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之旅 欲罢不能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ookscent 其实,我是一个编辑。

博文

出版专栏(7):交叉研究是科学的常态

已有 5869 次阅读 2009-6-11 15:16 |个人分类:开卷有益|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研, 交叉学科, 交叉研究

(本文发表于《科学新闻》2009年第十一期)
 
2003年春节刚过不久,我来到了上海。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吴家睿的主持下,一次小型会议在研究院大楼223会议室召开了。围桌而坐的16位教授来自多个单位,有着不同的学科背景。但这一次可不是什么学术研讨,议题只有一个:策划一套书,向广大读者完整介绍新兴的交叉学科。
 
这16位教授就是后来的《生命科学交叉研究入门丛书》的第一批编委。因种种原因,书到今年也没能出齐,远未达到预期的效果,但初衷是美好的,甚至可以说是为了圆梦。
 
当初若不是亲身经历,我不会相信隔行如隔山的情况会出现在同一个研究所里。这让人心有不甘。科研不是仅靠简单组合就能完成的拼图,而是绘画,每一位参与者都应该是全局的思考者与设计者。所以我们要了解相关学科,了解仪器与药品背后的知识,最大限度地作一个资源的统领者,而不是狭隘的操作员。这就需要我们多知多会。通过做一套书来融汇新知识,打破专业障碍,也算是一项基础工作吧。
 
实际上,多学科的综合运用一直是科研的主线。在上个世纪,现代生物学的形成和发展正是得益于物理和化学手段的介入。说起贡献,那时候最出彩的是物理学家、化学家等一批非生物学者,比如大家随口就能举出的薛定谔、鲍林、德尔布吕克等人。直到近年来,学科交叉仍然是催生新兴前沿的根本途径。
 
我们必须承认,学科的划分是对科学的一种人为简化,这种简化是学术建制的前提,也有利于学术自身的稳定发展,但落后的教育方法又难免使之成为一种限制个人视野的障碍。再以生物学为例,它与数理化学科本就不在一个层次上,离开了后者的生物学是空中楼阁。所以与其说现在的许多研究是多学科交叉,不如说是顺理成章的相互接应。这是科学得以推进的常态。
 
“没人能成为全才”是许多人无视自己知识缺陷的一个通用借口。我们广泛涉猎当然不只是为了成“才”,更是为了解决问题。其实这种涉猎并不需要你从头温习大学基础课,有专门的著作可供选择。
 
5年前,化学家出身的Herbert Waldmann和Petra Janning主持编写了《化学生物学应用教程》(Chemical Biology: A Practical Course),通过12个实验全新展示了化学与生物学的融合,被Chemistry World誉为“一本能引导学生成为有效研究者的令人兴奋的著作。”最近,二人又在Wiley公司出版了《化学生物学:案例剖析》(Chemical Biology: Learning through Case Studies),这是第一本面向问题的案例研究式教材,精选了18个问题,旨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用化学方法和工具解决生物学问题。如果你觉得这不够系统全面,那么今年年初同样由Wiley公司出版的厚达3200页、包括约250个专题的《化学生物学百科全书》4卷本一定可以满足你。
 
同样是成功的教科书,由David Sheehan编著的《物理生物化学:原理与应用》(Physical Biochemistry: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用不大的篇幅系统讲解了色谱、光谱、质谱、波谱、电泳、大分子三维结构确定、流体动力学、生物量热法、生物信息学等实验室关键技术。今年5月,该书推出第二版,增加了针对蛋白质组学等前沿研究的新内容。
 
此外,生物信息学教授Volkhard Helms的《计算细胞生物学原理》,Duke大学Gordon Hammes教授的《生物科学中的物理化学》等等,都是这两年新出的能帮助您把握交叉研究的重要参考书。
 
当然,除了技术上,在理论思维上也存在着交叉和融通,但后者无疑仍要以前者为源。只有具备了扎实的多学科基础,才能在科研上左右逢源。我们毕竟不是脱口秀嘉宾,只会借用概念,在尚未完全理解时就对层出不穷的新词津津乐道,我们是要让广博的知识和技能成为怀中利器,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406-237637.html

上一篇:出版专栏(6):科研的起点
下一篇:出版专栏(8):科学表达的形式美
收藏 IP: .*| 热度|

4 肖重发 刘进平 曹聪 张钫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0: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