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MChe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MCheng

博文

德语科技期刊-德国人一点自信都没了

已有 13001 次阅读 2017-8-9 11:08 |个人分类:海外观察|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学术论文应该发表在中文还是英文期刊,是国内近几年一直讨论得最热烈的话题之一。本来这篇文章前两天就应该发了,想做最后的修改,就给拖了几天。今天看到科学网的置顶博文“已讲三遍:重拾办好中文科技期刊的文化自信”http://blog.sciencenet.cn/blog-980214-1070172.html),我看了三遍,还是没有怎么看懂。不是博文没有看懂,而是里面的逻辑。

上个月在英国开第四届国际园艺研究大会,和一个德国人聊起杂志和科学出版的话题。他也是北欧一个英文杂志的主编。我问他一个问题:德国的科技一直非常发达,发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没有后面的强大科技和制造业的支撑是不可能的。德国科学家现在用什么语言发表论文(我知道他们现在几乎都是投国际期刊,用英文发表),更确切地问题是:德国人曾有很多德文学术期刊,什么时候这些期刊被“消灭”了,或者说退出历史舞台了?为什么?他说,大约在20世纪30年代,他也不确定具体时间,德文还有其他欧洲语种的学术期刊,慢慢都消失了,原因是科技出版语言的“战争”,德国人(包括其他非英语欧洲国家)都输给了英语,也许是由于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崛起(英语是美国的官方语言)?今天,德国人,还有除英国之外的西欧其他(所有)国家,基本没有具有国际影响的本国语言学术期刊了。今天也基本没有人再提用本土语言发具有全球影响的学术论文了!相信当时,这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德国科学家也是经过激烈争论过的,相信德国人也曾非常自信过。

在中国,这个问题一直还在“讨论”!

如果说科学和(大部分)技术是不分国界的话,如果一个科学家研究的是具有世界影响的课题,其结果也是具有世界影响的,又想在全球范围内传播,想让,也应该让,全球的科学界和企业界知道,那么还有什么需要辩论的?肯定会发到世界的一流或主流学术刊物上!如果你声称你的研究达到国际水平,那就应该到世界上去检验一下。

有人总是把屠呦呦的青蒿素研究、袁隆平的杂交稻和60年代的胰岛素合成来说事,因为那是发表在中国的期刊上!这些人想过没有,那是哪个时代?在那个文革时代,科研几乎被杜绝!整个10年除了极少数的成果外,由于政治原因,整个国家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仅有的几个也是挂着政治的羊头!连正常的署名都没有!谁敢把论文发到国外?谁敢发了,还不成了卖国贼?如果当时这几个少有的成果也能发到国际学术期刊上,有正常的署名,恐怕屠呦呦也不会等到80多才得到诺贝尔奖吧?如果不是饶毅等将屠呦呦的贡献用英文在21世纪介绍出去,屠呦呦能不能获得诺贝尔奖,恐怕还真不好说!再说袁隆平院士,他的最著名的工作是发在中文刊物上,他为什么三次落选科学院院士?为什么21世纪初不少当选的科学院院士靠一篇SCN就当选?中国科学院的院士们为什么不让袁隆平进“院子”啊?谁会信啊?结果呢?袁隆平还是被美国科学院选上外籍院士!和袁隆平类似的还有李爱珍,一个三次落选的美国科学院院士。

所以我个人觉得,用极少数的个例,特别是上世纪60-70年代的个例来强调“中国科学家不是非要发国际期刊,好的科研成果要尽量发在中文期刊上”,我觉得很搞笑。其实有个很好的建议,就是,让这些发言的院士实验室以后所有的文章一律发表在中文的刊物上,包括他们的团队的所有人,院士先带头嘛!

但是,如果所做的是非常应用的研究,主要服务对象是国内的企业界和农村(我的领域),特别是一些实用技术,发中文的行业杂志,是无可非议的,也是应该受到鼓励的。但如果一个技术有世界影响,还是要发表在国际主流期刊上的。

从学术影响力和学术传播角度看,科研成果应该用什么语言发表,发在哪儿,你的受众对象是谁,科学家自己最清楚,这是一个无需争论的话题,应该有科学家自己决定。

程宗明,201789日星期三南京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40979-1070290.html

上一篇:影响因子:英国大学和中国大学一样痴迷?
下一篇:发表国际学术期刊论文与“文化自信”
收藏 IP: 58.213.93.*| 热度|

40 孙学军 刘立 文克玲 陈楷翰 梁洪泽 王从彦 苏德辰 彭渤 武夷山 王晓峰 王启云 汤茂林 张明武 张亮生 朱志敏 冯大诚 李研 牛登科 王毅翔 陈志飞 戈鋆 朱豫才 吕健 李万春 许海 朱朝东 史晓雷 李庆祥 庞晓明 蔡小宁 黄彬彬 夏华向 xlsd puhj Claim bridgeneer guhanxian neilchau qzw liyou1983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4: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