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北大和清华在全国抢高考状元,闹得有点纷纷扬扬,社会舆论也指指点点,弄得清华北大有点没面子,自己出来批评自己的招生人员,教育部也扭扭捏捏地说几句不疼不痒的话,才算没激起太大“民愤”。但这种抢状元的事每年都要出现,只是每年的形式有点翻新罢了。
最近看这类博文,还学到另一个词儿,抢状元也叫捏尖儿。想当然,就是把最顶尖的那点儿捏去了呗。
因为我是学园艺的,有几个朋友和同事是教茶树种植、茶叶制作、分级、品茶和茶文化的,或者他们和茶厂有些联系,常常会送我点不同的茶叶给我。今天就在喝碧螺春茶。突然让我联想到碧螺春的第一道程序就是“捏尖儿”。
碧螺春茶叶—“尖儿”
根据碧螺春制作的工艺描述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IOD5xawxYcYod36OSs9Km-vlKKMSXBIp_k5iQ4Pt-DmiBrwvUGQQpeZSC9uBRUpsknmKRdAQsUtf0517XDKLz8kKxa_JE7huw2EwbnxDWcNNFoifbjv-ssheACJaty9yQhoyWtWiRUPYpL2FvPxO5KOUnsdVkZkWTIK8Uq5kNsZvpAw2VaTw5Ekg9DJBn2OU_cQAL9k77SNtOqEotW_j4a#3),“碧螺春采摘有三大特点:一是摘得早,二是采得嫩,三是拣得净。每年春分前后开采,谷雨前后结束,以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茶品质最为名贵。通常采芽叶初展,芽长1.6~2.0厘米的原料,叶形卷如雀舌,称之为“雀舌”,炒制500克高级碧螺春约需采6.8~7.4万颗芽头,历史上曾有500克干茶达到9万颗左右芽头,可见茶叶之幼嫩,采摘功夫之深非同一般。。。。为碧螺春品质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尖儿”进了茶厂后,后面的工序包括“杀青, 揉捻, 搓团显毫, 烘干, 炒制,分级。才成为茗茶。产于江苏苏州洞庭东山碧螺峰石壁的茶,据说当地人最早叫‘吓煞人香’。康熙觉得此名不雅,故赐名碧螺春。可见,碧螺春在历史上就荣以为冠。当地人把最好的才称为碧螺春,次一等的就叫“炒青”,之所以“尖儿”并不总是能做成碧螺春,而是成了“炒青”,不是“尖儿”茶叶原料的问题,而是系统制作工艺中有些部分出了问题,而成了“次品”,或者说,是用了一流原料做成了二流、三流产品。
除了碧螺春,茗茶中还有采用非“尖儿”的茶叶制作的。如果看看中国名茶名录:西湖龙井,黄山毛峰,信阳毛尖,武夷岩茶, 安溪铁观音,祁门红茶, 云南普洱茶,冻顶乌龙,太平猴魁,雨花茶,依名字猜测,这些茶中有很多并不是用“尖儿”茶叶原料制成的,有些甚至是用“粗”“老”茶叶原料制成的,如著名的铁观音,云南普洱茶。
这就让我想起这样一个问题:北大清华“捏”了最好的“尖儿”,抢了最好的高中毕业生,得到了最好的原料,但北大清华接下来的类似于制作碧螺春茶“杀青, 揉捻, 搓团显毫, 烘干,炒制”的“培养人才”的系统工序(注意是系统工序)如何?培养出来的学生质量如何?进去的是“尖儿”,出来的是对应的“特级碧螺春”还是“炒青”?当然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把“捏”来的和自愿来的高考“尖儿”培养成仍然是一流的“尖儿”的大学毕业生和用“尖儿”茶叶制作成特级碧螺春是不一样的,因为培养学生是两方面的因素,而制茶只是一面的因素。
北大和清华的学生毫无疑问进门时都是“尖儿”(以高考分为唯一标准),出门时是不是都是“尖儿”,肯定不全是,也不可能全是。但这个比例是多少?我没有这个数据。还有就是出门时的“尖儿”怎么评价?不可能只有、只用一个指标。前些天我和我们南农的专攻高等农业教育的董维春副校长聊起来学生质量问题。他说,武连书有个评价,南农大的学生进来时的质量排名是第134名,出去时排名上升到第71名。他说,“南农大作为大学,吃进的是草,挤出的是奶”--农业大学嘛!当然我也没有去看具体的评价指标。我问为什么差这么多,他说进来时是因为“农业”,出去时提高了,反映了南农的教师水平,就是为什么南农的教师水平排到第22名。我没去查北大和清华的,相信一定是“喝进去的是奶,出来的一定是精品奶酪”。老师水平也应该是“尖儿”。你能不信吗?反正我信。
程宗明,2015年7月4日。南京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0: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