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maoch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ongmaoch

博文

序跋集之6:《可持续发展的理论阐释》后记

已有 142 次阅读 2024-12-4 09:39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序跋集之6:《可持续发展的理论阐释》后记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阐释2004.jpg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阐释——物质需求、人文需求、生态需求相协调的经济学》后记。

转摘自  钟茂初: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阐释——物质需求、人文需求、生态需求相协调的经济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版。

 

本书是在我的博士论文《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理论阐释与实证分析》的基础上修改和拓展而成的。自15岁从南方丘陵山村走进南开大学物理系的课堂、到今日经济学博士学位的获得已是39岁中年,仿佛瞬间走过了人生中的25年,时序流转、世事匆匆,确让人莫不有白马过隙之慨。历长年之学术修业,感触良多,五味杂陈。值当学术思想和人生哲学较为成型之后的此部著作出版之际,谨以此篇“散”文记之,是为后记。

学问之事,在于学、在于问。任何学术思想的形成都必然得益于前人的研究基础和学术同行的学术启发。如果拙著在这一研究领域中有些须进步的话,那么首先得益于此。在博士论文的选题、写作、修改、评阅、答辩等过程中,得到了众多知名学者和学术同行的指教,受益匪浅。指导教师陈宗胜教授以其在学术研究中孜孜以求的勤勉精神和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学术风格潜移默化地引导着论文的完善;作为同行专家评阅人的易纲教授(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李晓西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所)、杨瑞龙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黄泰岩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郑红亮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等都对论文中创新性的见解给予了充分肯定的评价,并提供了中肯且极具参考价值的意见;作为答辩委员的逄锦聚教授(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黄泰岩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刘迎秋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柳欣教授(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等对论文中有关人类——自然关系的研究给予了“具有开创性”这样的评语,所提出的答辩问题也对本人更全面更深刻地把握这一学术课题具有启迪性作用;此前在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的一次双周学术讨论会上、专题就本文的基本观点进行了开放性的讨论,周冰教授、曹振良教授、熊性美教授、季任钧教授以及与会师生对笔者所持论点进行了评论并提出了许多精到的学术意见,对本文后来的研究起到了建设性的作用;论文写作期间,笔者曾在日本各地与松岗俊二教授(广岛大学)、和田喜彦教授(札幌大学)及山田良玲助教授(札幌大学)、室田武教授(同志社大学)等进行了当面交流,还与植田和弘教授(京都大学)、藪谷あや子教授(人间环境大学)通过email进行过多次交流,基本观点得到了他们的赞同,在与他们的交流过程中受到了不少的启示。在此,一并对他们的学术帮助和学术启迪表示深深的谢意。当然,还要对列在本书参考文献中的作者和未能一一列出的学者表示深深的谢意,他们先行的学术研究对本书完成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值得特别提出的是美国生态经济学家Herman E.Daly,他诸多非主流经济学的思想对本人的学术见解有着深刻的影响。

学问之事,在于持恒、在于深邃。清末学者王国维在其《人间词话》中谈及致学问的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众人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番作文,更有一层新的体验和理解。从众多的文献、众多的学说之中摸索探寻自己的切入点,无数可能的探索方向,或构建理论或解剖现实、或广远宏论或深邃探微,如何拿定主意,全凭把握题目的兴趣、信心和理论根基,这或可算为“登高望路”之境;经年历日地埋首于书卷中、夜以继日地端坐在书桌旁,熬得“青丝初着雪、眉上现刻痕”,或算是“为伊憔悴”之境;冥思苦想、痴痴思索之时,对所探讨问题豁然之间有所感悟、豁然之间得到一个圆满的解释、豁然之间对一系列问题有了融会贯通之感,心间油然升起一丝快感,此乃做学问之最大乐趣,也算得入“蓦然发见”之境。历此四年,求学问之苦、之艰、之甘,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学问之事,或感悟生活、或阐述生活。学问之于人生、人生之于学问,相辅相成。学术思想的根基肇起于自身人生经历的人生感悟,而学术哲学思想形成后又必将深深地影响此后的人生行为。写作期间,应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The Japan Foundation)的邀请,在大阪的关西国际中心进行为期半年(20032月—8月)的研修活动,这对我来说是一个不错的学术经历。在那里,极为难得的是:我们来自16个国家的20名青年学者共同聚集在第17个国家,朝夕相处,操着都不是母语的第3种语言问候、交流、开玩笑、甚至争执,尽管我们是各自不同领域的学者,但这样的交流之于精神世界、之于学术思想、之于人生感悟都含极丰富的养分。如此一段经历,使我身处其中真实地理解着人际、民族、文化、社会、国家、信仰等诸方面的异同,也让我更感性地同时也更深刻地理解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社会与社会、人类作为一个整体、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及其可能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将长久地记得这些同事和朋友,他们是:罗马尼亚大学的萝迪喀女士(Rodica Monica Frent),法国波尔多大学的布诺瓦(Benoit Jean Rollandeau)、保加利亚索非亚大学的娜迪娅女士(Nadia Svetlozarova Kalpaktchieva)、塞尔维亚和黑山的贝尔格莱德大学的笛薇娜女士(Divna Milivoje Ilincic)、土耳其安卡拉大学捷珲(Ceyhun Baltaci)、乌克兰基辅大学的安德列(Andrii Bukriienko)、俄罗斯远东国立综合大学的迪马(Dmitri Maximovich Zaitsev)、蒙古国立科学技术大学的哈丽女士(Khaliun Enkhbayar)、吉尔吉斯国立民族大学的雅可茜女士(Jakshylyk Bukarbekovna Akmatalieva)、越南国家人文社会科学中心的黄堂文(Hoang Thanh Vong )、越南河内大学的阿映(Phan  Anh Cao Nhat)、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的朴映坤(Park Young Gon)、韩国釜山大学的洪哈娜女士(Hong Kkotnim)、新加坡大学的萨特什(Satesh Kumar Samyraja)、厦门大学的赵叶珠女士、加拿大里贾纳大学的雷蒙(Raymond Phillip Ambrosi)、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的大卫(David Lionel Lewis)、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的埃米女士(Amy Haruko Sueyoshi)、巴西圣保罗大学的爱丽亚娜女士(Elaine Toshie Korogui)。我对以下几位的印象更为深刻。来自越南胡志明市的阿映,人缘极好,无论男女、欧人亚人,都喜欢寻他玩笑,他从不着恼,只是憨憨地一笑,从他那里可以读到一种未曾开化的纯真;来自法国波尔多布诺瓦,自称是来自法国乡下的穷小子,既有着法国人固有的浪漫、又有无拘无束的个性,常常因为孩童般的举止引得众人发笑,而在他看来那一切都是天然的“自然”;来自加拿大蒙特利尔的大卫,常常和他人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最爱做的一件事就是把食厅里的桌子拉到一起摆成一长溜让我们20个人聚在一起边吃边聊;来自加拿大里贾纳的雷蒙操着一口流利的中文,说话时常常把英文、中文、日文混在一起说,说着说着自己也乐了,自言自语道“乱七八糟”,他是中国梅花拳一门派的入室弟子,在日本表演武术常令我这个中国人自感惭愧;来自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的萝迪喀虽然是欧洲人的长相,却修得一副传统东方女性的气质,对于东方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甚至有点崇拜,她坚持练了多年的书法、很显然她已经把书法作为修身养性的重要方式了;而保加利亚的娜迪娅、贝尔格莱德的笛薇娜、吉尔吉斯的雅可茜,漂亮、快人快语、嗜聊,看到她们在一起就会让人觉得全世界女性都会有共同的话题:巧克力、冰激凌、身材、服饰、减肥、等等。如此多元而多彩的一个群体,丝毫不因我们的参差不一而矛盾蜂起,反而因为相互间的友善包容而显得那样的和谐。这岂不正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最恰切的图景。由此,大而广之地推想,在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世界丛林里,原本自然构成了一个多彩而和谐的世界图景,反倒因为想当然地推行一个齐一的主流价值观、使得世界冲突不断而失去和谐的色彩,这不能不说这是人类追求至善化(最大的效用、最快的发展、最高的效率、最公平的分配、最合理的制度,等等)的一种悲情结局。

此次研修活动中,我先后访问了日本多所高等院校——九州大学、福冈大学、广岛大学、冈山大学、同志社大学、龙谷大学、北海道大学、札幌大学、小樽商科大学。不仅与多位日本同行专家进行了学术交流,同时也领略了日本列岛从南到北的多个地区的风光。最让我感到印象深刻的是两个地方:一个是广岛和平纪念公园,另一个则是北海道大学植物园。广岛是被原子弹炸过的城市,那里留有一些被炸后的遗迹和纪念碑、馆,战后经济的繁荣和城市风光的恢复依然无法掩饰和修复广岛人内心深处的创伤,正值伊拉克战火乍起之际,走过那里陡然生起一种伤感:和平多好,何必惹起那么多战争;更让我感慨的是北海道大学植物园,北海道大学(也简称为“北大”)的前身是一所农业大学。校园里有一个植物园、一个观光农场、一小片森林。这在北海道首府札幌的闹市中心保留着这些是很难得的。特别那个植物园,自北海道开拓以来就一直保留了下来,已有百五十年的历史,里边既有古树参天、又有灌林丛木,既有各种花草植物、又有热带植物的温室,还有各种动植物的标本和博物馆。真是一个绝好的自然与人文景致。流连于这个历经百多年依然生机勃勃的大学植物园,不禁吁嘘。

此次研修期间,正值SARS肆虐蔓延和伊拉克战争伊始之时,尽管我们身处风平浪静的濑户内海的大阪湾,但依然深切地感受到了那种惨烈。由此可见,当人类只看到短期的利益、只看到自身周边的利益、而没有看到人类作为一个整体的利益及危机时,这个世界也就越来越接近一个险境。大到国家之间国力及势力的竞争、中到地区间发展的争位和企业市场及利润的争夺、小到个人日常生活中对汽车房子的攀比,如此种种无不对人类的永续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学问之事,或为信念、或可践行。常言道“文如其人”、“人如其文”。总思量,“可持续发展”既是全球大事和族国大事、同时也是升斗百姓的生活小情。“可持续发展”也罢、“尊重自然”也罢,无非是一种生活态度,其实质就是在大大小小的行为中秉持着善待他人、善待生物、善待自然的理念。“可持续发展”决不只是西方人的生活方式,更不只是发达国家人民的生活方式,中国有古话“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对于“可持续发展”或亦适用,如果人人都存有这样的念头,那么“可持续发展”或许就是可希冀的!                                                       

本文作于2005年7月。

引文格式:钟茂初.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阐释——物质需求、人文需求、生态需求相协调的经济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51036-1462869.html

上一篇:序跋集之5:《庞氏经济学与全球经济危机》后记
收藏 IP: 125.36.116.*| 热度|

1 宁利中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5 02: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