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之旅 欲罢不能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ookscent 其实,我是一个编辑。

博文

出版专栏(3):经典阅读的现实意义

已有 4954 次阅读 2009-4-16 14:43 |个人分类:开卷有益|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进化, 方法, 物种起源, 经典著作, 科技著作

(本文发表于《科学新闻》2009年第6期)
 
与文学作品不同,经典的科技著作在今天已很少有人问津。先辈的理论早已被大家默认和遵循,单调的文字似乎也无反复品味的价值。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哈维的《心血运动论》、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等等,至今还在出版,也有购买需求,但那显然是出于阅读以外的目的。
 
那么,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呢?
 
这本150年来从未离开过人们视线的著作一直是话题的核心,并衍生出了大量新著。在纪念达尔文诞生200周年之际,据初步统计,相关图书几乎以每3天一种的速度在全球各地推出。这些书有的是对《物种起源》原书的再版和更新,比如Sterling公司出版的《物种起源图解版》;有的是针对达尔文的生平所做的研究评述,如剑桥大学出版社的“Charles Darwin in Australia”,耶鲁大学出版社的“The Young Charles Darwin”等;还有一类是探讨进化思想在一些领域或地区所产生的影响,如Bill Price的“Charles Darwin: Origins and Arguments”,耶鲁大学出版社的“Endless Forms: Charles Darwin, Natural Science, and the Visual Arts”,Bucknell大学东亚研究学者浦嘉珉(James R. Pusey)的《中国与达尔文》等;再有就是从科学的角度来讲解进化论,如牛津大学出版社的“Selection: The Mechanism of Evolution”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芝加哥大学Jerry Coyne教授的《为什么进化真的存在》(Why Evolution is True)。这本书借助古生物学、地质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解剖学、发育生物学等学科的相关成果,系统论证了进化理论的正确性。在西方,尤其像美国,由于宗教等方面的因素,对进化论的接受并不普遍,争议不断,这本书也许正欲成为又一枚投向水面的石头。
 
对于学生和专业人员,这两年也有不少进化生物学的经典教材面世。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Strickberger教授的名著《进化》去年推出第四版。美国冷泉港实验室2007年推出的《进化》(Evolution)也赢得了不俗的评价,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正在组织翻译这本书,预计1年后在科学出版社出版。
 
进化论如此重要,出版物如此之多,《物种起源》活在当下应该没问题了。但如果我们冷静想想有谁真正通读过它,就会发现它的命运和开头所提的那些并无二致。就像我们把“政治经济学”课程学了一遍又一遍,却几乎没人看过《资本论》一样。表面上家喻户晓的开山之作,其实已被它的衍生论著架空。我们自以为熟悉的东西,原来并没有真正碰过。
 
我相信很多人都尝试过去读《物种起源》,但很快又放弃了。毕竟是一本旧著,内容早无悬念,文字又密密麻麻不合习惯,很难读下去。但在我看来,经典科技著作的可读性绝不亚于甚至还可能超过当今的大部分新书。《物种起源》至少有以下两方面的阅读价值。
 
对于专业人员,通过读《物种起源》完成一次对原始问题的追寻,可以让自己的科学思维更加扎实。科研要想取得根本性的成就,就不可能不去认真回溯那些奠基性的工作。以大型设备和昂贵药品为标志的当代科研往往让从业者的思想寄生于技术之上,脱离现实。我记得爱因斯坦说过一句话,大意是任何权威理论都有它的“世俗起源”,如果我们不善于从身边的普遍现象和生活的真实需求出发,进而发现问题,发掘思路,寻找切入点,欲做出开创性的工作是难以想象的。
 
对于更多的人,读《物种起源》更大的价值是欣赏达尔文的论证方法。结论只是一方面,论证过程才最体现科学精神。一个优秀的实验科学家如何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思想家,不在于他掌握了多少真理,而在于他探寻真理的方法所能达到的高度。《物种起源》末尾一章开头便说“全书是一部绵长的争论”(this whole volume is one long argument)。其实argument这个词不完全等同于“争论”,它的含义更侧重于通过大量翔实的论据来推断和支持一个论点。我们完全可以从赏读一篇argument的视角,看一看达尔文如何通过大量的观察和实验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如何对付难点,如何排解争议,还有哪些不足,等等。
 
文字是写作者精神的显露,读者对智慧的追逐不该满足于被人喂食。让我们拿起原著,开始阅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406-226463.html

上一篇:出版专栏(2):知识的分量
下一篇:出版专栏(4):科学比科学家成功
收藏 IP: 211.151.93.*| 热度|

1 张星元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4 18: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