子》10:《德充符》哲理意涵之1

已有 3007 次阅读 2022-7-25 05:57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读《庄子》10:《德充符》哲理意涵之1

《德充符》哲理意涵:

43. 真正的得道,其所得之“道”,就是万物的本真,这一本真不会随生死之类的大事而变化;即使是发生天翻地覆之类的变故,其本真也不会丧失的;万物之间各种关联可以发生改变,但其本真不会因之而改变;万物可以自然演化,但并不改变其本真。只有回归到事物初始的本真状态,才能认识其本质、保守其本质。如同,只能在静止的水面上才能照出人的真实形象,在流水水面上是无法照出其真实形象的。事物的本真状态,是万物认知自身本真、回归本真的最好参照。万物,惟有保有其本真天性,才能不因情势变幻而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44. 认识事物,从整体性角度来认知是至为关键的。如果只是从局部特征来认识事物,那么,就认识不到事物之间的一般规律。如同对于人体的认知,会认为“肝是肝,胆是胆,两者之间千差万别”。如果从整体性角度来认知,那么,万物都存在其一般规律,同样是对于人体的认知,会认为“肝胆是同一系统”。若能如此去认识事物,那么,就不会以外在的所闻所见来认知,而是以事物的本质(“道”)以及事物的内在和谐关系(“德”)来认知。

45. 对于自己遭遇的困境,要认识到是自身行为的必然结果,偶尔避过了这一困境,只能看作是命运的暂时安排。犹如后羿箭囊中的箭,射中目标中心,是必然结果,个别箭支没有射中目标中心,则是偶然结果。

46. 人与人交流的实质是心灵层面的精神交流,而不是外在的比较竞争。如同,手足完好者去嘲笑手足不全者,实质上那不是人们心灵层面的交流,而只是外在层面的比较。

47. 孔子并没有达到了“至人”的境界。他总是希望以一套似乎有理有据的说辞以获得治理者的采纳,殊不知真正的“至人”怎么会以这些外在的东西作为约束人类自身的桎梏呢?

48. 人们内心的桎梏,是人类长久以来以人为创设的观念对人们的认知刻下了难以磨灭的烙印,似乎成为了与生俱来的观念,难以解脱。

 

转摘自钟茂初:<庄子>新识及其生态文明启示》,光明日报出版社2022年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51036-1348651.html

上一篇:读《庄子》9:《人间世》哲理意涵之2
下一篇:读《庄子》11:《德充符》哲理意涵之2
收藏 IP: 117.13.12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0: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