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y201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xxy2011

博文

《娱乐至死》:我们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已有 3341 次阅读 2016-10-27 23:07 |个人分类:学习笔记|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娱乐至死

《娱乐至死》:我们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By YAO-JJ

背景:对两个相悖预言的看法

①电视在20世纪20年代进入实验室播放阶段

②美国新闻史学家埃默里曾经这样描述电视所带来的宏大社会景观:“电视的经济力量是惊人的,它对公共事件的报道也是如此。”

③七十年代初,95%的美国家庭拥有电视,这个方盒子几乎改变了美国人对所有东西的看法。《娱乐至死》是对20世纪后半叶美国文化中最重大变化的探究和哀悼:印刷术时代步入没落,而电视时代蒸蒸日上。随之,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精神文化。一切文化内容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而且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使我们成了娱乐至死的物种”。

正如封面所描述的那样,人们在电视机面前如同失去了大脑,没有了思考能力。该书封面发人深省:一家四口其乐融融地坐在电视机前观看电视节目,然而,原本很和谐温馨的画面却让人脊梁骨发凉——这四个人都是没有头脑的!这画面让人想起书里最后一句话所警告的: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概念篇(1-2章)

媒介即隐喻:媒介能反映现实。

①媒介能够以一种隐蔽却强大的暗示力量来定义现实世界。

②每一种传播文化的媒介都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个工具。

媒介即认识论:

①不同的媒体展现了不同的真理。

②媒体对智力或者认知能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表现篇

(一)全民娱乐到来前的理性(3,4章)

20世纪以前的美国文化形态在作者看来是一种在印刷机统治下的严肃又理性地公共话语模式。

两个世纪以来,习惯了印刷机统治下的美国人,崇尚知识,喜欢阅读,热衷辩论,这无疑是一个人人皆思考、理性精神萌发的时代。

(二)全民娱乐时代的到来(5-10章)

电视认识的影响,它不会像印刷认识一样提高人们的修养,反而会给人们带来令人支离破碎的、浅薄的知识。

电视带来的娱乐时代,社会的方方面面未能幸免,作者从新闻、宗教、政治、教育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娱乐时代下的新闻:

①“好...现在”一个新闻结束,另一个新闻开始,这两者之间毫无关系。

②新闻的可信度已经取决于新闻音员的被接受程度。

③所有的电视新闻节目为了制造一种情绪,就像剧情和戏剧一样。

④电视的新闻时间简短,大量图片堆积,不能给人以思考。

这使得原本多元情绪的新闻事件变得淡化和娱乐化,主持人机械的“来看下一条”,就轻巧的将观众的注意力转移,而包含的应有感情正在丧失。

娱乐时代下的宗教:

①电视上,宗教和其他任何东西一样,被明白无误的表现为一种娱乐形式。失去了宗教原本具有的神圣,这样的信仰,能称之为信仰么?

②宗教之所以成为娱乐是由电视机的倾向决定的,而不是因为这些所谓的电视传教士存在的缺陷。

真正的危险不在于宗教已经成为电视节目的内容,而在于电视节目可能会成为宗教的内容。

娱乐时代下的政治:

电视介入政治使得原本严肃的竞选仿若综艺节目,民众热衷于政治家的花边八卦,对他们的着装外表评头论足,并让这些毫不相关的因素直接影响手中的投票器;电视广告也催生出了形象政治。

娱乐时代下的教育:

作者认为,电视对教育哲学的主要贡献是它提出了教学和娱乐不可分的理念。那么,电视节目中的教育到底是该怎么样的?

①节目都是一个完整独立的,观众在观看节目的时候不需要具备其他的知识。

②在电视教学中,让观众心生困惑就意味着低收视率。电视教学中缺少阐释。

③此外,现实中的教室也被改造成一个教和学都以娱乐为目的的地方。

作者借用约翰.杜威的话说,课程的内容是学习过程中最不重要的东西,一个人最重要的东西是学习的方法,而这是电视节目不能学到的。反而,电视通过控制人们的时间、注意力和认知习惯获得了控制人们教育的权利。

总结篇:赫胥黎的预言成真

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枯萎,一种是奥威尔的——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

赫胥黎的警告俨然已经来到,我们或许会被自己所带来的东西所毁灭,所以为今之计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深刻而持久的意识到信息的结构和效应,消除对媒介的神秘感,我们才有可能对电视,或电脑,或任何其他媒介获得某种程度的控制”,而老师以及学校是唯一可以但此重任的场所和人。

思考

在我们看来,“娱乐至死”更多的表达的是在这个消费时代大众审美的趋势,至于能不能到“死”的地步,还值得商榷。毕竟,人类是矛盾体,崇高卑微、冷漠同情、自私牺牲、类似的太多矛盾情感都附身在同一人身上,这就仿佛人体内的调节反馈机制。

所以我相信人不会一味满足娱乐,乃至“死”。迟早,人天生的对崇高的追求会被激发,引领正确的道路。比如文革巨大的精神荒芜后那批大学生,他们的阅读高度,也许数十年内都没有哪代人能够超越。这就是对此最好的佐证。

针对全民娱乐我们该做些什么?

“只要人们虔诚的相信社会发展的必然性,它就可以长久的存在下去。”必然性?

电视的作用真的只能娱乐么?

知识分子到底该不该参加媒介活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45920-1011281.html

上一篇:读《混合式学习——用颠覆式创新推动教育革命》
下一篇:《跨越式实现高效课堂》学习笔记
收藏 IP: 112.115.19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16: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