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跋集之9:《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导论
《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导论。
转摘自 钟茂初等:《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4年版。
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和水平,人类——自然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使得人类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些问题: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是不是无条件地存在?人类是否能够在生态环境完好条件下代代传承?人类以往及正在进行的社会经济活动对自身的生存基础产生了什么样的持续性的累积影响甚至是不可逆的永久影响?人类的需求是否会无限地增长并得到永远的满足?在未来的人类发展过程中所必需的资源是否可以永续性地取得?如此种种问题的提出和思考,反映了现实人类社会所存在的日益严重的“生存危机”、也反映着人类对是否能够“可持续”地存在下去问题的迫切性探索,这就是“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由来。人类永续生存传承、永续发展的愿望,与经济社会发展过程导致生存条件劣化之间的矛盾,是“可持续发展”所要讨论的核心问题。
自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提出之后,以“可持续发展”为对象的研究延伸到了各个领域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之中。“可持续发展”思想对经济学的传统认识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经济学各个研究领域从自身的研究对象出发而提出了相应领域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学问题。这就使得,基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研究广度也已经延伸到了经济学的诸多专门领域的具体问题之中,诸如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资源经济学、循环经济学,等等。这些问题或多或少都使“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学之间建立了这样那样的联系,或可统称为“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但目前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呈现出的是研究角度、研究对象、研究逻辑众多而庞杂的状态,应适时地寻求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经济学阐释范式,而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基本范畴和基本架构;在新的理论架构之下,归纳总结有关可持续发展的各种问题,探索可持续发展经济学问题的分析方法,针对现实发展探讨可行路径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理论基础。这是本书的写作目标及其基本结构。
本书按照内容的区别,分上篇、中篇、下篇。上篇以《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新阐释范式》为题,现代经济学建立在“经济规模远远小于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承载力”这一前提条件下的逻辑体系,随着社会现实背景的变化(经济规模达到如此庞大的地步,以至于经济活动所消耗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已经接近甚至超出了自然生态的承受能力),人类认识世界的哲学思想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是生态哲学和生态伦理哲学思想的出现),人类对于自古以来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评价同样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集中体现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理念的形成与实践),现代经济学理论适应现实的能力是有局限的,只适应描述经济规模尚不能对生态系统承载力构成威胁的经济活动。因此,经济学必然需要随着经济活动规模扩展到了生态系统承载力的边界而改造,要用一个适应范围更广的逻辑系统来适应现实。即,在可持续发展观念下,把“人类—自然关系”纳入经济学、拓新经济学视野,用新的逻辑体系对现实经济活动的各种问题加以阐释,从新的逻辑思路探讨现实矛盾的解决途径。
第一章,首先论述经济学必须从传统视野向可持续发展视野方向拓新的逻辑必要性,这是因为:(1)现代工业社会的经济活动规模已经扩展到了生态系统承载力的边界(人类经济活动突破生态系统多维临界,全球总生态足迹超过总生态承载力,人类经济活动面临资源危机和增长极限);(2)传统经济学理论及其实践是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关系恶化、人类生存条件劣化的重要根源(传统经济学理论内涵的假设条件:自然资源无限供给、自然环境无成本使用、经济增长无极限等,已经与现实状况相矛盾。长期的经济主义和消费主义实践主张、自然无价值的传统价值理论认识,已经导致了资源危机、生态环境破坏等现实后果。导致的实践后果)。在经济学现实背景发生变化的前提下,经济学理论的哲学基础、研究视角、研究范围都不得不相应地修正,经济学理论必须以生态哲学认识、生态伦理哲学、自然价值论为其认识事物的世界观,应修正牛顿—笛卡尔哲学所形成的经济学思想方法,在经济学之中引入“整体论”思想和适于“协调”的哲学方法。经济学理论必须适应人类可持续发展要求,将“可持续性”列为主题,承认“增长有极限”的前提,承认“自然价值”,修正“经济人”假设,重新认识“发展”的内涵。
第二章,在论述经济学视野拓新的基础上,论述本书作者对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提出的一个阐释范式。该新阐释范式的假设之一为:人类活动的价值追求为物质需求、人文需求、生态需求;该阐释范式的假设之二为:人类活动中的行为者为物质需求者、人文需求者、生态需求者。这两点假设是整个阐释范式的逻辑基础。有关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各种问题,均可在这一逻辑前提下得到推演性的结论。由此得出,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几个重要的新范畴:(1)物质需求、人文需求、生态需求的关系反映着配置效率、公平分配、可持续性的经济学范畴;(2)物质投入、人文投入、生态投入的关系是现实中制约经济增长的关键;(3)经济学分析中的利益主体包括:私人、群体、人类整体。
在基本假设的基础上,概括性地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思想是人类基于多种需求(物质需求、人文需求、生态需求)、多层面利益(个人利益、群体利益、人类整体利益)的考量,而权衡决定自身行为及行为关系的行为准则,而“可持续发展”即是在这样的行为准则下所有行为及其后果的总和。
按照新阐释范式,作者提出了经济学研究范围的拓展。不仅要完善“微观经济学”(以个人或企业为考量主体,以私人利益为考量对象)、“宏观经济学”(以国家或区域为考量主体,以群体利益为考量对象)、而且要建立“人类整体观经济学”(以人类整体为考量主体,以人类整体利益为考量对象,考察人类整体行为及其影响)。“微观经济学”,不仅要讨论广义的消费需求满足、广义资源的有效配置,而且还要讨论:私人、群体、人类整体之间的行为关系,私人利益与群体利益、与人类整体利益的协调。“宏观经济学”,不仅要讨论广义的总需求总供给均衡,还要讨论:社会成员微观行为的加总影响,全体社会成员作为一个整体的社会公平,群体之间的关系(竞争关系、贸易关系、相邻关系),群体利益与私人利益、与人类整体利益的协调。“人类整体观经济学”,是把人类整体作为经济活动主体来看待时,既要考察其作为一个主体的行为活动,也要考察全体人类的微观行为的加总影响,还要考察所有国家或区域的宏观行为的加总影响。应站在代表着生态系统利益、人类永续发展的利益、后代人利益的立场来规范全体人类和所有国家或区域的行为。人类整体观经济学应讨论:人类整体行为的协同性机制,人类个体活动影响的总量管理,人类经济活动规模的总量管理和区域管理,人类群体间的公平,人类代际关系的协调,人类整体利益与群体利益、私人利益的协调。
第三章,采用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新阐释范式对不可持续问题成因进行了剖析。提出:人类以物质投入、人文投入、生态投入来满足物质需求、人文需求、生态需求就会形成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类型,各种不同类型的人类行为,一旦超越自然约束条件,就会形成各种不同的不可持续现象,这是不可持续现象形成的第一种类型。私人、群体、人类整体作为人类活动中的行为主体,两两之间形成的行为者—承受者关系,这是不可持续现象形成的第二种类型。人类整体行为(生产范式、消费范式、技术范式等)强化地作用于生态系统,这是不可持续现象形成的第三种类型。
第四章,采用新阐释范式对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之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剖析。首先对可持续发展经济学问题进行了归纳:通过建立人类活动中的物质投入/人文投入/生态投入与物质需求/人文需求/生态需求间的关联关系,可以把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划分为若干不同特征的领域,在不同的领域里会出现不同的经济学论题(某一方面的需求与某一方面的投入不可超越一定的界限都会相应地形成某一专门的经济学论题)。尔后,着重分析了“经济人假设”的修正、资源危机与增长极限、代际公平、可持续消费、经济增长与生态维护的权衡等几个具体问题,并从新阐释范式出发、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作者的评述和见解。
第五章,采用新阐释范式重新讨论了“发展内含”,把“发展内含”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是本书作者的重要观点,也是本书的一个特色。逻辑出发点是:把人类各种层面上各种需求的改进作为“发展”的最基本含义。作者认为,“发展”必须具备以下特征:(1)“发展”是对人类需求满足程度的表征。“发展”或为物质需求满足程度的提高、或为人文需求满足程度的提高、或为生态需求满足程度的提高、或为各种需求满足程度的综合提高。所以“发展”不能只考察某一种人类需求(如物质需求)的满足程度、而应该考察人类各种需求的满足程度、各种“需求者”对需求的满足程度,“发展”应针对不同“需求者”群体的不同需求内含来确定不同的判断指标;(2)“发展”是对物质需求/人文需求/生态需求相协调的表征。人类各层次需求之间不是迭加的、而是递进式的关系。只有当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较充分的满足的时候,较高层次的需求才有意义。所以“发展”的内容是不能超越所讨论社会群体的需求层次的(由此可见,那种以欧美发达国家发展观为评价标准的发展思想和发展模式是不可取的);(3)“发展”是对物质需求者/人文需求者/生态需求者关系协调的表征。一个社会群体的“发展”不能损害其他社会群体的“发展”;(4)“发展”是对私人利益/群体利益/人类整体利益相协调的表征。在“发展”过程中,各利益层面(私人利益、群体利益、人类整体利益)应满足Pareto原则来实现共同“提高”及其关系的协调。在上述认识下展开了“发展”的完整含义。人类追求的各种需求在不同时间目标下所体现的“发展”是不同的。即,个人对物质需求/人文需求/生态需求追求在短期目标/长期目标/生涯目标下所体现的行为分别是:就业与投资、长远的财富获取能力、终身的生活安全及生活保障、休闲/娱乐及人际关系、个人修养与社会地位、社会平等与社会公平、环境质量与环境服务、生态环境的稳定、代际公平。国家或地区对物质需求/人文需求/生态需求追求在短期目标/长远目标/历史目标下所体现的行为分别是:短期经济好况、长期经济潜力、国家经济安全、人文发展及社会稳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民族强盛及文化传承、污染控制及生态经济、生态保护与生态恢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在讨论“发展内含”的同时,也对“贫困”问题进行了分析,把人类各种层面上各种需求得不到满足的状况作为“贫困”的基本含义。作者认为,“贫困”的内含包括:(1)“贫困”的表征之一是某种需求得不到满足,“贫困”或为物质需求得不到满足、或为人文需求得不到满足、或为生态需求得不到满足、或为多种需求得不到满足;(2)“贫困”的表征之二是各种需求关系的不协调,当低层次需求尚未得到满足时、超前地“追求”高层次需求也是一种“贫困”;(3)“贫困”的表征之三是追求不同的群体间关系的不协调,即使全社会平均福利有所改进、如果不损害他人利益的Pareto原则和关注最低层群体的Rawls原则得不到满足的话,也是一种“贫困”;(4)“贫困”的表征之四各利益层面(私人利益、群体利益、人类整体利益)关系的不协调,或者“群体利益”和“人类整体利益”得不到满足、或者实现一种利益时损害了其他利益。在上述认识下展开了“贫困”的内含。人类追求的各种需求在不同时间目标下得不到满足所体现的“贫困”是不同的,个人的物质需求/人文需求/生态需求在短期目标/长期目标/生涯目标得不到满足的状况分别体现为:生存贫困、能力贫困、风险贫困、精神贫困、社会贫困、文化贫困、环境贫困、生态贫困、代际贫困;国家或地区的物质需求/人文需求/生态需求在短期目标/长期目标/生涯目标得不到满足的状况分别体现为:国力落后、发展能力落后、资源危机、社会动荡、制度落后、文化落后、生态变迁、生态不可持续。
中篇,以《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为题。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阐释范式,与现代经济学相比,在价值认识、经济学研究视野、经济学基本假设以及经济学研究主题等方面,都有很大程度的界限突破。但并不排斥采用现代经济学的概念和方法来分析资源环境经济及可持续发展问题。本篇各章,尝试采用现代经济学的主要概念和主要方法:消费者行为分析方法、生产者行为分析方法、福利分析方法、博弈论方法、不确定性分析方法、外部性分析方法、公共品供给分析方法等,对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相关问题所作的分析,并借鉴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分析案例,探讨有关资源、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具体问题。
第六章,从经济学视角归纳分析有关生态环境的主要经济学问题。主要包括:(1)从研究对象角度可分为:生态环境的维护问题、生态环境损耗权的配置问题、生态环境的治理问题;(2)从核心要点角度,可分为:生态承载力问题、生态效率问题、生态公平问题;(3)从政策目标角度,可分为:经济-民生-生态效益的协调问题、各种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协调问题、生态环境政策的有效性问题。
第七章,从人类需求划分为物质需求、人文需求、生态需求的认识出发,探讨引入“生态需求”的消费者行为。由此导出:消费者生态需求的一般特征,消费者物质需求、人文需求、生态需求之间的替代或互补特性,由消费者效用币值而进行的生态价值评价方法(最大意愿支付WTP、最小意愿接受补偿WTA),消费者之间进行物质需求与生态需求的交换以实现Walras均衡的情形,资源环境税对消费者行为和市场均衡的影响,采用消费者剩余评估生态价值的方法(旅行成本法)等相关内容。
第八章,在“物质投入、人文投入、生态投入的关系是现实中制约经济增长”的新认识下,讨论引入“生态投入”的生产者行为。探讨分析:生态投入与物质投入的边际替代率,生态投入的要素需求特性,考虑生态投入的规模收益及范围经济(如循环经济的效益来源),考虑生态投入的Walras均衡的问题(如以生态资源生产物质财富的均衡),生态友好型产品供给中厂商的质量歧视策略等相关内容。
第九章,着重探讨了Pareto改进在可持续发展分析中的应用。分析了消费者之间物质需求与生态需求交换的Pareto有效配置,生态需求满足过程中的Pareto有效配置、Pareto改进与Kaldor改进等内容。
第十章,在“物质需求者、人文需求者、生态需求者之间,因他们间不同的行为方式和行为特征而形成不同的行为关系”的新认识的前提下,采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讨论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中的各种形式的人类行为关系。在静态完备信息博弈方法之下,讨论了“囚徒困境”式、非“囚徒困境”式等各式博弈的人类行为关系。在动态完备信息博弈与子博弈完美均衡的方法之下,探讨重复博弈与扳机战略等具体问题。在静态不完备信息博弈概念下,探讨了可持续发展中有关静态不完备信息博弈以及博弈机制设计的若干示例。
第十一章,在讨论资源利用、环境治理、生态维护等可持续发展问题时,常常遇到市场手段所无法发挥作用的情形,尤其是公共品供给和外部性问题。因为,环境治理、生态维护大多属于公共品,环境影响、生态影响也往往会外在地施加于其它群体。本章着重讨论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中的公共品供给与外部性问题。讨论了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中的公共品最优供给、公共品供给机制设计、连续型公共品的有效供给等问题,探讨了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中外部性问题的分析方法、外部性与Coase交易、外部性与Pigou税、正外部性等问题。
下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的新认识》为题。前文采用新的理论阐释范式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新的认识、并采用现代经济学方法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新分析,作者由此形成了对许多可持续发展及其相关问题的新见解,对既有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或作批判或作修正或作新视角的探索。如,对所谓“经济与生态双赢”、“环境Kuznets曲线”、“绿色GDP”等认识,本书作者对这些问题就有了新的认识。或许,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能够由此而有所推进。在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新的认识体系下,作者对相应的实践问题也形成了若干新的主张。
第十二章,阐述了作者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若干新见解。分别从“第一生产要素”演进、“庞局机理”、“成本外部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辨析的视角,对工业经济(资本经济)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展开了成因和机理分析。这些分析,对现实的可持续发展有启示价值。(1)从“第一生产要素”的视角来看,可持续发展过程中,①对于尚处于“资本积累”时期的区域应当有意识地防范:为了经济快速发展,短时期内大面积地毁灭性地利用某一自然资源(如森林资源的毁灭性开发、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掠夺性利用、不顾后果地对自然矿产资源的开采等);②对于一些较为发达的区域,则应防范一些新的生态环境问题,如,新技术的应用可能给生态系统带来的不确定风险。(2)从“庞局机理”的视角来看,可持续发展中,①从政策逻辑方面彻底修正“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无限供给”的认识,形成各层面经济主体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损耗配额”;②应使经济增长的“信念”和“预期收益率”来源于“生态效率的提高”,而不是“要素的无限扩张”;③以低碳低耗“替代性”作为维持经济活动“规模”的主要路径;④在生产和消费领域寻求有助于低碳经济活动中的“收益率—规模扩张的正反馈循环”。(3)从“成本外部化”的视角来看,可持续发展中,①从制度上防范各种形式的成本外部化转嫁为生态环境的损耗;②从理念和制度上防范各种促进经济增长措施强化生态环境损耗的强化;③从理念和制度上防范各种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强化生态环境损耗的强化。(4)从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辨析的视角来看,可持续发展中,①以“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为依据的“先增长、先污染,后治理、后改善”的发展思路,应予摈弃,因为,从中长期来看和从全域角度来看,得不偿失;②“经济-环境的双赢”的思维也不可取,因为在全域范围内难以实现。所谓的“经济与环境的双赢”多数来自两种途径,或是“损人利己”,即:通过损害他人的经济利益或环境利益来实现;或是“自欺欺人”,即以某一种生态风险的方式,把生态环境破坏的危险遗留给未来、他人或后代。
第十三章,从“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整体观”视角,对可持续发展的全球价值展开了探讨和分析。(1)“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下可持续发展,其内涵,一是追求人类作为一个整体的共同利益,二是维护全球生态系统的完好性;三是追求人类各世代间的代际公平。(2)“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认知主体与践行主体。在这一认识下,可知:①全球性的绿色核算才有意义;②全球范围的库兹涅茨环境曲线未必存在,全球一体地进行生态—经济利益的权衡才有意义;③“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的代际公平才有意义。(3)超越工业文明,应从“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协同构建生态环境问题的全球性规制。如:①全球生态环境影响的总量管理;②经济规模的总量管理;③协同性制度机制;④代内公平和代际关系的协调;⑤共同体利益与国家利益、个体利益的协调。(4)“人类整体观经济学”,要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可持续发展奠定理论机制。如,①要把维护全球生态系统可持续性作为各主体利益追求的基本约束;②要把“自然价值”作为人类经济活动与生态利益的重要权衡理据;③要从人类整体利益角度考察各种经济活动的系统效应;④对于以生态系统为对象的外部性完全内部化;⑤要从“全球性公共品”角度确立各利益主体的生态责任。
第十四章,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学理分析、“生态可损耗配额”的理论意义、经济-环境的“权衡”“制衡”关系、生态环境规制制度的有效性等视角,阐述了可持续发展政策理论基础。(1)“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下,全域及区域应当遵循的发展准则可归纳为:①“最小安全面积”准则;②“生态功能区红线”准则;③“资源消耗与环境损耗的承载力约束”准则;④“生态承载力的人口经济规模约束”准则;⑤“全球生态系统安全的贡献”准则;⑥“生态环境公平与生态贫困治理”准则。(2)“生态可损耗权”的配置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机制。只有建立了“生态可损耗配额”制度,才能有效地形成“排放权”等“生态品”的价格与交易,进而才能提高“排放权”等的使用效率。“生态可损耗配额”的初始配置,是生态公平(各地区、各群体公平地拥有“生态可损耗配额”和有效率地使用“生态可损耗配额”)的重要内容。(3)从生态环境规制有效性的角度来认识环境保护制度的构建,应以形成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规制“制衡关系”为主要制度取向,逐步取代传统的多目标“权衡关系”思维。“制衡关系”取代“权衡关系”,也应成为环境保护制度构建的政策逻辑。(4)从博弈均衡的角度来分析,可以得出:为达到威慑和制约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目的,生态环境规制的有效政策是“对查获的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实施重力度的处罚”。“较轻的处罚力度”和“加大查获率”都不能起到有效的作用。对于风险中立或风险偏好者,则必须采取“提高查获率”与“提高处罚力度”双管齐下的对策,才能有效。
第十五章,基于全书的分析,提出了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主张。主要包括:经济社会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相衔接方面的若干政策主张;可持续发展机制构建方面的若干政策主张;推进绿色发展方面的若干政策主张。
本书对“可持续发展”问题所作的探讨,在经济学理论方面、可持续发展研究方法方面、推进可持续发展政策基础方面有所推进,是写作的出发意图。作者自认为,在以下几方面的研究中有所进益。
本书的理论意义以及有一定理论价值的探索在于:采用一以贯之的逻辑,从一个系统的、全新的视角,阐述了可持续发展及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逻辑基础;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可能导致的各种“不可持续”问题、成因、解决途径作出了全面的解析;对人类社会经济关系可能引致的各种可持续发展经济学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归纳,并从同一逻辑出发对其中的若干问题展开了深化的分析而得出了一些富有新意的认识;以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对“发展内含”和“贫困的内含”作出了完善性的剖析。
本书在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方面:以物质需求者、人文需求者、生态需求者为逻辑基础的人类关系分析方法,对于讨论“经济人”关系以外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似有所裨益;以私人、群体、人类整体分别作为行为者和承受者对有关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分析,在该类问题的研究方法方面某种意义上来说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在引入微观经济学方法和借用既有示例对有关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研究方面,使得可持续发展问题与经济学方法有了较紧密的结合,尤其是引入博弈论对人类行为关系所引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引入不确定性方法对环境治理政策有效性的研究。
本书所作的探索对现实经济问题的实践意义在于:理论分析为探寻各种“不可持续”问题的起因和寻求根本性的解决方略提供了思路;理论上对“环境Kuznets曲线”、“绿色GDP”、生态功能区“谁污染谁负责”等既有观点的质疑,为实践中制定相关问题的解决政策有一定的警示作用;理论上对“发展”及“贫困”内含的全面分析,也为实践中所应解决的“发展”提供有针对性的方向;基于理论分析提出的经济-环境“制衡关系”为主要制度取向、以生态效率提升作为环保产业支持政策的确立依据、以“消费碳票”机制倒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转变、所有权分散化强化重要生态功能区“永不开发”等,对现实的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政策参考价值。
对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及其在中国的发展,本书作者有以下基本认识。
要认识“可持续发展经济学”,首先思考的是人类追求“可持续发展”的逻辑基础是什么?引导人类行为的人类需求,而人类需求又可划分为“物质需求”“人文需求”“生态需求”,正是这三种需求引导着人类的经济行为、社会行为、可持续发展行为(亦即生态文明建设行为)。其中,我所认识的“生态需求”,并不仅仅是指人们对宜居环境质量的需求,更主要的是指每一个人类成员对于人类世代永续传承、对于地球生态系统永续完好的意愿,亦即,人们为满足这一愿望而适当减少其物质需求的意愿支付。“生态需求”即是:出于对人类整体的存续与发展的目的性,人类成员对人类整体利益、后代利益、地球生态利益的关注 。在“物质需求”“人文需求”“生态需求”的框架下,继续思考“不可持续”问题的成因是什么? 人类活动无疑是以一定的投入去满足其各种需求,人类满足需求的投入也可划分为“物质投入”“人文投入”“生态投入”,“物质投入”就是平常所指的固定资产、资本、劳动等,“人文投入”是指技术、管理、制度等,“生态投入”则是经济活动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损耗。过度的投入以满足过当的需求,无疑就是“不可持续”问题的成因和根源,要想解决现实中的“不可持续”问题,其根本途径就是:投入必须有约束的,需求满足必须有节制!接下来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在“物质需求”“人文需求”“生态需求”的框架下,经济学应有什么样的改进?很显然,以“理性经济人”为假设的主流经济学,实质上就是单纯讨论以物质投入满足物质需求的经济行为,其讨论的行为者就是以满足物质需求为惟一目的的“经济人”,其讨论的行为者关系就是“经济人”与“经济人”之间的关系。然而,在引入“人文需求”“生态需求”的情形下,经济学所应讨论的人类活动就是以“物质投入”“人文投入”“生态投入”去满足“物质需求”“人文需求”“生态需求”的各种活动;所应讨论的行为者及其关系,就是“物质需求者”“人文需求者”“生态需求者”两两之间的关系 。与此同时,还应思考的一个问题是,主流经济学抽象的“理性经济人”通常是以“私人”(消费者个体、生产者个体)的组织形态来认知的,这对于单纯描述人类满足“物质需求”的情形是适用的。然而,延伸描述人类满足“人文需求”的行为,其行为者的组织形态往往是“群体”,描述人类满足“生态需求”的行为,其行为者的组织形态则是“人类整体”。实质上,就是将经济学划分为讨论“私人”行为关系的“微观经济学”、讨论“群体”行为关系的“宏观经济学”以及讨论“人类整体”行为的“人类整体观经济学” 。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学,实质上就是“人类整体观经济学”。不难得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作为行为者的“人类整体”概念有着共通的内涵 。再进一步思考,经济学的主题会因之而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主流经济学主要讨论的是资源的“配置效率”问题,对福利的“公平分配”问题也有所关注。也就是说,“效率”和“公平”是传统经济学的两大主题。而适应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学,就不得不面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问题,亦即,为了维护人类生存基础的地球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必须给出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不可突破的界限,这就是经济学所必须首先讨论的基本前提,即“可持续性”问题。“可持续性”问题在经济学中最主要的体现就是“经济总量规模的限制”。如同环境经济学家E.Daly所作的一个比拟,船只的装载,首先要考虑的是船只及其运航条件可承受的最大承载量,而后再去考虑如何更合理地“配置”才能使船只运载得更有效率。由此可见,可持续、效率、公平是经济学讨论的三大主题 。
要认识“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最根本的就是要把握“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内涵。可持续发展,就是“人类赖以生存传承的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得以保障前提下的发展”,也就是说,人类经济社会发展,要以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可持续作为其前置约束条件,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人类生存和发展获得一个长期稳定完好的条件,才能使后代人的长期发展能力得以持续。在这一认识下,就可很好地理解“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内涵,那就是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纳入到其他经济学之中。“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纳入到政治经济学,则得出:生产关系不仅要适应生产力水平,而且还要考虑自然生态系统对生产力的承载能力;该理念纳入到宏观经济学,则得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要以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作为其前置约束条件,在此基础上去确定其发展目标及发展政策;该理念纳入到微观经济学,则得出:要在保障生态环境“可持续性”的前提下,去确定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行为选择;该理念纳入到发展经济学,则得出: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的发展进程中,要先行考虑到伴随经济增长的生态环境影响,不应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主要讨论的是生态环境要素使用过程中的经济性,生态环境问题治理过程中的经济性,而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主要讨论的是将生态环境因素纳入的各类经济学问题。
在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背景下,对可持续发展经济学而言,一方面,纳入的各类经济学问题之中的生态环境因素的权重显著地提升,任何一个理论性的或应用性的经济学问题,都势必将生态环境作为重要因素纳入其讨论框架之中。因此,这一经济学的作用地位也就凸显了出来;另一方面,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污染治理攻坚战等实践活动的推进,为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提供了鲜活的案例,也为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理论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实践基础。
要不断完善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可从两个关键方面入手。一是,针对现实,从现实发展实践凝练出深化的理论认识、理论概念和理论逻辑;二是,在既有研究和现实发展的基础,提出逻辑完善的理论框架,确立这一经济学的分析范式和研究范围,明确其提出政策主张的逻辑基础;三是,充分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本质目标是:全球经济活动,必须在全人类赖以生存传承的地球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得以保障前提下进行和发展,因此,应当把“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纳入到全球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之中,使之成为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使之具有国际学术话语权价值。
引文格式:钟茂初. 可持续发展经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4.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00: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