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zd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engzd

博文

[转载]黄河:治理简史(段棒棒)

已有 541 次阅读 2024-9-10 10:38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文章来源:转载

黄河:治理简史 

2020-07-14 15:37

段棒棒(方塘智库黄河文化研究中心见习研究员)

0、引言

从历史进程来看,黄河治理从最初简单的围堵决口,到后期的整体规划,显示出人们对黄河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因此黄河治理思想在历史进程中动态化发展,有高峰也有低谷。我们认为,主动选择河道的治理思想拥有更为宽广、远大的视野,因为它是跳脱出现有河道后的全新河道规划,且涉及到地理测算等知识的综合运用,因而成为黄河治理思想的一次升华,拓宽了黄河治理的格局。

我们还认为,黄河治理史就是一部正确看待泥沙的思想史,黄河泥沙淤泥导致黄河不定期的决口改道,人们在一次次与洪水抗争中渐渐摸清了这一规律,并在治黄实践上一步步掌握了黄河泥沙治理的技术。现阶段黄河治理技术越来越发达,洪水防范措施越来越多,但人们治理黄河的目的却是和古人一致的,治理黄河的思想也是和古人一脉相承的,希望古人因技术所限而无法根治的泥沙问题能够在不久的将来得到彻底根治,洪水治理的思想也能再上一个台阶。

1、黄河治理思想高峰初显

说到黄河治理思想的第一个高峰,非汉朝莫属。汉武帝亲临一线指挥将军以下官员亲自参与治理瓠子口决堤,也提到东汉王景治水取得黄河安流800年的壮举,除此之外,汉朝还有一位治黄人物,其治黄思想对后世影响颇深,争议尤大,他就是西汉哀帝时以治黄三策而留名青史的贾让。

当时,黄河频繁决溢,河道负责官员上书,“宜博求能浚川疏河者”,这时贾让上书应征,提出了有名的上、中、下三策,这是保留下来最早的一篇系统规划的治河文献。上策是“徙冀州之民当水冲者,决黎阳遮害亭,放河使北入海。”即迁徙黄河流域居民,主动调整黄河流向,以拓宽黄河河道;中策是在黄河东面堤防和西面高地修建水门,洪水期间开西门分洪,旱季则利用黄河水放淤;下策就是不断修复增加堤防。贾让认为上策若能实现,则可“河定民安,千载无患”,中策若能实现则可“富国安民,除害兴利,支数百岁”,下策则是“劳费无已,数逢其害”。

关于上策迁移黄河部分流域居民,原因是当时“大汉方制万里”,地域辽阔,可耕未耕之地尚多,移民并不十分困难,用不着“与水争咫尺之地”,且能“出数年治河之费,以业所徒之民”,最重要的是河道调整后能保证黄河“左右游波,宽缓而不迫”。尽管这是个好方案,但其对故土重迁的百姓来说依然牺牲很大,日后随着黄河流域人口的增加而代价更甚,故而这一方案在日后显得越来越不可行。

因此关于贾让的治河三策,后人虽一致认为其在治黄史上十分重要,然争议颇多,明清时期尤甚,比如明代邱浚认为“古今言治河者,皆莫出贾让三策”。清代夏骃亦言:“虽使大禹复出于此时,亦未有不徙民而放河北流者,安得不以为上策哉!”。靳辅则一语中的地说:“有言之甚可听而行之不能者,贾让之论治河是也”。

我们认为,贾让客观总结了堤防发展史后,明确洞见到一味在疏洪固堤上下功夫解决不了黄河治理的根本问题,故而提出了一整套系统治理黄河的方案。从这一点来看,贾让的治河三策在黄河治理思想史上无疑是一座高峰。

2、黄河治理思想格局提升

黄河的特点是“善淤、善决、善徙”,即黄河治理不善的最终后果是挣脱出原有的河道,由此渐渐有学者指出与其被动等待黄河改道,不如主动为黄河选择一条合理的河道。于是为黄河选择一条合理的河道成为人们治理黄河的一项热议内容,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部分内容,我们先大致了解下黄河河道的历史变迁。

黄河决溢范围北到海河,南达江淮,根据河道的主要流向,黄河河道的历史变迁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①从春秋战国至北宋时期,黄河以北流为主,主要流经河北平原中部由渤海湾入海。②从南宋至清咸丰四年,在滑县决口的黄河汇入泗水、济水,夺淮南入黄海,且河道时常小范围变动,后来迁徙不定的河道经明代潘季驯治理才基本固定(明清古道)。③清咸丰五年,黄河在河南兰考决口,汇入大清河,由山东利津重入渤海。

北宋期间,黄河灾害大大超越前代,河道变迁十分剧烈,决、溢、徙都创造了有史以来的新纪录,再加上北宋京城处于黄河下游,河患与统治者的利害关系紧密相连,宋王朝对黄河的治理相当重视,而其中犹属黄河河道选择最受朝臣重视。比如宋仁宗时期,朝廷一派主张黄河北流,另一派则主张恢复故道,使黄河东流(北宋时的“东流”在宏观层面的“南流、北流”中仍然属于北流的一种),在东流与北流之争中,欧阳修的论述十分精彩。欧阳修认为朝廷用兵日久,国乏民疲,以三十万之众开一千余里长河,不但人力、物力不允许,还会引起流亡盗贼之患,而且黄河下流淤塞,河水已弃之高地,贸然回流则断不可取。后来宋仁宗没有听取欧阳修的意见,结果回河以失败而告终。

清朝咸丰五年以前,黄河与淮河、运河交汇入海,由于黄河水强而淮水、运水较弱,经常引起黄河水携泥带沙向淮河倒灌,造成黄淮下游水灾频发,运河淤塞,以致漕运受阻。道光十一年二月,林则徐擢升为东河河道总督,他根据南高北低的河势和治河的实践经验,在借鉴前人治黄经验的基础上指出“欲救江、淮之困,必须改黄河于山东入海”,即提议将黄河改道北流沿大清河入海的设想。在他提出这一设想后不到20年,黄河就发生了咸丰五年的大改道,其行经路线与林则徐的设想完全相同。

3、黄河治理思想核心聚焦

黄河河道变迁其实是黄河泥沙在河道内日积月累下的一个无奈选择,故而历史上黄河河道每发展到一定阶段或长久失修,都会导致淤沙堵塞,影响漕运,并最终决口改道。因此,黄河治理的根本并不在于选择一时合适的河道,而是要把重心聚焦在解决黄河泥沙在中下游沉积的问题,而历史上治沙理论的集大成者实乃明代潘季驯的束水攻沙理论。

潘季驯以束水攻沙理论为人称道,明万历五年间,黄河在崔镇决口北流,当时主阁的张居正举用潘季驯主持治理黄河、淮河、运河。潘季驯实地考察后提出,黄河故道年久淹失,即使疏浚恢复,河床深广已不能达到现今的河道运输要求,但决口必须堵塞,于是采用“筑堤防溢,建坝减水,以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方法。考虑到淮河水清的优点,于是采用筑高堰的办法增加淮河水势,借淮河的清流,逐刷黄河的浊沙。这一黄、淮、运并治的措施解决了水患和漕运问题,特别是黄河两岸的堤防工程、清口与洪泽湖地区三河交汇的枢纽工程,得到了系统整治。后来潘氏的治水思想和理论汇编成《河防一览》,其集中阐述了潘季驯“以河治河,以水攻沙”的治河主张,这本书随之也成为我国16世纪河工水平、水利科学技术的代表著作。

其实,以水治沙的战略思想,最早是由虞城县的一位秀才提出的,后来由万恭初步实践整理,以札记的方式辑录成《治水筌蹄》。由于万恭曾在河工上任职,且十分注重总结前人经验,吸收群众建议,并根据实践提出自己的看法,故而《治水筌蹄》以其精辟见解多而独具一格,比如此书抓住了黄河泥沙这一根本问题进行探索,进一步分析了黄河暴涨暴落的特性,并首倡建立飞马报汛制度等,这些内容与前代相比,进步相当大,甚至是空前的。因此,后世类书、方志纷纷引用《治水筌蹄》,潘季驯的《河防一览》便引用了该书许多内容,其中有关泥沙治理的思想经潘季驯进一步发展与完善,才成为几百年来治黄的主导思想。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00905-1450481.html

上一篇:黄河:可以在下游有三条河道
下一篇:[转载]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治理根治不了黄河下游的河道淤积
收藏 IP: 1.194.187.*| 热度|

2 宁利中 刘跃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7 08: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