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maoch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ongmaoch

博文

教育部治理学区房,有无杠杆机制?

已有 3093 次阅读 2017-3-8 07:07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正在两会期间,教育部长表示:学区房实是“择校热”的副产品。义务教育普及解决了有学上的问题后,大家想进一步“上好学”,受更优质的教育。好学校、优质教育是稀缺资源,想要得到势必会有人想方设法来实现目的。校区房、学区房的问题就这么出现了,并且学区房、上好学校的资格又被市场化了,可以被经营和出售。结果导致很多人对教育产生了误解,认为学区房是教育带来的。但实则,它只是择校热的副产品。而择校热则是人们想上更好的学校,受更优质教育的必然表现。在解决了“有学上”问题之后,我们有义务给老百姓提供更好的教育,这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可惜做得还不够好。

部长介绍说,2014年,教育部多措并举,用综合治理的办法来啃这块硬骨头,其中“多校划片”就是突破口。热点学校、优质学校教育资源按一定的标准和规则,大致均衡地分布给这个城市的每一个片。从现有资源均衡分配着手,解决机会公平的问题。这几年的工作经验证明,资源配置均衡了,择校热才能逐步降温,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才能保证每个孩子受教育的权利,保证他们竞争机会的公平。

本博对此问题的看法是,近年来,各地政府出招为“天价学区房”降温,但却是越来越热。因此,要缓解“名校热”的问题,首先应该稀释优质教育资源,让名校资源也能像居住地那样流动起来,而不是让市民去追逐名校不得不手段百出。这些也都是老问题,只是多年来教育部门虽一直放话要教育均衡,却只见打雷不见下雨。让教育资源均衡,一种方法是通过师资的流动、换岗来实现,但这只是一种强制手段,缺乏激励机制

笔者主张:要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水平均衡化,最具有操作性的方法是:在义务教育进入新一教育阶段的升学考试录取中,对目前的名校学生适当扣分(声誉越高学校的考生扣分越多,在名校时长越长的考生扣分越多)。在此“规则”下,进入名校就未必能够获得正利益(反而可能获得负利益),这样,人们对于是否进入名校,就必须权衡利弊。进入名校就未必是最优选择

择校问题的解决,根本在于形成一个“杠杆机制”。在就学领域里,其收益就是“学生成绩”以及“该成绩可以获取的升学顺位”,其成本是什么?目前的各种治理择校政策,其成本都是外部性的(不是“拼爹”,就是“拼运气”)择校行为对其“收益”而言没有任何内在成本。如果对名校生扣分的话,则就是增加其内在成本,这样才能真正地起到权衡作用,这就是治理择校的杠杆,也是促使教育资源均衡化的杠杆当前,需要一定程度的矫枉过正。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51036-1038159.html

上一篇:建议CCTV分拆出真正的国家电视台
下一篇:“雾霾机理”只是科研课题,不是对策路径
收藏 IP: 111.161.173.*| 热度|

2 吕喆 黄仁勇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0: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