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新闻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enceNews 服务职业科学家的传媒

博文

当孤独成为一种现代流行病

已有 2072 次阅读 2015-3-5 20:46 |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泉琳综合报道


2007年12月18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规定,从2008年起,每年的4月2日被定为世界提高自闭症意识日(World Autism Awareness Day),简称世界孤独症日。自此,“孤独症”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再陌生的现象。
 
可即便这样,又有多少人知道,这是一种尚无药可医的病,它的发病率早已超过全世界糖尿病、癌症和艾滋病患者的总和,成为了世界上公认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沉重的社会负担。
 
情感的状态
 
最近几十年来,社会孤立已被视为是一种对我们健康和长寿的重大威胁。它的危害比肥胖要严重两倍,几乎和吸烟的危害一样大。
 
在各个不同的年龄段,越来越多的人们都感到他们存在着孤独问题并且还受到了它的影响,而且这一人数上升的趋势令人吃惊。
 
然而,还没有明确的机理能解释这种现象对健康的影响,例如自我忽略。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即使不是社会关系疏离,你也可能会产生孤独的感觉。
 
孤独,本质上是一种情感状态。了解大脑在孤独状态中的作用,对理解其可能造成的危害至关重要。
 
早在2009年,喜剧演员Robin Williams就曾说过这样一段值得人反思的话:“我过去常常认为,生活中最糟糕的事情是到最后落得孤独终老。但其实不是。生活中最糟糕的事情是,最后和那些让你感到孤独的人一起终老。”
 
有研究人员曾经对大量群体进行了长时间的追踪调查,研究发现孤立感的存在与一个人有多少社会关系无关。
 
因此,不管你是否真的被社会孤立,只要有被社会孤立的感知就会对自身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构成危害。又是什么导致了这种令人讶异的效果呢?
 
危险的信号
 
与其他人孤立的感觉,就好像生活在社会的边缘,这不仅是不幸福的原因,还是一种危险的信号。
 
当捕食者靠近时,鱼会游到鱼群的中间以寻求保护;离开鼠群,在孤立环境中成长的小鼠已显示出睡眠中断和慢波睡眠减少的现象;与同伴孤立的草原田鼠,被放置到一个开阔空旷的草原中,它们很少会去探索自己周边的环境,而主要专注于逃避捕食者的追踪。
 
这些行为都反映出,当身处社会边缘时,生物更加重视对自我的保护。例如,处于群体边缘的鱼更容易被捕食者攻击,这是因为它们更容易被孤立,因此容易被捕食。
 
这种观察结果还反映出了一种更为普遍的原则,即当社会性动物感知到社会孤立时,会激活神经元、神经内分泌和行为反应,提升短期的自我保护。然而,这些反应都是以长期的健康和福祉为代价的。
 
感知到孤立的成年人,他们的神经和行为所受到的影响包括日益增加的焦虑、敌意和不愿进行社交;睡眠断断续续,支离破碎和白天感到异常疲惫;血管阻力的增加和基因表达以及免疫功能发生改变;冲动控制不断减弱;消极情绪和抑郁症状的加重;与年龄相关的认知能力的衰退和发生痴呆症的风险增加。
 
2014年,一项发表在美国《心理学通报》上的研究曾揭示出,孤独的大脑和不孤独的大脑在结构和生化上的明显差异:孤独的大脑对积极刺激作出的神经反应会进行抑制,而且积极的影响和事件不会在孤独的大脑里留下印象。
 
该研究还认为,无论孤独的初始原因是什么,孤独都会令大脑发生显著变化,而这些变化可能会引发一连串的其他问题。
 
多方寻求治疗手段
 
人们也曾想过用一些方法来减轻孤独感,但遗憾的是,迄今为止,这种尝试只获得了有限的成功。在一项随机对照试验中,对不同方法的效果分析表明它们收效甚微,仅产生很小的作用。
 
在对四种不同干预类型进行研究之后,研究人员发现谈话疗法效果最显著。谈话疗法主要专注于不恰当的思维过程——即缺乏自我价值感、对前途缺乏信心以及对于其他人是否值得信赖和他们如何看待自己持有不正确的看法。而增加社会技能培训、社会支持和社会交往机会这三种干预手段产生的效果则不太明显。
 
这一发现与“社会孤立感仍然会让我们处于自我保护模式”的观点是一致的,而这种观点却是在远古时代,当孤立让我们非常容易受到攻击时留下的后遗症。这种后遗症可能会导致有危害性的思维过程以及与现代社会欣欣向荣不和谐行为的产生。
 
因此到目前为止,孤独,还没有药物可以治疗,尽管动物实验正在阐释这种可能性的存在。但是考虑到现代社会中孤独感存在的普遍性和严重性,尽可能地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法理应受到我们的高度重视。■
 
《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2015年2月刊 科学传播)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5876-872210.html

上一篇:代谢组学:未来新方向
下一篇:《科学》职业评选2014年度生物技术和制药产业“最佳雇主”
收藏 IP: 211.100.4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5 09: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