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y201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xxy2011

博文

《跨越式实现高效课堂》学习笔记

已有 3228 次阅读 2016-11-27 22:06 |个人分类:学习笔记|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整合, 教学设计, 跨越式

《跨越式实现高效课堂》学习笔记

LU-WH

一.简介

《跨越式高效课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高效教学方案评析》由陈玲、刘禹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为了让更多的一线教师能够直接分享课题的研究成果和试验教师的教学智慧,精选30余份涉及小学数学、语文、英语这三个学科的优秀教学设计方案,从而形成《跨越式实现高效课堂》这本涵盖网络环境下和非网络环境下先进教学实践经验的教学设计方案集。作者相信,这本书应该能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大量鲜活的、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施策略方面的借鉴和参考,帮助广大教师完成自身信息化教学水平的快速进阶,从而实现学科教学质量与学生综合素质的跨越式发展,最终让我们的学生受益。

二.带着问题去阅读

1.如何实现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高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就其外延而言涵盖高效的课前精心准备、返归教学本质的课堂教学中实施和教师课后的反思与研究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要实现课堂高效,必须下足课前准备功夫,备课不是单纯地写教案,而必须备教材、备学生,不仅要花功夫钻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细琢磨教学的重难点,更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对于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虑,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设计应急方案,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还要设计高质量的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

2.何为“跨越”?

跨越不是拔苗助长,而是要直面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减负、素质教育等教育发展中的最为关键的问题,勇于创新,超越障碍,将教育现代化推到一个新高度、新境界。

3.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1)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不仅是技术手段,更是一种学习方式建构在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这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所追求的目标。信息技术作为媒体工具作用于教学过程,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学习质量;课程内容可以通过恰当的技术手段,把课程系统组织成为一个整体。真正把信息技术运用到学习之中,就要把信息技术从学习对象转变为学习工具,要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转变为学习的方式,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优势。利用多媒体呈现具有联想结构的特点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发现、探索学习的能力。

(2)整合是教学资源和教学要素的有机集合。信息学习环境是教学资源和教学要素的有机集合,借助信息技术而搭建的数字化学习环境,由教学软件平台、学习系统平台、远程教育系统以及各种资源网站等等所构成的学习空间,培养学生信息加工处理和表达交流能力。整合的关键是教师观念的转变和信息技术能力水平的提高。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越来越重视教学设计体现出人性化、交互性、自主性、综合性等特点。

(3)将理念转化为行动,做到“软硬兼施”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数字化硬件环境,优先建设与教学密切相关的设备,为整合提供物质条件,比如数字教室、数字化办公室、数字化校园建设等。建设教育教学软件资源库,搭建各种教学应用软件平台,软件只提供了处理教学或管理问题的工具,它必须要有加工的对象才能真正有价值,因此必须建设与软件配套的教育资源,比如支持教学平台的教学资源、支持管理平台的管理信息资源等。

(4)紧密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各种形式的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要根据学科特点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如在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整合中,“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单元教学中,安排实践性教学活动,利用互联网收集到世界能源消耗增长数字和发展趋势;世界已探明常规能源的贮量、新能源的利用和开发现状及前景等;制作成演示文稿,以文字、图形、图片、图像的形式展示给大家。

4.为什么读这本书?

(1)提高专业素养(2)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3)学习如何做好教学设计(4)研究经典案例,学习如何分析课堂。

三.摘要与总结

1.要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其核心与关键是要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而教学设计,是指在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运用系统论方法对整个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教学步骤进行科学而具体计划的过程,它是把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桥梁。

2.典型的信息化课堂教学环境有多媒体教室、多媒体网络教室(电子阅读阅览室)、学科多媒体专用教室、移动学习环境。

3.教学设计程序是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根据已有的教材、学生、课程计划、设备、设施等前提条件进行设计的。目的是解决教室在这些条件下如何做好教学工作、完成预期教学目标的问题。

4.信息化课堂教学设计关键环节及其主要目标:学习目标的阐述、学习者的分析、学习内容分析、信息化教学模式设计、教学资源设计、学习资源设计、学习工具设计、主导策略的制定、自主学习策略设计、教学评价设计。

5.新课标的三维教育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6.编写教学目标的基本要素:A-对象(audience)、B-行为(behavior)、C-条件(condition)、D-标准(degree)。编写教学目标的注意事项:其一,正确定位目标对象;其二,学习目标的编写应尽可能明确、具体;其三,目标设计要有层次性。

7.探究式学习(inquirylearning)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立主题(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教学中创设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学生通过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发展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它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其特点是自主性、实践性、综合性、开放性。探究式学习的一般步骤分为五个阶段:(1)问题分析阶段:学习者对问题进行独立认真的分析,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然后围绕要解决的问题形成一个解决问题的行动方案或行动计划;(2)信息收集阶段:学习者围绕要解决的问题搜集有关的信息资料,逐步建构起关于该领域知识的认知结构原形;(3)综合阶段:学习者对信息进行鉴别、加工整理。利用获得的信息资料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实际方案,找出解决问题的确实可行的方法。并将获得的知识进行外化,来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让知识在进一步应用中得到巩固,产生广泛的联结,建构起牢固的知识体系;(4)抽象提炼阶段:当问题得到解决后,需要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归纳与总结,通过抽象概括,建立起解决同类问题的一般性原理与方法,以有利于知识的迁移与灵活应用;(5)反思阶段:学习者在解决完问题后,反思问题的求解过程,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运用的方法,进一步发展学习者的元认知技能。    

8.网络环境下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一般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1)创设问题情境,明确探究主题

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小组的形式组织学生对问题情境进行讨论,根据小组讨论的结果,形成问题假设,然后以小组的形式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2)搜集信息资料,综合分析问题,得出解决方法

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相关资源,以及网络搜索获得的相关信息,以小组分工合作的形式,对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综合的分析。教师则跟踪整个活动过程,指导和协助小组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解决问题得到成果。

(3)成果展示,组织评价、反思

学生将解决问题后的成果上传到论坛、bbs、或者ftp上,然后由每一组派一名学生对他们所取得的成果进行展示,并简要介绍他们小组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然后其它组的学生可以向他们组提出问题,进行交流,并对这个小组的成果进行评价,然后教师对该小组所采取的过程和方法以及最后所获得的成果进行点评和总结,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所有小组的成果展示完后,教师组织学生对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进行交流和反思,提高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四.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1.内容分析

以《信息化教学环境下高职英语抛锚式教学设计》为例,教学内容:《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第二册第六单元 ( Shopping andSightseeing) 。

2.抛锚式教学

抛锚式教学也被称为 “情境性教学”、 “实例式教学”或 “基于问题的教学”。

所谓抛锚式教学,就是指教育者在实施教学时为创设真实性的学习情境并设置问题,并将要学习的知识放在该情境中,在教师的帮助下,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的问题,从而达到学习和掌握知识的目的。

3.信息化教学环境下高职英语抛锚式教学的特点和优势

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可以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布置教学任务,让学生围绕“真实的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和探讨,然后由教师在课堂进行检查和评价,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就相关问题让同学们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在对其进行点评,最终在汇总学生们的观点进行总结性的讲解。在课后,学生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查阅相关的资料,通过世界大学城、微信等方式与同学和教师交流甚至递交作业来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通过这样的教育模式,可以让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同时课上的发言和讨也有助于学生们提高自我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也能帮助学生高自信和胆量,帮助他们更好的学习和成长。

教学设计学习与分析如下图:


4.总结:

这节课利用了微信、资源库、大学城、音视频等多种信息化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质量和效率,使用微信、spelling game 和世界大学城等信息化手段充分体现了 “抛锚式” 教学,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参与课堂活动中体会到了学习的意义,高效轻松地掌握了教学内容; 使用视频、网站、大学城空间资源让学生,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源,便于课后拓展学习。学生在真实的旅行社情境中,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最终凸显“抛锚式”教学效果,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

五.思考与心得

1、熟悉教材。这一环节非常重要。

2、确定目标。根据教材的特点、教材的要求,结合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从知识与能力,技能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纬度确定你的教学目标,明白你要教什么。从学习过程来看,一般是非线性的。在纷繁的内容中,你要重点明确,抓住主要任务。

3、选用方法。这一步主要是解决“如何教,如何学”的问题。围绕教学目标你要设计教学思路,选用教学方法。教学中每一环节的安排、每一个问题的提出、甚至是请哪个学生来回答,你都要尽可能地想好。而所有的一切都是为实现你的教学任务服务的。

所谓“教无定法,只要得法”。解决同一个问题,不同的老师会有不同的方法;即使是同一个老师,面对不同的学生也会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方法无所谓好坏,只要管用就行,只要对学生的学习有帮助,对学生的成长有利就好。

如果你觉得这些方法都可行,那么你在选用的时候就要考虑教学成本。这个成本不仅仅是你的付出,还要看学生的付出。如果你的付出只是让部分学生得益,那么你以牺牲其他学生的利益为代价,显然是不经济的。比如小组讨论,由于话题不够集中,学生分工不够明确,几个孩子凑在一起瞎聊一通,即使后来有学生汇报,但汇报的内容往往不是大家的智慧,若是这样,那么损失的不只是你的几分钟,而是全班学生每人的几分钟!这个成本就太高。

再有,环节的安排也不可小视,哪个先讲,哪个慢做也有讲究。课堂好比是一首乐曲,它有节奏、有起伏、有高潮。你在过程的推进中要有自然的衔接、要有前进的助力、要有结束的余韵。

总之,要设计好一节课是很不容易的,你不仅要熟知你的学生,更要有对教材的独特感悟,对教学方法的了然于心。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45920-1017136.html

上一篇:《娱乐至死》:我们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下一篇:《教育技术创新扩散研究》学习笔记
收藏 IP: 112.117.9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4 14: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