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tic Horse: An Elegant Being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l6866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博文

何谓“权力”(Power)?

已有 7314 次阅读 2011-2-20 22:29 |个人分类:评论述评|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中国, Power, 意大利, 政治学, 代表人物

“权力”(power)和“权利”(right)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通常而言,前者是指公共的,又称为公权,而后者是指私人的,与公权相对,称为私权。这是一个基本的区分。我们现在常说“以权谋私”就是指用公共的权力(power)来为自己谋取自己权利(right)。所以,就要受到限制,遭到打击,甚至有人丢掉性命。古来论述权力的人很多,中国有,苏秦张仪之流我就不说了。西方的则要算意大利人马基雅维利(Niccolo' Macchiavelli)。他似乎是第一位将公权和私权利提出来讨论的人物。从而将这个话题带入了现代政治学研究的课题。当然,直至现在,他写的那本《君主论》也还存有很大的争议,可毕竟他是西方现代政治学流派鼻祖,也就是说,是从社会角度探讨如何防止公权力的滥用而导致其所带来的祸害,以避便公权力服务社会而不是奴役社会。在西方世界,另一个典型的代表人物就是罗素(Bertrand Russell)。
 
罗素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于20年代曾与杜威(John Dowey)先后来过中国,适逢中国“五四”大变局。杜威保持了比较清醒的头脑,虽然也对中国的时局发表了数篇无关痛痒的文章,但始终与中国保持着距离。而罗素就不同了,他不仅在中国有《五大讲演》而且还专门写了所谓的《中国之问题》,将他的理念直接用到了中国的建设上。据他所说,他在字里行间表达了他对中国文明的主观愿望,并非顾左右而言他。希望借讨论中国文明来表达他对西方文明及整个人类文明进行根本改造的渴望。因此,仅从书面意义去理解罗素这部所谓的《中国之问题》这部书,难免误入歧途。既然是难免,自然就误入了嘛。当时的旧中国,该书的问世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在知识界闹得沸沸扬扬,加之罗素的生活及其罗曼蒂克,与中国的旧文人格格不入,因而也是格外引人瞩目。可以说罗素是一个生活在21世纪的大男生走入了19世纪的旧中国,自然引起了剧烈地冲突!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罗素是如何定义权力的,他说Power may be defined as the production of intended effects. 翻译过来就是:权力可界定为有意施加影响所导致的后果。显然,罗素并不关心权力的本质是什么,而是关注权力的表现形态。他持有一种物理学的观点认为power这个词与物理学中的power即“能量”是一样的。培根(Francis Bacan)不是说Knowleage itself is power (知识就是力量)后来法国哲学家福柯(Michel Foucault)把这句话给论证到知识/权力结构并非没有道理。现在基本上就是这么回事。但关键是如何限制这个权力。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5489-414938.html

上一篇:当(宕)机之后
下一篇:白晋与《易经》
收藏 IP: 125.33.84.*| 热度|

3 陈安 罗汉江 吴国林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21: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