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maoch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ongmaoch

博文

如何读懂和理解《易》之5:关于读懂《易经》的几个语文逻辑问题

已有 589 次阅读 2024-11-13 14:12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如何读懂和理解《易》之6:关于读懂《易经》的几个语文逻辑问题

如何去读懂和理解文字如此简略的《易经》?首先要对《易经》相关的若干问题有一个基本判断和认知。以下是对于《易经》若干相关问题的基本认识。

(六)关于读懂《易经》的几个语文逻辑问题

其一,从《易经》整篇来看,整体上应保持其一致性。即,所使用的同一概念,其内涵前后文应当保持一致;表达方式,前后文应保持一致;相关联的概念、表述,不存在相互矛盾。特别是,各卦都使用的“占断用语”,其含义在各卦之中应大致相同,不能出现较大的反差。如,“无咎”这一用语,在各卦中的含义大体上都应当理解为“某一行为不会带来与本义相悖、适得其反的影响或后果”,可因应各卦讨论问题的不同情境略作变化。另外,对于不同卦所使用的同一语句,应作出大体能够融通的理解。如,《坤卦·六三》有“或从王事,无成”之语句,《讼卦·六三》亦有“或从王事,无成”之语句,那么,对于这两个不同卦中的爻辞,就应当综合起来理解,以得出一个能够“通用”的阐释;再如。《同人卦·九五》有“同人先号啕而后笑”,而《旅卦·上九》则有“旅人先笑后号啕”,也应当综合起来理解,以得出一个能够“通用”的阐释。

其二,卦辞、爻辞的字词,要尽可能使用《说文解字》等文字学经典文献的释义。因为,《说文解字》等文献的作者,考察的是汉字的发展历史过程、汉字的类别结构、字与字之间的含义差别,其所作出的释义,客观性较强。多数情况下,更能够反映《易经》用字的本义。与之相对,两千多年来,众多《易经》释译者,对其用字的释义往往是选其所需,主观性较强,而失之于客观性。

许多字词,有多重含义,有其字的本义,也有其引申义,也有其作为“通用字”的含义。如,“命”,既可以释为“命运”,也可以释为“制令、号令”。在《易经》的阐释过程中,最终选定哪一含义作为某一卦辞爻辞的释义,只能通过上下文的逻辑关系来确定。如果,选定一个字词的某一含义,使得该爻辞语义与上下文逻辑关系顺畅、语义清晰,那么,该释义的选择就有其逻辑合理性;反之,如果,选定某一含义,该爻辞语义与上下文毫无关联,则意味着该字词所选释义是不恰当的,缺乏其逻辑合理性。

其三,对于卦辞、爻辞的简省内容,应合理“补上”以利于理解。如,每一卦,共有1条卦辞和6条爻辞。如果其中4~5条卦辞爻辞所论述内容较为明确且一致的话,那么,就可以合理去推测其他2~3条过度简略卦辞爻辞的含义指向;又如,如果其中4~5条卦辞爻辞的表述句式较为一致的话,那么,就可按照同一句式去合理推测其他2~3条过度简略卦辞爻辞所省略的内容;再者,如果,全文所使用的相同词语,对其内涵作出基本一致的阐释,那么,对于那些难以理解的卦辞爻辞,就可通过已经明确其内涵的若干词语,倒推出其意涵指向。也可以推测出,其卦辞爻辞中省略的关键性转折词语。例如,不少难以理解的卦辞爻辞,如果合理地补上“否则”“以避免”等转折性词语后,其论述逻辑就变得清晰,其论述语句也变得通顺。

其四,对于一些实词的理解,宜采用其喻意,而不必过于拘泥于词语字面含义。如,《噬嗑卦》之中的“灭趾”“灭鼻”“灭耳”,应理解为其引申的喻意“使之戒惧难行”“使之祖德受损(辱及先人)而戒惧”“使之后人受其影响而戒惧”,这样才能更确切地理解其所表达的哲理思想。再如,《睽卦》之中“见舆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该句可理解为“遭遇到所乘车拉车的牛被障碍物被牵绊住,无法行走,驱车的人也因此摔伤”,而不宜理解为“驱车人是一个受过劓刑刑罚的犯人”。《易经》全文中有诸多这样的例子,应当引起释读者的注意。

 

引文格式[1] 钟茂初. 中国古代朴素哲学思想解析及其生态文明启示[M].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23.

转摘自钟茂初: 《中国古代朴素哲学思想解析及其生态文明启示》,光明日报出版社2023年版。

https://item.jd.com/14076988.html

https://product.dangdang.com/29605248.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51036-1459846.html

上一篇:如何读懂和理解《易》之5:关于对《易经》占断语词的认识
下一篇:如何读懂和理解《易》之7:对《易经》新认识的若干例举
收藏 IP: 111.163.12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22: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